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工艺主要控制方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2889797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成氨工艺主要控制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合成氨工艺主要控制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合成氨工艺主要控制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成氨工艺主要控制方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成氨工艺主要控制方案(一)造气工段控制工艺简介:固定床间歇气化法生产水煤气过程是以无烟煤为原料,周期循环操作,在每一循 环时间里具体分为五个阶段;(1)吹风阶段约37s; (2)上吹阶段约39s; (3)下吹 阶段约56s; (4)二上吹阶段约12s; (5)吹净阶段约6s.1、吹风阶段此阶段是为了提高炉温为制气作准备的。这一阶段时间的长短决定炉温的高低, 时间过长,炉温过高;时间过短,炉温偏低并且都影响发气量,炉温主要由这一 阶段控制。般工艺要求此阶段的操作时间约为整个循环周期的18%左右。2、上吹加氮制气阶段在此阶段是将水蒸汽和空气同时加入。空气的加入增加了气体中的氮气含量,是 调节H2

2、/N2的主要手段。但是为了保证造气炉的安全该段时间最多不超过整个循环周 期的26%。3、上吹制气阶段该阶段与上吹加氯制气总时间为整个循环的32%,随着上吹制气的进行下部炉 温逐渐下降,为了保证炉况和提高发气量,在此阶段蒸汽的流量最好能得以控制。4、下吹制气阶段为了充分地利用炉顶部高温、提高发气量,下吹制气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这 段时间约占整个循环的40%左右。5、二次上吹阶段为了确保生产安全,造气炉再度进行吹风升温之前,须把下吹制气时留在炉底及 下部管道中的半水煤气吹净以防不测,故进行第二次上映。这段时间约占7%左右。6、吹净阶段这段时间主要是回收上行煤气管线及设备内的半水煤气。约占整个循环

3、的3%。 该阶段是由吹风管路送风,该段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H2/N2.该控制系统是一个较复杂的时变、间歇、非线性、大滞后控制系统。故将该系统 设计为串级控制。造气炉的工作方式分为开车、停车、正常造气、升温和制惰等五种方式。每台造 气炉需要控制15个电磁阀,为了防止多台炉同时进入吹风阶段而引起争风抢汽 观象,各台炉之间必须进行吹风排队顺序控制。控制方案:1、造气工段H2/N2控制方案 造气工段是通过加减氮操作来进行氢氮比控制的,而加减氮操作又是通过调节上 下吹加氮时间和吹风回收时间来实现的,因此,该控制系统最终得到的控制量要 转化为上下吹加氮时间或吹风回收时间。本系统的氢氮比控制采用调节吹风回收

4、时间来实现。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影响氢氮比的主要干扰来源是造气、脱硫两个环节,这部 分仅有较小的滞后,所以对脱硫制氢采用PID闭环控制和较高的采样频率,这 是控制的内环。然后将造气脱硫与变换、脱碳、精炼及合成组成一个广义外环, 采用预测控制进行控制,这是控制的外环。可选作控制量的参数有:脱硫氢、变 换氢、补充氢和循环氢,这四个氢值之间的波动有一个时间差,脱硫氢到变换氢 大约有5min,变换氢到补充氢大约有15min,再由补充氢到循环氢又有20min, 而且补充氢与循环氢之间存在积分关系,补充氢中氢氮比的微小变化就会造成循 环氢中氢的增加与减小,即稳定的补充氢并不能保证循环氢的稳定。而循环氢是

5、生产过程最终阶段的信号,所以采用循环氢作为主调节参数,并选择脱硫氢作为 副调参数,以克服循环氢巨大的滞后。2、H2/N2调节方法采用改变加氮空气量的方法调节H2/N2,在上吹和下吹阶段设置用/否加氮软手 动开关决定是否启用加氮空气,同时采用上/下加氮调节阀来改变加氮空气量, 其次可以通过调整吹净时间的方法来调整H2 / N2,同时还采用打吹净软开关确定在吹风阶段是否 提前关闭烟囱阀,以辅助调节H2/N2.(三)CO变换工段控制中温变换护的正常操作应该是将各段催化剂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以充 分发挥催化剂的活性。同时用最低的蒸汽消耗实现最高的CO变换率。影响中变 炉催化剂床层温度变化的因素很

6、多,如蒸汽的加入量、蒸汽的温度、进入催化剂 前反应气体的温度、反应气体的组成以及生产负荷等。该工段主要的控制系统主要有:中变炉入口温度定值控制,入中变护蒸汽流量定 值控制,入中变沪中段蒸汽流量定值控制,中变炉下段温度控制等。(六)氨合成工段控制在合成氨生产中,合成塔人塔气体的氢气与氮气的比例是工艺上一个极为重要的 控制指标。氢氯比合格率对于全厂生产系统的稳定、提高产量和降低原料及能源 消耗起着重要作用,氢氮比的过高或过低,都会直接影响合成效率,导致合成系 统超压放空,使合成氨产量减少,消耗增加。但合成氨氢氮比对象是一个纯滞后 和容积滞后大,无自衡能力和时变的工艺过程,所以氢氮比控制是氨合成工段的主要 控制对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