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评价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2906266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卫生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职业卫生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职业卫生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职业卫生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职业卫生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卫生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卫生评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共享知识分享快乐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基础知识理论辅导:职业病危害评价企业依据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在各不同阶段依法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以 保证安全生产,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本文将从评价依据、评价流程、评价内容、工程 分析、评价方法、对策措施等方面对职业病危害评价进行分析。一、评价依据开展职业病危害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各种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企业提供的各种资料。虽然安全和卫生法规、标准和规范各有自己的法规体系,但在职业病危害评价中有一些相同的法规、标准作为依据,例如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 91)、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

2、99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 、工业企业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等等。二、评价的流程职业病危害评价的流程是:1 收集各种与评价项目有关的资料,包括适用的各类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企业提供的各类安全卫生技术、管理文件资料、运行记录,以及现场的安全卫生状况等。2.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及企业的评价要求和评价目的,制定相应的评价计划或评价方案, 以指导评价工作按时有序地开展。3. 在获得充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工程分析,对物料、工艺过程、设备设施、作业场所等进行危险、有害因素或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并明确其存在的部位或环节。4.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划分评价单

3、元或确定重点评价因子,并选择评价方法。5. 利用选定的各种评价方法进行定性、定量或综合评价,以明确危险、有害因素或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6. 结合现场或类比现场实际情况或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职业安全卫生的考虑,依据相应 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对企业的安全卫生管理、工程技术措施等进行评价。7. 针对辨识、评价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各种合理可行的安全、卫生对策措施,包括管理措施、工程技术措施、应急救援预案等。8做出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结论。9.在评价过程中要对评价报告进行反复的审核、修改、完善工作,确保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的质量。三、评价内容由于企业危险、有害因素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差异,职业

4、病危害评价侧重对作业环境中可能影响企业职工身体健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和控制,重点在于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安全评价和职业病危害评价在部分评价内容方面有一定的交叉,比如在厂址选择及总平面布置方面,都要求:厂址选择符合工业布局和城市规划的要求;考虑不同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对厂址的影响; 考虑当地气象条件(如风向因素)的影响;新建厂选址应满足有关国家 标准中关于防火距离及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包括企业与外部的居民区、周边企业等的防护距离,企业内部车间、设备装置、办公区、生活区等相互之间的安全距离等。四、工程分析安全评价和职业病危害评价都需要通过工程分析来识别分析生产过程及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有

5、害因素或职业病危害因素。两种评价都将从原辅物料、中间产品及产品、工艺过程、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场所、安全卫生投入等方面进行工程分析,但工程分析的侧重点由 于评价内容不同而存在差异。如对原辅物料、中间产品及产品的工程分析,安全评价关注其易燃易爆性、活性、毒性及腐蚀性,而职业病危害评价关注的是其毒性和腐蚀性。对生产工艺和设备设施的工程分析,安全评价分析其工程技术、工艺过程中各项参数(如 温度、压力、速度、流量、材质等)可能导致的设备故障,人、物、环境和管理方面的缺陷 可能导致的泄漏、火灾、爆炸和各种人身伤害事故;而职业病危害评价则分析有工人操作的工艺过程或设备设施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挥发、溢出或意

6、外泄漏及噪声等危害因素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此外,为了保护员工的健康,更准确地掌握工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 职业病危害评价还需要对卫生用室和辅助用室、工时制度等进行分析。五、评价方法的选择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职业病危害评价方法相对固定,主要有检查表法、类比法和定量分级法。类比法是目前开展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时的主要评价方法,通过类比项目的职业卫生调查、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的检测等来类推拟建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职业病危害后果及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职业病危害评价还常利用现场或类比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的检测数据进行定量分级,来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对 人的

7、危害程度。在采用类比法时,职业病危害评价强调作业场所工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 和卫生工程措施的类比。在采用检查表法时,职业病危害评价则强调职业卫生工程技术措施、 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及职业卫生管理、健康监护等内容的检查。六、对策措施对辨识出的危险、有害因素或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后,需结合企业情况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措施来降低风险。评价报告中提出的职业卫生对策措施的侧重点和针对性包括:防尘、防毒、防噪、防振、防暑、防湿、防寒、防电离非电离辐射、防生物危害措 施等。但在具体的防护措施方面,安全和职业卫生两种评价有很多重复和交叉的内容,可以互-Ptzt相参考。1.生产

8、的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前期设计或引进技术时,尽量考虑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将大大降低人员与危险物料、设备的接触机会,减少人员在危险场所的工作时间, 这是优先考虑的保护工人安 全和健康的措施。2增强设备设施的可靠性和质量增强设备设施的可靠性和质量,降低设备设施的故障率,减少维修或意外故障的机会, 也将减少发生事故的几率,保护工人的安全和健康。3. 减振降噪措施选用低噪声工艺及设备、合理布置、隔声、消声、吸声、隔振降噪等措施可以达到减振降噪的目的。这不仅能减少对工人听力及其他生理系统的危害,同时也能降低工人的疲劳感,减少出现操作失误的几率和听觉信号使用的差错率,保证工人的安全。4. 通风

9、除尘、净化措施粉尘和有毒化学物质不仅会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还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通过设置通风除尘和净化系统,既能保证工作场所粉尘和毒物的浓度符合标准限值的要求,降低粉尘和毒物危害,也能降低工作场所发生火灾、爆炸的风险。5. 个体防护用品的配置措施对采用工程技术措施后遗留的危害部分可以通过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来减小其对工人的 危害,如佩戴防尘和防毒口罩、耳塞、防静电防护服、防酸防碱防护服等。6. 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的紧急处理很多的物质不仅有毒,而且易燃易爆,一旦发生泄漏,将可能造成人员急性或慢性中毒, 在外界火源的作用下还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再次波及周边工人的安全。因此,职业病危害评价要考虑对泄漏

10、出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紧急处理,如采用洗消、收容、稀释、覆盖等方式减少其危害。7. 采光照明措施作业场所的采光照明应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以减少对工人视力的影响,以及因光线不足、视线不良造成的操作失误。8. 标志安全标志、职业卫生周知卡等现场标志,都能起到警告、警示、提醒、指令等作用,减 少工人的违章或失误,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事故的发生,保护工人的安全和健康。9. 管理措施在管理方面,采取对工人进行各种安全卫生培训、提高工人的素质和技能、 落实责任制、制定各种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等措施,能进一步保证生产的安全和工人的安全与健康。同时, 企业的安全和卫生监督管理职能目前基本都在同一部门或专职、兼职人员身

11、上。因此,安全、卫生管理措施可以互相补充、配合,使企业的安全卫生管理产生效益。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1 总则1.1 为了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规范。1.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1.3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应当由依法取得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评价的方法和要求应当符合职业病防治法及本规范的规定。2职业病危害预评价2.1 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时,建设单位应当向承担评价任务的机构(以下简称评价机构)提供以下资料:1 )建设项目的审批文

12、件;2 )可行性研究资料(含职业卫生专篇);3 )其他有关资料。2.2 评价机构按照准备、评价、报告编制三个阶段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程序见附件1。2.3 准备准备阶段完成以下工作:1 )对建设单位的总平面布置、工艺流程、设备布局、卫生防护措施、组织管理等,进行初步工程分析;2)筛选重点评价因子,确定评价单元;3)编制预评价方案。预评价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建设项目概况; 预评价目的、依据、类别、标准等; 建设项目工程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内容和方法; 预评价工作的组织、经费、计划安排。2.4 评价评价阶段完成以下工作:1 )工程分析;2 )职业卫生调查;3)职业危害因素定性、定量

13、分析和评价。2.4.1 工程分析工程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建设项目基本,包括建设地点、性质、规模、总投资、设计能力、劳动定员等;2 )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技术路线等;3 )生产过程拟使用的原料、辅料、中间晶、产品名称、用量或产量,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主要生产设备,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部位、存在形态,生产设备机械化或自动化程度、密闭化程度;4)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备及应急救援设施;5)拟配置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6)拟设置的卫生设施;7)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转贴2.4.2 职业卫生调查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等技术资料不能满足评价需求时,应当进一步收集有关资料,进行类比

14、调查。2.4.2.1 收集资料对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建设项目,应收集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前运行期间的职业病危害监测、健康监护、职业病危害评价等资料。2.4.2.2 类比调查对新建建设项目,应选择同类生产企业进行类比调查,内容如下:1 )选址同类建设单位自投入使用以来,其选址与国家现行卫生法律、法规的协调情况。2)总平面布置同类建设单位工作区、生活区、居住区、废弃物处理、辅助用地的分布,尤其是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场所布置、运行、相互之间的影响情况。3)职业病危害现状同类建设单位职业病因素种类、性质,近年来工作场所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平均浓度(强度)。4)职业病防护设备同类建设单位防毒、防

15、尘、防高温、防寒、防湿、防噪声、防振动、防电离和非电离辐射等各类防护设施配置和运行效果。护耳用品、防护口罩、防护服、 急救箱等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配置和使用情况。休息室、卫生间、洗眼器、喷淋装置等卫生设施的配置、使用情况。5)职业病发病情况同类建设单位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发生的情况,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案例(包括原因、过程、抢救、整改措施)。6 )组织管理同类建设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人员设置。7)专项经费同类建设单位职业病防护设备建设和运行经费投入情况。2.4.3 分析和评价243.1 评价依据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等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主要评价标准见附件 2。采用评价标准时应注意引用标准的最新版本。2.4.3.2 评价方法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特点,采用检查表法、类比法与定量分级法相结合原则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1 )检查表法依据评价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