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1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突破方略(一)古代中国文明新人教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2870770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2021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突破方略(一)古代中国文明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1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突破方略(一)古代中国文明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1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突破方略(一)古代中国文明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1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突破方略(一)古代中国文明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1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突破方略(一)古代中国文明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2021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突破方略(一)古代中国文明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2021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突破方略(一)古代中国文明新人教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苏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突破方略(一)古代中国文明新人教版古代中国文明知识要点时事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开幕。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章节中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专题解读古代中国文明(一)古代政治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巩固王室的统治,春秋末期逐渐瓦解,奴隶制衰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春秋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产生,商鞅变法初步确立君主集权政治制度。秦统一后,建立了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一直沿用至清朝灭亡,历朝历代对君主专制都有所加强科举制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唐宋时期完善;明清时期僵化

2、;1905年(清朝末年),在我国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被宣布废除(二)古代经济农业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得到广泛应用。西汉时期出现了新的播种工具耧车。唐朝时期又发明了曲辕犁和筒车。宋朝引进高产量的占城稻。明朝引进了玉米和马铃薯等开始在中国种植手工业以瓷器和丝绸享誉世界。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商业唐朝都市兴盛,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北宋时商业城市内有娱乐贸易场所“瓦子”,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国经济重心由北向南移动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东汉末年到东晋初年,唐代中叶

3、到五代十国,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北方民众多次大规模地向南迁徙,既给南方带来一定人口压力,也为南方社会经济的开发与进步创造了条件和机遇。至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三)古代科技青铜工艺司母戊鼎出土于殷墟(今河南安阳)的司(后)母戊鼎反映出商代青铜冶铸业达到极高水平,同时也对考古学和历史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科学著作齐民要术北朝时期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水经注北魏杰出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代表了当时地理学著作的最高水平天工开物明末著名科学家宋应星所著,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

4、全书”建筑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都江堰长城秦长城秦始皇时修建,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史称“万里长城”明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多公里作用长城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代表,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大运河隋炀帝时开通,它的开通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元朝时期“截弯改直”,沟通了南北,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隋朝大运河赵州桥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赵州桥故宫即紫禁城,明清两朝皇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

5、群。是我国古代城市建筑和宫殿建筑的典型风格,其以中轴为对称,是和谐思想的体现故宫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早期出现用麻做的纸,东汉时期由蔡伦改进,被称为“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是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印刷术中国隋唐时期已出现雕版印刷,北宋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改变了欧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毕升指南针战国时出现“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并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

6、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罗盘针火药唐朝末年开始应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人类的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四)古代思想文化汉字的演变甲骨文(商)、金文(商、周)小篆(周、秦、汉)隶书(秦汉)楷书(两汉)行书、草书(两汉)。汉字演变总体趋势是由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甲骨文思想孔子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以“礼”治国;教育上: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文化上:编成春秋一书孔子老子代表作道德经,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百家争鸣学派代表人儒家孟子认为“

7、民贵君轻”,主张“仁政”;反对一切战争。著有孟子道家庄子“道法自然”,人应该与自然和谐发展。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著有墨子法家韩非主张改革,反对儒家的仁政,提倡法治。著有韩非子兵家孙武主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著有孙子兵法等文学唐诗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成就最高的诗人是“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白居易宋词词是宋代的主要文学形式。杰出的词人有北宋的豪放派词人苏轼;两宋之交的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南宋的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等明清小说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代表作品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史学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黄帝至汉武

8、帝时期的历史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编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叙述了战国至五代的历史书法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东晋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兰亭集序(摹本局部)绘画魏晋时期东晋的顾恺之是其中的代表,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清明上河图(局部)雕塑秦汉杰出代表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四个兵俑魏晋南北朝最著名的有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隋唐最著名的是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龙门石窟佛像专题训

9、练1.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汉武帝实行“郡国并行制和内外朝制”;孝文帝“采用汉制,习儒家经典”;武则天“设武举、开殿试”;清雍正“以军机处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历代帝王这样做的目的是A为了政治改革的顺利进行 B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C为了预防官员的贪污腐败 D为了彰显皇帝的特权地位2.右图是2016年5月中国邮政发行“二十四节气”(中国文明的独特贡献)特种邮票中的两张,这两张邮票最能直接体现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A刀耕火种 B铁犁牛耕 C耕织结合 D农商皆本3.右图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图中出现甲、乙所示状况分别与什么现象有关?A百家争鸣,焚书坑儒 B焚书

10、坑儒,独尊儒术C百家争鸣,独尊儒术 D焚书坑儒,八股取士4.由于参加科举考试需要巨大的投入,一些家族常常聚资支持子弟读书,以求光宗耀祖。到明朝时南方人在科举考试中逐渐占有优势。造成这种南北不平衡的原因是A朝廷有意打压北方读书人 B北方人重视务农,对科举考试热情不高C经济重心南移 D南方人更聪明,更容易考中5.下列对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描述准确的是选项时间情况描述A西汉书法开始成为一门艺术B魏晋篆书、隶书转化为楷书C唐朝柳公权是成就最大的书法家D宋元雄浑敦厚的草书盛行AA BB CC DD6.关于英文称呼中国国名为“China”的来历,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来源于瓷器,因为在英语中,中国的瓷器都是“Chi

11、na”;也有人把“China”与丝绸联系在一起。这主要反映出古代中国A是世界政治经济中心 B手工业技术发达C与英国贸易往来繁盛 D对世界影响巨大7.如果在一部反映秦朝历史的电视剧中,有这样两个镜头:皇帝餐桌上的果盘里摆有石榴、葡萄等水果;皇帝在批阅竹木简奏章。从史实来看A都正确 B都错误 C正确,错误 D错误,正确8.中国的汉字构型独特,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为富于个性化的书法艺术创造了条件。根据下面图片提示的相关信息,书法成为一门艺术的原因有 图1 商甲骨文 图2 秦小篆 图3 居延汉简 图4 西汉纸本地图 图5 兰亭集序汉字的演变与成熟 历代统治者的推崇 造纸术的发明 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

12、A B C D9.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A夏商周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 B秦汉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明清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10.以下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中央机构设置情况。其中,属于秦朝的是 A B C D11.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成就辉煌。为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致它可以名之为“革命”。 剑桥中国秦汉史朝代产量(市斤)

13、两汉140唐154宋185(1)秦的最大“成就”是什么?为巩固这一成就,秦还实施了哪些革命性措施?(5分)材料二 中国古代粮食平均亩产量(市亩) (摘编自中国经济通史)(2)上表中宋代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这一时期,商业高度繁荣,纸币出现,请写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名称。(3分)材料三 欧洲著名城市规划家罗斯穆森认为“整个北京城乃是世界的奇观之一,它的(平面布局)匀称而明朗,是一个卓越的纪念物,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七年级下册(3)除北京城外,列举我国古代工程领域另外两项“世界的奇观”。(2分)材料四 现代世界文明赖以建立的基本发明创造,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曾经改变了世界。直到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坦普尔中国发明创造的国度(4)“改变了世界”的中国发明有哪些?(2分)参考答案1-10 BCBCD BDBCA11.(1)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