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检岗上培训教材(行车公辅电气)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2883755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2.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点检岗上培训教材(行车公辅电气)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点检岗上培训教材(行车公辅电气)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点检岗上培训教材(行车公辅电气)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检岗上培训教材(行车公辅电气)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点检岗上培训教材(行车公辅电气)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点检岗上培训教材(行车公辅电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点检岗上培训教材(行车公辅电气)(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点检岗上培训教材目录第一章、点检实务- 3 -第二章、岗位安全规程- 7 -第三章、设备基础知识及点检维修注意事项- 11 -第四章、异常作业案例- 25 -第五章、操作点检注意事项- 37 -第一章、点检实务一. 点检定修制 宝钢五制配套指“以计划值为目标、作业长制为中心、标准化作业为准绳、设备点检定修制为重点、自主管理活动为基础”等基层管理模式,其中“设备点检定修制”是确保设备状态稳定和设备维修费用合理投入的关键。点检定修制的实质就是以预防检修为基础,以点检为核心的全员维修制,这套设备维修管理方式的核心内容是点检和定修,为此,我们统称点检定修制。 点检定修制的主要特点是:倾向性管理;坚持预

2、防为主;建立四大标准;建立以点检为核心的管理体制;管理目标集中;突出为生产服务的观念;实行全员管理;采用PDCA工作法;坚持安全第一;员工技能的多样化。1.1. 设备点检制1.1.1. 点检定义:为了维持生产设备原有的性能,过用人的五感(视、听、嗅、味、触)或简单的工具仪器,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和方法对设备上的某一规定部位进行有无异常的预防性周密检查的过程,以使设备的隐患和缺陷能够得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处理,这样的设备检查称为点检。1.1.2. 点检的目的:通过对设备周期性检查、诊断预先发现设备的不良隐患制定恢复(改善)状态计划。1.1.3. 点检管理的五要素: l 制定点检标准:按“定点

3、、定法、定标、定期、定人”的五定要求制定。 l 编制点检计划:为平衡工作量,避免点检项目的遗漏,由点检员根据点检标准中的周期合理安排点检计划。点检计划按周期、点检方法等有多种分类,例如点检检查计划、短周期点检计划、长周期点检计划、倾向精密点检计划、给油脂计划等等。l 确定点检路线:为避免点检的漏项和所经过的途径重复,预先计划好实施点检时的最佳途径,编制点检路线图,以提高点检的效率。 l 实施点检作业:在实施点检作业时,每个点检员应做到认真点检,一丝不苟,不轻易放过任何异常迹象,认真进行分析处理并做好点检异常的记录。l 点检实绩管理:点检管理中最关键的要素是对点检实绩进行分析,切实掌握设备状态及

4、劣化发展的趋势,确保检修、备件计划的编制更合理,维修费用的投入更有效。点检管理就是采用PDCA工作方法来推进点检员自身素质提高和工作经验的积累,从而推动点检效率的不断提升。PDCA循环主要包括四个阶段: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1.1.4. 点检的工作职责l 所管辖区域设备的直接责任者;l 对设备的编码、四大标准、工时、定额等基础资料进行维护完善;l 合理安排点检计划,认真点检作业,指导督促、检查操作工,设备运行人员的点检维护业务;l 有异常或发生故障时及时处理,措施得当;l 合理安排日、定、年修检修计划,负责检修项目全过程施工管理;l 各类维修

5、实绩完整,及时并准确登录;l 实施倾向管理,及时掌控设备的劣化程度,并采取合理的维修方式;l 参与实施精密点检,并推进设备状态受控点工作。 1.1.5. 点检的分类 按点检种类可分为良否点检与倾向点检。l 良否点检:只检查设备的好坏,即对劣化程度的检查以判断设备的维修时间;l 倾向点检:通常用于突发故障型设备的点检,对这些设备进行劣化倾向性检查,并进行倾向管理,预测维修时间或更换周期。 按点检按条件分为解体检查与非解体检查。l 解体点检:利用在线(定年修机会)或离线检修(备件修复)的方法,把设备拆开,对设备内部的劣化倾向或磨损情况进行检查,例如对电机内部线圈的检查。 l 非解体点检:无需解体的

6、设备外观检查。 根据点检的周期和方法包括日常点检、定期点检和精密点检。l 日常点检日常点检是最基本的检查,通常在设备运转中或运转前后,点检人员靠五感对设备进行短时间的外观点检,及时发现各种异常现象,如振动、异音、发热、松动、损伤、腐蚀、异味、泄漏等,以防止或避免设备在不正常状态下工作,点检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周。l 定期点检 定期点检是在设备尚未发生故障之前进行的点检,以达到及早发现异常,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的一种手段。除依靠人体器官感觉外,还使用简易的测量仪器,有时还要进行停机解体检查。l 精密点检用精密仪器、仪表对设备进行综合性测试调查,或在不解体的情况下运用诊断技术,即用特殊仪器、工具或特殊

7、方法测定振动、应力、温升、电流、电压等物理量,通过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定量地确定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劣化倾向程度,以判断其修理和调整的必要性,点检周期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而定。1.1.6. 点检内容 日常点检内容及方法日常点检是检查与掌握设备的压力、温度、流量、电流、电压、泄漏、给脂状况、异音、振动、龟裂(折损)、磨损、松弛等要素。 设备定期点检的内容1) 设备的非解体定期检查;2) 设备解体检查; 3) 劣化倾向管理; 定义:为了把握对象设备的劣化倾向程度和减损量的变化趋势,必须对其故障参数进行观察,实施定量的劣化量测定,对设备劣化的定量数据进行管理,并对劣化的原因、部位进行分析,以控制对象

8、设备的劣化倾向,从而预知其试用寿命,最经济地进行维修。 在实施方法上,大致可分为如下四个步骤:l 确定项目即选定对象设备;l 制订计划倾向检查管理表;l 实施与记录即根据数据统计作出曲线;l 分析与对策预测更换和修理周期,提出改善方案。4)精密点检;5) 油箱油脂的定期成分分析及更换、添加;6) 零部件更换,劣化部位的修复。1.1.7. 点检管理的五定l 定点要详细设定设备应检查的部位、项目及内容,做到有目的、有方向地实施点检作业。l 定法对检查项目制订明确的检查方法,即采用“五官”判别,还是借助于简单的工具、仪器进行判别。l 定标即制订标准,作为衡量和判别检查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据。l 定期制订

9、此检周期,按设备重要程度、检查部位是否重点等。l 定人制订点检项目的实施人员(生产、点检、专业技术人员等)1.1.8. 设备点检要求五定l 定点记录:通过不断积累(量化管理),找出设备状态的内在规律。l 定标处理:坚持标准要求,发现问题,按标准处理。l 定期分析:点检记录周分析,月分析,重点设备定期分析,每年有系统汇报。l 定项设计:查出问题,需要改进的,规定计划项目,定期改进。l 定人改进:改进项目。从设计、改进、评价、再改进的全过程都要有专人负责,保持系统性、连续性。1.1.9. 点检管理四大标准 点检就是把设备可能发生劣化和故障的部位设定若干个点,明确规定出维修管理值即检查标准值、点检周

10、期和点检方法等,并指定点检人员,就是实行定点、定标、定期、定法、定人,形成了一套维修标准体系,它包括维修技术标准、点检标准、给油脂标准、维修作业标准,是我们贯彻执行点检定修制的技术基础和依据。l 维修技术标准:规定设备各部位(点)的维修管理值,如温度、压力、流量、电流、电压、尺寸工程等允许值和检查方法。l 设备点检标准:规定设备各部位的点检项目、点检内容、点检周期、判定标准值、点检方法、点检分工,以及在什么状态下进行点检等。l 给油脂标准:规定设备给油脂部位、给油脂周期、方法、分工、油脂的品种、规格、数量及检验周期。l 维修作业标准。1.2. 设备定修制所谓定修制就是一种生产设备组织计划检修的

11、基本形式,是以设备的实际技术状况为基础而制定出来的一种检修管理制度。其目的是为了能安全、经济、高效率地进行检修,以防止检修时间的延长而影响生产。1)编制检修模型2)编制检修计划:把所有生产作业线分为两大类,即它的停机对全厂生产计划的完成有影响的称为主作业线,没有影响的称为辅助作业线。同时按施工管理模式将检修分为日修、定修、年修、抢修。定(年)修与全厂生产计划关系重大,故定修计划是全厂生产计划的重要内容。(1) 日修:不需要在主作业线停产条件下进行的计划检修称为日修。日修计划的来源为点检计划和设备隐患的内容等。日修不影响全厂生产计划,可在平日实施。日修计划由点检员提前 1周编制;(2) 定修:凡

12、必须在主作业线停产条件下进行的,或对主作业线生产有重大影响的设备,按年度设定的周期进行的计划检修称为定修。定修的日期是固定的,每次定修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定修计划的来源为周期管理项目、劣化倾向管理项目、点检结果、设备生产安全改善、技改项目、上次检修遗留项目等。定修计划由点检组长提前1020天编制;(3) 年修:一年或更长时间安排一次,且连续停产若干天进行的定期检修称为年修。年修计划的来源同定修。年修时间一般为815天(部分可超过15天)。年修计划由点检组长提前60天编写;(4) 抢修:为排除主作业线或对主作业线有重大影响的设备故障(事故)所进行的检修称为抢修。 3)对检修工程实行标准化程序

13、管理 (1) 要按条件立项,如预定需用的资材或专用工器具是否已经准备妥当,复杂项目的技术方案是否已经确定,检修方是否有能力承担等;(2) 为使维修计划尽可能符合实际,通常定修项目的委托时间为施工前1020天,年修为施工前60天;(3) 检修方接到管理方委托项目后,要进行现场调查和施工前交底,编写“一图两表”(施工网络图、工时工序表、安全确认书),按作业标准做好各项修前准备并返回施工计划表;(4) 定修前2天由管理方召开检修、点检、操作三方参加的定修会,最终确定工程项目、进度以及相互配合事项,并制订出综合进度表;(5) 定修中由管理方召集三方负责人开中间协调会,检查进度,并解决需协调的问题;(6

14、) 定修后3天内由管理方召开三方定修总结会,相互交换意见,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提高定修工作水平。第二章、岗位安全规程一检修安全标准化管理1.1. 安全技术交底 涉及设备信息系统检修安全交底预知的检修作业,按检修安全技术交底及安全确认事项表填写。(表略)1.2. 高危项目管理要求 对于八大类高危项目:1)高处作业;2)易燃易爆作业;3)高压设备带电检修作业;4)有毒有害作业;5)清仓作业;6)带压设施作业;7)密闭容器内作业;8)运转设备作业等,必须重点编制安全作业方案,认真向作业人员安全交底。根据项目危险源辨识及设备点检员委托要求,编制相关安全防范措施,并在实施过程中逐项进行落实。 检修单位接到

15、项目委托单后,经现场调查、安全交底,对工程的危险源、危害因素或安全要点逐项确认,并填写安全确认书,检修安全“三方确认”即操作方、点检方、检修方的项目负责人三方必须到场确认,并在安全确认书上签名。1.3. 安全联络挂牌 在设备检修中,为搞好安全管理,加强协作配合,进行三方(操作方、点检方、检修方)联络确认,实行挂牌的程序,称之为安全联络挂牌。1)设备检修执行三方确认挂牌制度。2)三方安全联络挂牌工作,由点检方负责组织。安全联络挂牌,必须三方同时在场执行。3)三方挂牌后,必须贴上“安全封条”。4)检修项目结束后,“生产、点检、检修”三方必须到现场,对各种安全防护措施(装置)进行确认,安全无误后方可试车。5)试车中发现问题应立即停车。确认需要返工时,必须重新进行三方联络挂牌后,方可施工。6)检修工作全部结束后,检修单位必须做到“工完、场地清”。二岗位危险源及安全注意事项2.1. 通用安全注意事项1) 进入现场,必须做好二穿一戴,按点检路线点检。2) 进入现场点检作业中,必须要佩带好电筒及常规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