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汉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2912333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汉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北省汉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北省汉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北省汉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北省汉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汉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汉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汉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在商王“中丁”以前,凡法定配偶所生儿子,都有权继承王位,凡兄弟皆以长幼为序,兄终弟及,幼弟死后王位应复归于长兄之子继承。这说明“中丁”以前A王位世袭制尚未真正形成B王位继承注重选贤任能C王位继承制处于探索阶段D王位继承尚存在随意性2西周春秋时代贵族讲究的礼比较多。具体如下:籍礼监督平民在“藉田”上从事无偿的集体劳动冠礼是授予成年贵族种种特权大搜礼整编军队、检阅兵力乡饮酒礼、乡射礼维护一乡内贵族宗法制度、统治秩序

2、和军事训练及学习朝礼尊重国君的权力和地位祭礼维护神权和尊重族权婚礼和丧礼维护宗法制度和族权到战国时代,执政者主要重视即位礼、朝礼、祭礼和丧礼,其它礼则改变了性质、作用或被废止。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礼制形式渐趋规范 B宗法观念逐渐淡化C礼制与政治相结合 D儒家学说地位上升3学者吕文郁认为,西周主要是“天子建国”的时代;春秋前、中期,主要是“诸侯立家”的时代;春秋后期,主要是卿大夫分封陪臣的时代。所谓周天子在“天下”分封诸侯,诸侯在邦国之内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则在采邑内分封陪臣的“三级分封制”在周代任何一个时期都不存在。该学者意在强调A周代的分封制具有一定阶段性特征B西周时期的等级制度遭受极大冲击

3、C分封制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D传统的政治统治具有相对的合法性4谢维扬在周代家庭形态中说:“(宗法制度)就是国家承认血缘团体的领袖对其成员有代替法律来实施的管理权和处置权,承认这种血缘团体是国家行政及司法的基本单位。”他认为,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贵族特权 B强化族长权力 C均衡权力分配 D强化国家管理5我国历代王朝重视边远地区的管辖。下列措施能促进中央政府管理北方地区的有修直道 “道”行政机构的设置 设理藩院 实行“土司制度”ABCD6史记记载:“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以上政策实施于下图的A B C D7钱穆先生关于“如何研究中

4、国政治史”曾谈到:“我们通常说中国自秦汉以下是统一之开始,其实此说亦宜修正。西周以下,中国早已具有统一规模了。只是那时是封建政治下的统一,而秦汉以后乃是郡县政治下的统一。”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A分封制使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B秦朝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C西周确立了我国古代辽阔疆域的大格局D秦汉王朝继承了西周的一整套政治制度8史记秦本纪曰: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伐邦、冀戎,初县之”;公元前350年,商鞅下令“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这说明秦国A县制从边疆推广到内地 B分封等级秩序消失C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形成 D郡县行政组织出现9禹治水的传说最早见于春秋时代的作品

5、诗经商颂,提到禹只有简单几句,没说禹还干了其他什么事,治水的“水”仅指黄河。但是在战国成书的尚书禹贡篇中,禹的贡献就大多了,不仅治水,还划分了“九州”和“五服”。出现这一变化主要原因是A战国时期考古发掘的成果 B实现统一的政治需要C民族文化认同得到了加强 D诸侯王问题得到解决10宋史记事本末载:王彦超及诸藩镇入朝,帝(宋太祖)宴于后院,酒酣,从容谓之曰:“卿等皆国家宿旧,久临剧镇,王事鞅掌,非朕所以优贤之意也。”彦超喻意,即前奏曰:“乞骸骨。归丘田,臣之愿也。”材料中的太祖之意是A准备赏赐开国功臣B鼓励诸藩为国操劳C表白歉意抚慰群臣D暗示他们交出兵权11唐代出现了一个“士族中央化”的过程,即世

6、家大族的成员离开其籍贯族源地,迁往京畿地区,对其原因解释正确的是A国家统一和实行科举制 B唐朝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C关中经济的开发和发展 D政治权力为世家大族垄断12“一池三山”园林模式首创于汉朝建造建章宫时,在宫中开挖太液池,池中堆筑三座岛屿,呈三角状布局,具有向心的空间感,以神话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而命名,以模仿仙境;此后逐渐成为历代皇家园林的传统格局。这说明一池三山园林模式A形成的文化根源是佛教思想 B反映了小农经济封闭性特征C凸显了古代科技实用性功能 D体现出中央集权的理念要求13有人认为,与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

7、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上是指A中央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行政体系B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C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同时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D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14下面材料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秦朝以郡统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两汉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一郡一县”三级制隋朝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唐末形成道、州、县三级制A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B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C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D中央政府对地方分层的决策存在矛盾与困局15许有壬云:“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虞集说:“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

8、”元史中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这表明元朝行省的独特之处是A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B是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C是地方最高军事机构 D具有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和朝廷派出机构两重性16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有学者称:“科举制取代察举制,是冷冰冰的科场角逐取代儒家贵族政治的过程,是极权国家权威对宗法权威、“法术势”对温情主义占优势的结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察举制是儒家性善论与宗法伦理的体现B科举考试的内容带有明显的法家色彩C察举制是外儒内法思想下的制度体现D科举制忽略实用性学问和创新意识17史书中关于汉武帝与其丞相田蚡有这样一段记载:丞相入朝奏事,推荐了一

9、些人担任官员。皇上说:“你任免官吏任免完了吗?我也想任免一些官吏。”这则记载反映出A从无为到有为转变很有必要 B中外朝制度削弱了君主专制C地方王国问题仍然威胁皇权 D官吏任免权全操于丞相之手18“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明太祖制定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A让“群臣”监督皇帝 B精简政府机构C让子孙后有章可循 D加强君主专制19“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时,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官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即位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

10、已达到1000人以上。这说明A清朝中央政府管理的开放性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C中央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清朝加强对人民的控制镇压20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代前期满洲贵族参与处理军国大事的制度,遵循“从来国家政务,惟宗室协理”的原则,其中的亲王皆是太祖、太宗子孙,他们成为皇帝依赖的群体,也是清朝前期皇权的重要分享者。由此可知,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A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特征B表明清初满族贵族享有民主权利C恢复了西周的宗法体制D是清朝集权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21道光帝对签定南京条约的原则性指示是:“广东给过银两,烟价碍难再议;战费彼此均有,不能议给,其平行理可以通融;贸易之所,前已谕知耆英,将香港地方

11、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该逆既来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由此可知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属于A近代国家思想 B屈辱外交思想 C传统夷夏思想 D殖民外交思想22鸦片战争以后,通过一系列条约,列强攫取的各种特权构成了对中国实施“准统治权”的制度。在这一条约制度中,有一项居于中心地位成为其他条约特权的基础。这一特权是A租界特权 B关税自主权 C领事裁判权 D最惠国待遇23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

12、史事件分别是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丑条约B辛丑条约、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辛丑条约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运动24下表为“清代地方督抚旗员、汉员变化表”。综合表格内容可知,当时总督巡抚汉员旗员合计汉员旗员合计1837年3710128201864年731019019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时局变动导致政权结构的变化C地方机构开启半殖民地化进程 D出现地方与朝廷分庭抗礼局面251900年是农历庚子年,那么1901年是农历A丙戍年 B辛丑年 C丁酉年 D壬辰年26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的关系是晚清史研究常常涉及的话题。慈禧身边的女官曾写下悲情故事瀛台泣血记

13、,说光绪帝自戊戌政变后即被囚禁瀛台,直至去世。康有为、梁启超则从清廷派系之争为光绪抱屈。而据官方史料,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慈禧在御前会议同意断交、宣战,光绪帝发言激烈。预备立宪开始后,清廷档案对光绪帝政务活动均有系统记录;军机大臣及皇帝身边人员并有日记,足证光绪帝的最后十年仍参与处理国事。这说明A历史事实虽是客观的,历史的书写却需要合理的想象B历史虽是过去的现实,历史的信息却可以各种方式存在C历史学追求的是史实的纯粹与客观,而非细节的毛发毕具D历史研究不仅要有文献资料和档案记录,还要有口述历史相佐27辛丑条约的签订是近代中国的重要转折,包括: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侵略由瓜分中国变为以

14、华治华清政府陷入空前的孤立推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A B C D281912年2月16日,已经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才悄悄地剪去辫子。下图为1912年3月3日法国最具影响力的画报LePetit Journal刊登的版画袁世凯剪下他的辫子。要合理解读“袁世凯剪辫”行为,应注意A社会演进的曲折性与前进性统一B置于特定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D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统一29、“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以上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代表团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B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动C北洋军阀政府反动统治,使社会矛盾尖锐 D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30、将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A、斗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 B、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