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护理综述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2917472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力衰竭护理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心力衰竭护理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心力衰竭护理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心力衰竭护理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心力衰竭护理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力衰竭护理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力衰竭护理综述(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北京电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毕业综述论文题目: XXXX XXXXXXXXXXXXXXX 学 生:指导老师:XXXX年XX月XX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现状摘要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揭患者的护理现状,讨论如何护理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方法:通过大量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临床观察与研究,综合总结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现状。结论:若及时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护理,现状分析 心力衰竭是一种进行性的逐渐衰竭的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心脏不能传送足够的氧和养料以供给机体新

2、陈代谢,发病率和病死率在世界各地都很高.尽管目前对治疗的研究已取得飞速发展,但大多数患者尚未获得有效的充分治疗和护理,使得与过去相比,心力衰竭的病死率有增无减,因此,如何提高心力衰竭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消除患者的各种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是当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心力衰竭患者主要以慢性为主,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具有高致残率、高发病率、高再入院率和病死率的特点。慢性心力衰竭是现代医学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与年龄的增长呈正比,是心血管疾病后期比较严重的阶段,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怎样提高CHF

3、患者的治病防病意识,降低病死率,促进病情稳定,对患者全程进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查阅了关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的相关文献,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现状进行了梳理以对临床实践起到指导意义,现综述如下。1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1.1 病情评估在患者住院时,护士对患者进行以下评估内容:例如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心理健康、经济能力、心功能分级、病史、原发病、这次发病的诱因是什么以及自身对疾病的态度,是否了解服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及药物是否有副作用及不良反应,为患者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患者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病情沟通,帮助患者

4、正确的认识病情,比如患者在发病期间是否出现失眠、气短或是头晕的现象,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也要实时监测。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陪护人员也要进行一定的嘱咐,患者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尿液少或是身体低垂部位发生水肿现象要及时通知医师处理。1.2 基础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重视生活上的护理。首先要注重排便的情况,护理人员要嘱咐患者每天都要定时排便,保持肠道的通顺状况,排便时最好是由家属陪同,避免因为呼吸困难或是血压升高带来的意外。患者如果排便比较吃力,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睡前对腹部进行顺时针方向打圈按摩,促进肠道蠕动,按摩无效可以用口服润肠药或是药物塞肛的办法解决患者的排便问题,减

5、轻新陈代谢带来的心脏压力。其次患者在患病期间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勤擦身和勤换被单与衣物,增强患者身体的舒适度,对出现水肿的患者要勤于按摩,呼吸困难的患者要勤于口腔护理,避免呼吸道内分泌过多。1.3 饮食护理 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够促进患者的身体得到有效的恢复,心力衰竭患者的饮食应该以易消化、低热量的清淡食物为主,最好是半流食或者流失,尽量多餐少食,每天的进餐次数控制在4一6次。其中最重要的是控制患者钠盐的吸收;水和钠的储留和在身体内的反常分布,都可能引起心力衰竭病例的变化。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做好说服和解释工作,使患者认识到控制饮食习惯对心力衰竭疾病的重要性,争取患者的主动合作。在患者的饮食菜谱中尽量以

6、米饭、豆浆、面条、鲜肉和淡水鲜鱼等含盐量低的食物为主,确保患者每天的食盐摄人量控制在2一39,并长期保持这种良好的饮食习惯,防止患者心力衰竭出现复发。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任何人的身体健康都是有利的,严格控制患者的饮食习惯可以促使患者病情得到快速缓解。1.4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由于住院患者多为老年人,他们反应迟钝,自觉症状不明显,不能仅仅依靠患者的主诉来发现病情变化,责任护士要有充足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从而能够主动发现病情,使慢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得到积极的控制。对心电监护仪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心律等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在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时应观察有无洋地黄中毒表现。有些慢性心力衰竭的

7、患者会发生心脏性猝死,而引起猝死的原因往往是因为恶性的室性心律失常,因此护士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波变化。发现恶性心律失常时立即报告医生,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心力衰竭的进一步加重。1.5 心理护理 由于老年CHF患者病程长,反复住院、医疗费用高、支持系统不够完善等因素而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和孤独等情绪,因此做好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大量的临床资料显示,患者的心里情绪对患者的疾病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孤独、焦虑和压抑的心里状态在心力衰竭恶化中产生重要的作用,是大多数心里衰竭患者死亡的重要预后因子。优于长时间的反复住院,对患者的经济条件和心里负担都会加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不能对患者

8、心理状态进行及时疏导,很容易使患者的心理负担加重,影响治疗效果。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随时掌握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生活产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可以让患者多听一些舒缓的音乐,音乐的作用是巨大的,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引发灵魂上的共鸣,改变患者情绪,当人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的时候,面对任何事都会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反之,如果患者处于情绪不良状态的时候,面对任何事都会产生消极的心理状态。当患者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时,患者的各项身体特征都会趋于平稳,这都有助于患者减少焦虑抑郁心理,保持患者病情稳定。 此外,责任护士工作中应热情,态度和蔼,了解

9、患者产生焦虑或抑郁的原因及心理需求,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措施,注意听取患者的内心感受,与患者进行有效地支持性的沟通,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疾病,向他们讲解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1.6 健康教育1.6.1 安全用药指导 护士应详细反复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每一种药物的名称、作用、剂量,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指导患者及家属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就诊。针对不同的个体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严密观察、督促,直到患者及家属能正确掌握相关药物知识,建立坚持遵医嘱服药的习惯,不可擅自停药或增减剂量。1.6.2 正确的生活方式指导 保持健康心理,心胸开阔,情绪稳定,低盐、低脂肪饮食,戒烟限酒,合理膳食,按心功能适当运动,避

10、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暖,预防感染。2 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建议2.1 尽早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健康宣教活动护理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和患者及其家属的合作程度、对疾病的认识和主动参与意识有着很大的关系。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认识,使其充分认识到此类疾病的严重性和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对患者疾病的重要性,让其能够积极主动的顺从医护人员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地避免多数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衰变重。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活动,可以使患者早日了解到饮酒、吸烟、情绪激动、不合理饮食习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里压力过大等因素都会导致心理衰竭变重。患者应主动加强对可能加重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的控制,如养成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

11、惯、戒烟戒酒、适量的运动和调整心理状态、保持愉悦的心情等。医护人员可以在对患者制定护理计划方案之前,及时和患者和其家属进行沟通,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并对家属的监护能力进行合理的评估,制定一套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案。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具体包括掌握有关此类疾病的基础知识、知道自身的发病原因、检测自身状况,面对身体出现的症状能够做出有效快速的应对反应。对患者的宣教互动应在患者住院的第一天就开始,这个时期患者比较容易接受。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情况量身定制合理的宣教计划并予以贯彻落实,患者出院后的一段时期内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要进行密切监测和随访护理,直到患者病情稳定方可。2.2 指导患者进行自

12、我管理 所谓自我管理,是指通过患者的行为来保持和增进自身健康、监控和管理自身疾病的症状和征兆,减少疾病对自身社会功能、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并持之以恒地治疗自身疾病的一种健康行为。自我护理理论是美国护理学家Orem于上世纪50年代未提出的,自我护理理论主要包括自我护理、自我护理能力、人的基本条件因素和治疗性自我护理需求,重点强调人的自理能力,即人为了维持生命、健康和功能的完好需要自己进行的活动。CHF 患者需要自行遵循复杂的治疗方案,遵守锻炼建议,并根据医生建议修改使用药物,改变生活习惯。这种自我管理十分复杂,比如标准的心衰治疗经常使用最少三种不同的、需要每天多次服用的药物;另外 CHF 患者

13、需要被限制盐的摄入,每日监测体重等,以尽早观察到恶化的警告标志,从而根据这些变化,调整药物使用。国外专门的数据调查表明如果改进 CHF 患者的自我管理技能,有可能减少一年内 40% 的再入院率。由此可见,良好的自我管理是提高 CHF 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教育并提高 CHF 患者的自我管理技能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慢性心衰需要病人自行遵循复杂的的医疗方案,遵守饮食和锻炼建议,积极根据医生建议修改使用药物,改变生活习惯。这种自我管理十分复杂,比如标准的心衰治疗经常使用最少三种不同的需要每天多次服用的药物。另外,心衰病人需要被限制盐的摄入,检测每日体重,以尽早观察到恶化的警告标志,从而根据这

14、些变化,调整药物使用等等,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管理,每日症状观察,坚持低钠饮食,常规锻炼等等。2.2.1自我监测病情变化目前 CHF 患者的自我管理主要基于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坚持自我监测病情变化,及时正确地识别心衰的危险因素,并作出相应处理,可有效避免病情恶化,从而减少住院频数。主要包括:每日称体重、记尿量;每日检查水肿情况;监测血压、心率,自测脉搏;监测运动耐量;监测夜间呼吸情况;注意有无头晕、发绀等情况等。2.2.2合理安排生活起居 首先,坚持饮食限钠,限制水的摄入。体内水钠潴留是心衰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治疗常规中建议饮食限钠,美国2010 年心衰 HFSA(Heart Failur

15、e Society of America,美国心脏衰竭协会 ) 指南也包括了该项建议。减少水钠的摄入,有利于减轻水肿症状,从而减轻心脏负担。建议轻度 CHF 患者每天摄入食盐 23 g,中到重度 CHF 患者每天摄入食盐 2 g。建议患者使用标准用量的小盐勺,方便控盐。重度 CHF 患者每日最多可吃或喝水 1.52 L,建议口渴时含一块冰,夏天可吸食无糖冰棒迅速解渴。 其次,运动管理。休息可以降低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从而减轻心脏负担,但是适度的运动锻炼对患者是有利的。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措施不仅在于缓解症状,而且要提高运动耐量,运动量以不出现气喘、胸闷,运动后心率不超过静息时的 30%为佳。根据患者的心功能为患者制定活动计划,心功能级患者,可在室内轻微活动,保证睡眠时间;心功能级患者,以休息、限制活动量为宜。可在床边活动,亦可缓慢步行35 圈 / 次;心功能级患者,应卧床休息,可坐位或半坐位,床上活动下肢或做下肢肌肉收缩锻炼,按摩下肢肌肉,减少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指导教会家属。 第三,避免诱发因素。患者应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劳累,少量多餐,低盐饮食,并控制水分摄入,戒烟限酒。只有积极避免各种诱发因素,才能将病情控制在稳定阶段。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