最新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概论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2921489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概论(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开展概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开展概论 黄鼎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0-4班 摘要:论述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开展历史,中国开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必要性。从中国正在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论述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开展的前景、问题与对策。关键词:轨道交通,可持续开展。1引言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于1月10日在伦敦建成。开始是采用蒸汽机车牵引。1881年第一辆有轨电车在德国柏林工业博览会上展示。 1888年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市世界上第一条有轨电车系统投入运行。1908年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上海建成通车。1969年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当年10月建成。1978年在比利时国际公共交通联合

2、会上,确定了新型有轨电车交通的统一名称,简称轻轨交通。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开展史1965年 北京地铁 中国最早的地铁线路1965年7月1日,北京的第一条地铁开工,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北京地铁目前日客运量150万人次左右。目前北京在建地铁有4、5、10、奥运支线、机场特铁,2022年长度达200公里。北京是我国地铁规划运营线路最长的城市,到2022年,北京地铁将到达850公里。2007年12月24日是北京地铁1号线和13号线缩短顶峰运行间隔的第一天,地铁全网客运量突破300万,到达3018347人次,全线开行列车2306列,其中加开临客8

3、2列。至此,北京地铁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日客流超过300万人次的地铁系统。1970年 天津地铁1984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天津规划地铁系统总长度227公里,预计到2022年将累计实现轨道交通通车总里程130公里。1990年 上海地铁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始于1990年初。截至2022年底,运营线路总长236公里,车站总计162座。覆盖13个行政区域,线网规模位列全国之首;2022年上海轨道交通共运送乘客11亿人次,单日最高客流量达436.2万人次(2008年12月31日),最高换乘客流达116.7万人次。以上海地铁1号线附近的和欣国际花园为例,该工程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24万平方米

4、,12-18层时尚电梯景观小高层,从2022年1月的6937元/平方米一路增至去年6月的12252元/平方米,累计增长幅度到达76.66%。1993年 广州地铁广州地铁一号线于1993年12月28日正式开工,1997年6月28日起开始试运营。广州是我国第4座建有地铁系统的城市。1999年 深圳地铁始建于1999年,于2004年12月28日正式通车。现已投入运行的有罗宝线和龙华线,全长21.866公里,并设有19个车站。2000年 南京地铁总投资84.8亿元的南京地铁1号线于2000年12月开工,全长21.7公里,设16站,是目前国产化水平最高、造价最低的地铁工程,平均0.184元/公里的票价也

5、为全国最低。目前在建和即将开建地铁的城市还有西安、成都、哈尔滨、杭州、沈阳、长沙等城市 中国开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必要性【1】1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开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根底设施特别是城市交通设施与城市化开展的矛盾逐渐显现,从各国城市化开展的实践来看,轨道交通以其运量大、速度快、平安可靠、准点舒适的技术优势在日、美、欧等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主要的城市交通工具,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已在大规模修建地铁,并且很受市民欢送,因此修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将成为我国大城市公共交通的开展方向。2城市结构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口的疏解。但是我国城市传统的以步行、自行车为主的交通方式,限制

6、了城市人口的有机疏解。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快捷、平安、大容量等特点,不仅能及时疏解大量密集人群,而且由于其对沿线区域的可达性的大大提高,对居民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可以诱导人们远离市中心居住,从而促进城市结构的改变。3城市建设用地狭小、人口高度密集是我国许多城市的一个显著特点,如上海、重庆、沈阳等城市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仅为50 m2左右,在如此狭小的空间要布置工业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必然导致人均道路用地和城市绿地的减少。而轨道交通不仅用地比城市道路要少得多,而且由于其强大的运输能力以及快速、平安等特点,更能促进城市人口密集在轨道两侧,促进城市用地集约化与居住环境改善的统一。促进城市形态和土地使用格局相应

7、的调整,促进城市人口外延性的开展,也即人口分布于更宽广的地域。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开展的前景、问题与对策【2】在城市人口和经济快速增长以及公共政策措施的强力推动下,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正在进入一个快速开展的新阶段。可以预见,特大城市与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将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城市将会进入特大城市与大城市的行列,城市群带和城镇聚集区也会逐渐增多增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对交通出行的质量速度、灵活性、舒适性和平安性将有更高的要求。在国家土地、环境以及节能减排政策的引导下,城市土地开发利用将朝高密度集约化的方向开展。因此,在特大城市、大城市、以及城市群中,将会出现更多的适合大容量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的交通

8、走廊。许多城市也意识到,一个规划合理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可以成为集约化土地利用开展的中心纽带和引擎。近期发生的全球金融风暴和经济衰退,给世界经济造成了广泛深远的负面影响,也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开展。为了稳定经济和拉动内需,中央与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根底设施投资举措,许多城市加快了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可以预计,城市轨道交通将会成为未来投资热点并成为带动城市经济稳定增长的新的增长点,其建设需求将会维持一个相当长的阶段。现阶段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开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1系统规划和设计错误。对策:公私合作伙伴机制可以帮助城市防止严重的规划错误。如果要求BOT 公司依赖于哪怕是局部依赖于售票收

9、入,它会质疑对客运量的预测,也许还会提出增加客运量的建议。英国轻轨BOT 特许经营就是个例子。如果客运量估算不实际, BOT 投标人通常会意识到这一点。在某些情况下, BOT 投标人会建议一条替代路线,可以吸引更多的客运量,建设本钱更低。但是,曼谷、吉隆坡和伯明翰的经验说明,即使是私人公司,也可能欺骗自己。不过,至少损失的是这些公司的钱,而不是纳税人的钱。人们总是很难证明一个设计方案是不是最好的。公私合作伙伴机制中的竞争有时会成为城市规划者没有想到的解决方案。温哥华加拿大线最近的经验就是一个例子。温哥华政府20 年来一直试图找到一种能够平衡本钱和环境可接受性的解决方案。公私合作伙伴机制的投标人

10、想出了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节省了1 亿多美元,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中国的城市也可从类似的过程中获益。在深圳,MTR 公司似乎很有信心确保4 号线的成功运营,同时确保周边地区的开发能带来更多的乘客。公私合作伙伴机制可以用来检测一项方案是否相当糟糕,但不能期望该机制提供最正确解决方案。改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规划和设计,这是城市规划者,建筑师,开发商和交通工程师共同的责任。2.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设计和设备一体化问题。对策:私营的BOT 或BT 公司有强烈的愿望保证整个系统能够按方案运行,否那么它就会蒙受损失。当地政府对此也很有兴趣,并有权对BOT 或BT 合约方的主要技术决定进行审核和评论。这有

11、助于防止重大错误的发生。3. 建造中的问题。对策:公私合作伙伴机制,BOT 和BT 的经验是,尽管无法彻底解决本钱超支和工期拖延等问题,它们能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一个经仔细设计的BOT 或BT 合同将清楚地指明私营部门公司和公共部门政府各自的职责。4. 运营低效和维护缺乏。对策;公私合作伙伴机制,其它国家的经验说明可以通过BOT 和OF 运营商实现运营本钱的大量节约。并且这样做将进一步远离政治控制,对于应用技术提高员工生产率和效率方面限制较少。BOT 或OF 运营商对它的投资者负责,而投资者希望确保在较长的时期内,可以实现营业利润。北京机场快线作为单独的“公司运营,尽管100%的所有权仍然属于市政府。但这在运营本钱和收入方面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问责制。我们理解在使用这条线路的时候,收取现金运费溢价的做法。结论: 中国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顺应了时代的开展。为缓解因人口多而带来的交通问题。也顺应中国可持续开展的理念。当然,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还会遇上诸多问题。但随着技术开展,相信这些问题在将来将不会是问题。 参考文献【1】 本文来自:中国路桥网 9to ,原文地址:有删改【2】 百度文库:有删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