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北京的春节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287046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北京的春节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6北京的春节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6北京的春节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6北京的春节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6北京的春节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北京的春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北京的春节(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6北京的春节授课时数2课时时间2009年 3 月 10 日设计要素设计内容教学内容分析 这篇课文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文章平实洗练的语言将老北京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语言简洁生动,字里行间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年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展现了一幅淳厚悠远、极具特色的民俗情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过程与方法1、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叙述和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文章语言的特色,感悟作者热爱春节文化的

2、思想感情。2、自主阅读,讨论交流,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3、抓住各段的总起句、中心句,从整体上把握内容,理清写作思路。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激发探究中华传统文化的欲望与兴趣。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虽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然而对于老北京人怎样过春节,老北京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所限,知道的比较少,理解起来相对有一定的困难。但对于春节这一传统民俗节日,学生比较熟悉,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又很喜欢,因此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时可从学生自己过春节的经验谈起,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课堂教学设计表教学分析教学重点了解

3、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学难点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内容,品读写的最详细的部分,感受文章的表达方法。教学策略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学资源 教科书、教学用书、图片、网上搜集资料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北京的春节独特的民俗文化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热闹喜庆团圆祥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媒体使用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播放动漫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

4、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说说你的感受。3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1、描述过节的情景,回味热闹的气氛。2、齐读童谣。3、饶有兴致地谈谈自己对童谣的理解。4、了解作者老舍的资料。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播放动漫童谣)以童谣激趣,使学生对北京的春节产生好奇。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布置学习任务: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同

5、桌间互读检查。2请13名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3交流汇报,老师相机板书。4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1、带者要求自读课文,梳理字词,勾画词语。2、朗读课文,读准子音。3、明确:按时间顺序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4、自由发言,如热闹、喜庆、忙乱等。梳理日期,初步感受作者按时间顺序进行有序描述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媒体使用三、交流探讨,感受年味1、启发读书: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

6、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看看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2、小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汇报(1)有谁从文字中品出了爆竹的味道?(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你从哪里可以品出来?(3)年的味道是开心的味道,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人们的快乐呢?1、小组内交流相关段落,感受年的味道。 2、汇报从文字中品出的年的味道。(1)朗读感受描写爆竹的文字(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二件大事就是买爆竹;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天一擦黑,鞭炮就响起来;除夕鞭炮声日夜不绝;正月初一,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正月初一元宵节,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在家有声有光地玩耍。)(2)找读文中描写有关饮食的语

7、句(腊八粥、腊八蒜;杂拦儿;二十三,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准备充足;除夕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在北京,家家过年时都吃饺子;正月十五,这一天,大家必须吃元宵啊。),说说体会(充足、丰盛)。(3)正月初一逛庙会,元宵节的灯会。体会人们的轻闲、娱乐、高兴的心态。(4)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文中大人、小孩的快乐。让学生由文本走进整个春节的系列活动,去感受地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无味杂陈,品味年的味道。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媒体使用一、复习导入,重温过年的热闹气氛1、除夕过后,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节到了。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当然是赏灯。正如一首诗中所写

8、的那样:满城灯火耀街红,弦管笙歌到处同。真是升平良夜景,万家楼阁月明中。1听歌曲恭喜,回顾除夕。重温过年的热闹气氛。二、走进元宵节,赏万家灯火1、如果说除夕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热闹,那么元宵节的灯会则是全民同庆的狂欢。认真默读第1112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灯特别的多。2、想象一下,如果你走进了老北京的元宵灯市,都会看到什么灯。3、通过朗读,把灯的多和人的高兴表现出来。学生汇报:灯的数量多: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要挂出几百盏灯来。灯的种类多:“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请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尽可能展开想像。 结合生活体验,深入走进北京人的春节,感受浓浓的民风民俗。三、领悟表

9、达特点1、快速浏览课文,从哪儿能体会到作者对年文化的热爱。2、作者是怎样使春节这一民俗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3、对比写法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中两段关于春节习俗的描写,与课文的相关部分比较一下,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发。1、引导学生从具体语句中,感受老舍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平易简约而又颇有些幽默的“口语化”语言之中。2、一是按时间顺序来有条理地写春节,二是有详有略,对于春节中的高潮部分进行详细描写,而其他部分则简略介绍,使我们对通宵达旦的除夕和张灯结彩的元宵节,留下了非常深刻地的印象。体会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积累技巧,增强写作技巧。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媒体使用四、作业设计以“春节”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教学设计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