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复习课)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2914863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复习课)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复习课)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复习课)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复习课)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复习课)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复习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复习课)(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濮阳市第五中学 李春燕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了解我国应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方针和政策,通过活动探究懂得“经济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过低碳生活学会绿色消费”、“保护文化不忘环保”、“法、德结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能力目标: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采用出声诵读记忆法和闭目扫描记忆法相结合的记忆方法,夯实知识基础;学会在老师的启发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经济建设”、“科教兴国战略”、“绿色消费”、“民族文化”、“依法治国”等内容的立体的系统整合。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遵守生态道德规范

2、,积极采取低碳生活方式,学会绿色消费,争做有公德心的人。 教学重难点:“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经济建设”、“科教兴国战略”、“绿色消费”、“民族文化”、“依法治国”等内容的立体的系统整合。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漫画分析法、问题启发法、材料分析法、变式练习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学3分钟展示导学提纲,引导学生自主复习。课题特点危害基本国策战略人口资源环境温馨提示:记忆政治关键词群和课本短小精悍的句子。依据知识框架和知识宝典自主复习,理解记忆政治关键词群;限时理解记忆重要知识点和重要问题。脱离教材,运用政治关键词自主组织语言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以知识框架

3、实现老师有效控制课堂、学生有效管理学习时间。学生根据知识框架形成本节课的知识网络,实现知识平面系统化;采取时间策略有效复习,提高自我管理学习的能力。检测5分钟逐步展示下列漫画创设情景,启发学生运用政治关键词和所学基础知识畅谈认识。1.2.3.4.方法点拨:1.生活感悟+政治关键词+课本精悍语句+文学底蕴=语言组织的成功2.生活感悟+政治关键词+课本精悍语句+文学底蕴+“what、why、 how”的思路+各题型解题方法与技巧=考试的成功运用刚刚复习到的政治关键词和知识点分析情境材料。学会结合情境材料运用政治关键词自主组织语言回答问题。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即能够懂得从“是什么”(反映什么问题或什

4、么社会现象)、“为什么”(意义或危害)、“怎么做”(国家或个人)三个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情境材料试题检测学生对本节课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情况,使学生内化本节课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力。探究15分钟经济环保双丰收展示下图,组织学生分析下图蕴含的道理。 自主思考,认真赏析漫画,深入分析“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通过漫画分析,懂得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是经济建设,理解环境保护要与经济建设相协调。科技环保促发展 展示下列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思考问题、感悟道理。材料一:目前我国人均可耕地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5,水资源为1/4,森林为1/6,同时中国每单

5、位GDP的能耗比国际平均水平要高4倍以上,比日本要高11倍。近2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了6倍,而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几十倍。材料二:我国用近50亿吨的自然资源创造了1.6万亿美元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而日本只用20亿吨却创造出5万亿美元;不到50年,韩国人均GDP由87美元跃升至1.4万多美元,靠的是技术进步和创新。中央提出,未来15年中国要建成创新型国家,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上述材料反映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是什么?材料二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展示温总理的讲话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摘选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深入了解我们身边的科技环保产品,启发学生学会绿色消费。认真阅读材料,把握材料反映的问

6、题,认真思考问题。学会倾听,在倾听中感悟道理,在感悟中深入了解科技与环保的关系。小组合作交流,在交流中拓展科技环保的认识宽度。通过材料分析、倾听讲话、合作列举等活动,深化学生对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之间的关系,懂得保护环境离不开科技创新,帮助学生学会绿色消费、理性消费。低碳环保更美好 展示低碳世博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走进世博,走进低碳。 组织小组合作探讨如何加入“低碳生活”的行列。 发放低碳生活50条准则的资料。认真欣赏视频,在欣赏中感受低碳世博,感受低碳经济的无限魅力。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探究“低碳生活”的具体做法。认真阅读,在阅读中深入对低碳生活的认识。通过视频资料、图文资料和小组活动的

7、探究学习,让学生走进“低碳经济”、走进“低碳生活”。文化环保两不误 展示“清明节”网上祭奠的图文资料,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甲:网上祭奠亲人,不利于传承民族文化。乙:网上祭奠亲人,环保低碳意义大。小组合作探究,组内展开关于“保护环境与弘扬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的讨论。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讨论理解民族文化的时代性,懂得弘扬民族文化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让保护环境为民族文化发展增添新的生机。法德结合保家园 展示“环境污染”的法律案例,组织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该案例说明了什么? 2.为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请你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自主思考,小组交流,从法律角度分析环保案例。 从法律、

8、道德等角度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通过环保案例分析,懂得保护环境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点拨2分钟老师从考试方向和知识链接(教材前后知识链接、时政知识链接)两个方面进行点拨。1.考试方向:选择题、材料分析题、活动与探索题2.知识链接:“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经济建设”、“科教兴国战略”、“绿色消费”、“民族文化”、“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哥本哈根会议”、“低碳世博”等的关系。.紧跟老师点拨的思路,并及时再现知识。.记忆并记录与老师点拨的知识点相关的政治关键词和重要知识点。.抽时间翻阅教材加深对关联知识点的理解。引领学生把握中考命脉,实现课本前后知识和时

9、政知识的整合,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立体知识网络。评价15分钟老师课前精心设计综合性试题,课上组织学生按时作答。(试题见附录1).运用本节课的教材知识和关联知识分析问题。.在练习中夯实基础知识,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使学生在做题中增长知识才干,在做题中陶冶道德情操,在交流中提高应考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附录1:第六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试 题考查内容一、选择题(20分) 7分钟单选(每题2分,共4题)1. 目前我国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有13亿多人口,而且每年仍以1700万的速度增长,而我国每百万人中科学家、工程师的人数是美国的1/15、日本的1/60。这说明 【 】A. 人口众多,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

10、发展 B.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C. 人口众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D. 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2. 右边漫画节能之路所包含的正确道理是 【 】A. GDP跑得越高,能源节约得越多B. 坚持走节能之路,我国经济才能又好又快发展C. 节约能源是建立在GDP发展的基础上D. 能源节约得越多,GDP就一定发展得越快3.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有利于 【 】实现可持续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

11、展观 从根本上缓解我国的资源紧张状况 建设生态文明 A. B. C. D. 4. 对右图理解正确的是 【 】A. 我国资源消耗巨大,环境污染严重B. 要节能减排就要降低生活水平C. 我国民众资源环境意识普遍不强D. 选择科学合理、节约能源的绿色生活方式意义重大多选(每题3分,共4题)5. 2009年3月28日,全球300多个城市参与的“地球一小时”接力行动抵京,国家大剧院、鸟巢、水立方等北京20多个标志性建筑关灯一小时。对我国积极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认识正确的是 【 】A.能够唤醒人们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识B.这是我国对世界的高度着想,积极解决世界性问题的表现C.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2、与世界各国一起节能减排,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D.我国坚持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立国之本6. 下列属于“节能减排”具体措施的是 【 】A. 从2006年起我国把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 “文化遗产日”B. 首届中国城市“公交周及无车日”活动在108个城市同时举行C. 国务院印发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刚要(2006-2020)提出全国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保持在18.18亿亩。D. 北京王府井大街、南京秦淮河等几大城市部分景区定时熄灯半小时7. 调查研究表明,3000双一次性筷子等于一棵20年的大树。我国每年消耗一次性筷子450亿双,耗费木材166万立方米,需要砍伐大约2500万棵大树,减少森林

13、面积200万平方米。下图给我们的启示是【 】A. 使用一次性筷子,影响我们的生存环境 B.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很低 C. 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形势,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D. 拒绝一次性筷子,从身边小事做起,走可持续发展道路8. 根据我国目前水资源状况和用水趋势,有关专家发出警告,从2010年开始,我国就将进入严重缺水期,而到2030年,我国所有可利用的水资源都可能被“吃光用尽”。这启示我们【 】A. 节约水资源、合理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B.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 C. 减少工业用水 D.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解题方法与技巧习得:三、活动与探索(10分) 8分钟9材料一:有“世界花园”美誉的瑞士是一个自然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该国为应对自然资源的贫乏,早在上世纪中叶就开始注意发展循环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现瑞士人均年收入超过4.57万美元,居全球百万人口以上国家的第一位,同时在废弃物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也出于世界领先地位。材料二:我国用近50亿吨的自然资源创造了1.6万亿美元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而日本只用20亿吨却创造出5万亿美元;不到50年,韩国人均GDP由87美元跃升至1.4万多美元,靠的是技术进步和创新。根据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4分) 为把我国建设成“花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