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答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2917963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级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级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级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级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级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级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1. 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的概念?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自然辩证法是科学技术哲学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内容有三个方面:自然观关于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包括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及其规律性、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自然科学观关于自然科学自身发展及其与社会关系的总看法,包括自然科学的性质结构、发展规律、发展模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等;自然科学方法论关于研究自然界运动、变化规律的一般方法论。2. 希腊思想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什么影响?一、古希腊自然观

2、的内容: (1)用自然的原因解释自然。如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阿那克西米尼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德谟克利特则认为是原子; (2)追求逻辑的完满。如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本原是数,柏拉图提出的“理念世界”; (3)对自然的认识是从最简单的外部现象开始的,从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本质,最先是天文学和力学; (4)亚里士多德的综合。他既注重逻辑的严谨,又注重经验事实,从亚里士多德之后,科学开始从哲学中分离出来。 二、古希腊自然观的特点:猜测性、朴素性、直观性、唯物性、辩证性。 三、古希腊自然观的意义:古希腊人企图用自然界的某种特殊事物或性质说明自然现象,并且力图从自然现象的

3、总的联系中去把握它们,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自然观。他们从总体上勾划出一幅自然界的总画面,在自然观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遗产。但是由于古希腊的自然科学基本上是以简单的经验观察为基础的,一般说来,还没有系统的实验方法,因而他们提出的一些理论缺乏充分的事实根据,他们着重于逻辑的推理和概括,这就是他们的自然观具有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的特点。 古代朴素辨证法自然观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经冲破原始神话和宗教的藩篱,开始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道路上的一次巨大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以自然哲学的形式出现,意味着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一方面哲

4、学要以对自然界的认识作为自己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自然科学在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不可能回避对自然界的总观点的问题。 古代自然观坚持从自然界本身去寻求对自然界的解释,坚持在自然界的总体联系和运动、发展、变化中认识自然界。正是这种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使得它一方面在哲学上成为马克思和恩格斯船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思想渊源,另一方面在科学上孕育了许多在以后得到发展和证实的天才预见,如古希腊阿利斯塔克的日心说,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巴门尼德的充实说、恩培多克勒的进化论等,在近代科学诞生以后,先后发展成为哥白尼开普勒的日心说,道尔顿的原子论,法拉第迈克斯韦的电磁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等科学理论。正

5、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点的胚胎、萌芽。印尼次,如果理论自然科学想要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也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3. 近代形而上学(或机械论)自然观产生的科学背景产生的原因: 1.由于科学发展水平所限,经验材料不足以说明各种自然现象的内在联系。要进行分析,就必须把自然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暂时割断它同其它事物的过程的联系,把它看成是孤立和静止的。这种研究方法久而久之,最终发展成为一种固定的、普遍的思维形式,即只注意局部,不注重整体;只注重研究个别,不注重研究一般; 2.由于力学的有效性,用“力”解释一切,把一切都解释为必然

6、、孤立的、片面的看问题,看不到事物的发展变化 。3.这种思想方法由一些思想家进行哲学概括,使之理论化,并上升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取得了固定的形式,形成了形而上学自然观 作用:他在近代自然科学刚刚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的时候,曾起过积极的作用。正是自然科学的这种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使得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从笼统到具体,从粗糙到精致,从模糊到精确,从幻想到科学,为尔后深入研究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过程提供了丰富而可靠的材料。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巨大的进步,对于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历史性的贡献。 它强调自然的外在独立性,是对上帝创世说的否

7、定,这自然科学冲破唯心主义的羁绊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反对抽象的思辨强调经验的和实证的方法,主张用分析还原的方法去研究对象,把对象分析还原为它的终极组成因素,然后在思想中把这些因素重建为一个整体。这种研究方法对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完全必要的。受它影响,当时的研究者在研究自然界的时候,把它分成各个部分把自然界的各种过程和事物分成一定的门类,对有机体的内部及其多种多样的解破形态进行研究,从而促进了最近四百年的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后来深入研究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过程提供了丰富而可靠的材料。 危害:当这种思维方式成为一种理论化、系统化和固定化的世界观时,就走向了自己的反面,成为通向唯心主义的桥梁和束缚科学发展的

8、桎梏。(1)对科学发展的阻碍:光学中微料说压制波动说,热学中热素说压制分子运动说,化学中燃素说压制氧化说,电学中电流体说盛行。(2)使得8世纪自然科学在自然观上低于古希腊,甚至导致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的目的论。4. 近代后期有哪些科学成就率先突破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束缚?为什么?1、天文学的新概念 德国哲学家康德于1775年发表了宇宙发展史概论,提出了太阳起源的星云假说。星云说是人类认识史上第一个科学的天体起源学说,它从物质自身具有吸引与排斥的对立统一来分析天体的发生与发展。它不仅在科学上为现代天体演化学奠定了基础,从而推动了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且也在哲学上为辨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天文学

9、方面的论据,它既批判了“宇宙神创论”又否定了“神的第一次推动”。恩格斯评价说,康德的星云假说在僵化的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拉普拉斯是历史上从机械自然观向辨正自然观过渡的代表人物,他的宇宙系统论在太阳系起源问题上坚持自然科学唯物主义。 2、地质学的新理论 英国地质学家赖尔1830年出版了他的地质学原理。他提出了地质渐变理论,认为促使地壳的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不是上帝和其它神秘的作用力,而是永远不停的进行着地质应力,从而抨击和否定了当时的“灾变论”。由于赖尔的地质渐变理论使人们认识到地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自然力的作用下不断生成变化的,这就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又一个缺口

10、。 3、物理学的新综合 物理学领域19世纪的两个最重要的发现: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和电磁理论的建立。 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是19世纪40年代由五个国家的至少六、七种不同职业的十几位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力学、热力学、电学、化学等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揭示了自然界的统一性。 法拉第麦克斯韦电磁理论为电磁学奠定了基础。麦克斯韦关于电磁波的预言1888年被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试验加以证实。电磁理论从本质上揭示了光电磁现象的统一性,在那种认为光电磁互不相干的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又一个缺口。 4、化学上的新发现 化学领域19世纪有三个发现,一个是道二顿阿伏伽德罗的原子分子论,第二个是

11、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第三个是维勒的草酸和尿素合成。 道尔顿提出了原子的科学假说,完成了近代化学发展中的一次重要的理论综合。阿伏伽德罗的分子假说成为说明物质构成和化学反应机理的原子分子说,这一学说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以它的辨证性质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又一个缺口。草酸和尿素合成第一次用无机原料合成有机物,穿透了无机界和有机界的障碍。 5、生物学上的新进展 19世纪生物学的两个重大发现是细胞理论和生物进化论。德国动植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理论,这个学说在动植物之间架起了桥梁,为生物进化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生物进化论的创立是以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为标志的,它揭示了生

12、物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界的普遍联系,有力地批判了“目的论”、“神创论”、“不变论”等形而上学的观点。5. 怎样理解“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向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却以神的第一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一时代”?恩格斯这句话是对近代科学革命和近代科学发展中科学与神学的关系的一个论述。15世纪末16世纪初,在经济和生产发展的推动下,近代自然科学伴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思想解放运动蓬勃兴起。科学还深深地禁锢在神学之中。它到处寻找,并且找到了一种不能从自然界本身来说明的外来的推动力作为最后的原因。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给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却以关于神的第一次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个时期。 (1)近代自然科学的

13、诞生:哥白尼革命 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这本书是自然科学向封建神学权威统治争生存、求解放、宣布自己独立的宣言。在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首先论述了地动说,驳斥了地球不动的谬论。接着提出并论证了地球并不在中心,太阳是宇宙中心的“日新说”观点。从而推翻了独霸天文学领域长达千年之久的托勒密的地心体系,动摇了中世纪神学统治的基础。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宗教神学展开了殊死的斗争,是自然科学从血泊中顽强地生长起来。这些先驱们树立起了科学的献身精神,为后来追求真理的人们树立起一面旗帜,鼓舞他们为真理而斗争。天体运行论的出版标志着科学已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点科学基础:牛顿

14、力学 牛顿的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是对伽利略研究成果的继承和发展。牛顿力学第三定律是由瓦里斯、雷思、惠更斯发现的,牛顿进一步总结,并同前两条定律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作为动力学基础。以牛顿的名字命名的万有引力定律,是一个时代科学研究成果的系统综合。牛顿所总结的力学三定律和他所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把天体力学和地面上的力学定量地统一起来。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界宏观低速运动的一次大的飞跃,是近代前期科学发展的伟大里程碑。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很好地解释了天体的运动,可是如果追问天体最初为什么会运动时,牛顿就不能坚持从自然的原因解释自然,而滑向了唯心主义,向神学妥协,投入神的怀抱,认为天体的最初运动是上帝的

15、第一推动的结果。 近代前期学科的开端,哥白尼给神学写了绝交书,把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而到了牛顿,又同神学相妥协,把神学引入科学。这是深刻的历史教训,它说明了科学家不能满足于自发的唯物主义信念,而必须自觉地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才能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完全划清界限,才能使科学工作健康的发展。6. 怎样理解科学的特点?关于科学的定义有很多种。目前将其表示为比较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有目的、有步骤的实践过程。根据对科学的概念,我们可以得出科学的一些特征。第一,科学是以事

16、实为基础的。这里“事实”包括实验事实和观察事实。 所谓实验事实,即在某种人为设定的条件下进行实验所取得的事实材料;所谓观察事实,即通过观察客观对象的实际变化过程所获得的事实记录材料。比如实验事实的例子:1665年胡克用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时发现了植物的空的细胞壁,并且最先提出细胞概念,1838年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顿认为细胞是一切植物结构的额基本单位和赖以发展的实体,并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德国的动物学家施旺。施旺在以实验事实和观察事实为基础的条件下得出动物和植物都是以细胞作为最基本的单位。第二,科学的结论应该具有可证性和重复检验性。由科学所导出的结论或者预言的现象,必须能够通过适当的实验手段或试验来证实或证伪,并且这种实验可以重复进行无数次。比如狭义相对论,它所导出的所有结论都经历了无数次实验事实的检验。并且它的许多结论已经在粒子物理,量子力学,核能释放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第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