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工程创优实施细则封面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2918292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电站工程创优实施细则封面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变电站工程创优实施细则封面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变电站工程创优实施细则封面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变电站工程创优实施细则封面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变电站工程创优实施细则封面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电站工程创优实施细则封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电站工程创优实施细则封面(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概 述 21.1 编制目的 21.2 编制依据 21.3工程建设主要特点 32工程创优目标 52.1 施工质量目标 52.2 施工安全目标 52.3 文明施工和环保制目标 62.4 工期目标和投资目标 62.5工程档案管理目标 63. 监理资源配置及创优组织 63.1 制度保证措施 63.2 组织保证措施 73.3 技术保证措施 83.4 物质保证措施 93.5 过程控制措施 103.6 工程进度管理 113.7 开展质量攻关活动 113.8 强制性标准的贯彻实施 113.9信息管理 123.10 创优自查及整改 124. 施工工艺及技术控制措施 134.1 施工工艺控制要求及措施 134

2、.2 主要工序控制 145. 主要施工工艺质量要求、控制措施 161 概 述1.1 编制目的 目的 全面贯彻电力建设要紧紧围绕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发展目 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一规划,适度超前,安全可靠,优 质工程,技术先进,控制造价,合理科学,注重环保,规范招标,强制 五化”的指导方针,对安全,质量,进度,投资进行目标控制。项目施 工部及施工人员开展工程创优活动,最终实现工程创优目标。为了实现本工程建设管理单位提出的“创优规划”中提出的“工 程零缺陷移交、确保达标投产、 确保国家电网公司优质工程,争创国家 级优质工程” 的创优目标 , 充分发挥施工单位在工程创优中的作用,特

3、制定本细则。本细则根据工程的特点,结合本施工单位的技术能力和管理特点, 对工程目标进行了分解,明确了为实现工程创优目标配置的人员、物质 等资源,制定了相应的组织管理措施,以及质量、安全、进度、造价控 制的技术措施,以落实施工创优责任,明确施工创优工作程序,指导施 工部和施工人员开展工程创优活动。1.2 编制依据 本工程建设单位制定的“创优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1998年3月 1日起执行)、建设 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2000年1月10日起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 全生产法( 2002年 11月1日起执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2004年2月1日起执行)、等法律、法规文件;国家

4、电网公司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基建 2006699 号);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国家电网基建 2005255 号);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国家电网基建 005253号)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 2006版);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化作业手册(2007版);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管理办法(试行);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规定(电建质监200418 号);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年版);(11)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作规定(试行) 国家电网基建 2005403 号;1.3 工程

5、建设主要特点(1)站址地理位置 位于金坛市经济开发区三村村(2)地理地质条件 站内基土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湖积成因的粉质粘土、粉土及淤泥质粉质粘土等组成,局部分布人工堆积成因的素填土。按 地基土的岩性特征,可以划分为 8 个岩土体单元。现将其自上而下 分述如下:各地基土层埋藏条件一览表层序号地基土层名称层厚(m)层底咼程(m素填土2.20 -3.004.84 6.52粉质粘土1.00 -1.305.67 6.12粉质粘土3.80 -5.200.46 1.92粉土2.40 -4.00-2.26 -1.15淤泥质粉质粘土0.80 -8.00-10.14 -2.11粉质粘土1.30 -5.80-

6、10.14 -3.44粉质粘土3.50 -8.00-13.75-11.48 (局部揭穿)粉土5.00本次未揭穿注:层仅在鱼塘塘埂等地段分布。(3)建设规模总投资:15549万元,其中静态投资14984万元;变电所所区围墙 占地面积51.643亩,围墙外占地面积1.765亩。总用地面积63.003亩, 总建筑面积1600川。本期新建220千伏变电站,安装2X 180兆伏安主变压器,电压等级 220/110/35千伏;220千伏出线远景12回,本期出线8回(长湾2回、金 坛2回、南凤2回、水北2回);110千伏出线远景16回,本期出线8回(井 庄、储庄、城西,江东化工、加怡电厂、东郊、华城、南郊各

7、1回);35千伏出线远景10回,本期4回(城建线开断环入2回、中盐1回、城尧 线1回)。(4)自然条件及社会环境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站址区的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 地下水水位主要受大气降水、地表水体及农田灌溉的影响,呈季节性变 化。勘测期间测得的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一般在0.802.50m,稳定水位埋深一般在1.002.90m,根据调查访问,站址区地下水常年稳定水 位埋深的变化幅度一般为0.50m1.50 m。站址区分布规模不一的鱼塘、 沟渠,基本上均为人工开挖而成,塘深约为 2.503.50m,西侧亦零星 分布养殖塘,其底部一般分布有状态较差的淤泥或淤泥质土。因此变电 所范围内地形较为破

8、碎,场区内有鱼塘、沟渠多处,站址区的鱼塘面积 较大、深度较深增加了排水等施工难度。另外,受人类活动影响,站址 区内存在掩埋的沟、塘等不良地质 , 河塘底部的淤泥或淤泥质土的厚度 一般在1.00m左右增加了淤泥的清运及堆放工程量。所内道路、围墙、 继电器室等定位在河塘等不良土质上增加了土方开挖、外运、场地平整 的难度. 本工程位置原是稻田, 四周路基比较松散 ,重车难以运输材料并 易被车辆碾压破坏 . 增加了施工难度及施工进度的控制 .2工程创优目标2.1 施工质量目标 本工程施工质量必须符合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要求,符合国家和电力行业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标准。参建单位对承建的输变电工程项 目实

9、行短期保证,和长期负责的质量目标。以达标投产和创建国家优质 工程为工程管理主线, 高于国家规范和验收标准, 达到无缺陷竣工验收; 打造新一轮精品工程,以高标准的达标投产;争创国家电网公司优质工 程。2.2 施工安全目标 不发生人身死亡和重伤事故,严防人身轻伤事故和未遂事故; 不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不发生重大施工机械设备损坏事故;不发生负同等及以上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 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不发生电网停电事故。 合同规定的其它安全目标。2.3 文明施工和环保制目标 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作规定 (国 家电网基建 2005403 号)的要求创省“标准化”工程,根据江苏省电

10、力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流动红旗竞赛实施办法的 要求,争取省电力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流动红旗、争创安全文 明施工示范工地。2.4 工期目标和投资目标依据合同工期要求 , 开工后 120日历天具备电气安装条件 , 合理组织 施工, 严格关键工序的控制 , 确保如期竣工移交工程建成后的最终造价控制在批准概算的静态投资范围内, 工程 决算比批准概算低,力求建成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工业化形式的 工程。2.5 工程档案管理目标 竣工资料齐全完整,达到档案数字化要求。3. 监理资源配置及创优组织3.1 制度保证措施为了实现本工程的创优目标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及管理要求 , 编制以 下质量保证制度

11、并在本工程施工全过程中认真落实 , 以保证各种质量控 制措施有效的执行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1) 施工质量工作责任和奖惩制度 ;(2) 施工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制度(3) 原材料检验、实验、设备开箱、交接及跟踪管理制度 ;(4) 施工质量检查、检验、不合格产品纠正制度 ;(5) 隐蔽工程验收制度(6) 设计变更及材料代用管理制度(7) 计量器具的管理制度(8) 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9) 档案管理制度3.2 组织保证措施3.2.1 成立工程创优监理工作小组(1) 成立工程创优领导小组组长:陈小峰副组长: 盛德国组员:张建平 高德平 刘寿猛 邵因国(2) 创优工作小组在工程开工前召开创优专题工作

12、会议,明确各部 门及岗位人员的创优工作职责, 布置创优相关工作计划; 具体组织设计、 施工开展工程创优工作;工作小组每周召开会议,进行现阶段创优工作 策划,讨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工作小组进行 创优专题检查不少于 2次;及时纠正工作偏差,不断完善创优措施;及 时协调影响工程创优的主要问题。(3) 优化项目部人员配置 ,确保知识结构、 工作经验、相关资格等满 足工程创优要求 . 特殊作业人员、质量检查控制人员必须经过相关的培训,并取得考核合格,持证上岗,确保其技能满足工程过程控制的要求322组织机构本工程的质量管理及创优组织机构框架图3.3技术保证措施(1) 施工技术员到现场

13、进行实地勘察,掌握现场地理环境,编制针对 性的施工技术措施、安全环境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等施工作业指导 文件.继电器室、接地等重要的施工技术方案应经施工技术人员论证,内 部履行审批手续后 , 报监理部审核批准后实施(2)分部工程开工前 , 项目部应组织本工程技术、 质量、安全等部门 ,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 , 就相关作业文件和工作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 交底.(3)工程开工前 , 由项目总工组织组织本工程技术、质量、安全、设 备等管理部门 ,对施工图纸进行认审查 , 并提出修改意见 , 审查时应特别 注意工序的接口及与现场实际情况的核对 . 施工中发现地质条件等与设 计不符的情况 , 及时书

14、面向监理反应 .(4)注意收集新技术、 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信息 , 结合本工程特 点, 经严密的技术经济分析和必要的实验 , 试点,积极在本工程应用成 熟的“四新技术” ,以优化施工工艺 , 提高功效,在技术方面为工程创 优提供保证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 , 拟采用:(a)、采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决策水平)(b)、钢筋电渣压力焊应用(柱纵向钢筋连接)(c)、植筋工艺的应用(填充墙拉结筋等)(d)、新型大模板及提前拆模支撑体系(砼早强剂的使用)(e)、抹灰工程中,使用保温砂浆(增强保温效果)(f )、抹灰砂浆中掺入砂浆增效王(优化砂浆配合比,防裂防壳)(g)、模板保养采用新

15、型脱模剂(增加模板周转次数)3.4 物质保证措施3.4.1 机具设备管理(1)水准仪、钢尺等施工检测工具在进入本工地前 , 均经过法定检测单 位鉴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 其精确度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 . 并建 立台账 , 实行动态管理 .(2) 混凝土搅拌机 ,钢筋切断机等主要的机具设备进入工地前 , 项目部 总工组织技术、设备、安全部门对其进行检查验收 , 进行必要的检验 和实验,确保性能良好 ,标志清晰,完好率 100%.(3) 特殊设备必须经过检测鉴定并附有相关证明文件以保证施工安全3.4.2 材料管理(1) 原材料(钢筋、砂石、水泥等)在开工前, 由项目部质量管理部门按 取样规范取样 (取样时监理现场见证 ) 并且送到有相应资质的实验单 位进行检验 , 合格后方可使用 .(2) 施工过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