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2870088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红灯停 绿灯行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歌曲红眼睛绿眼睛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2、了解小学生常见的行为规范。3、能在心里默唱红眼睛绿眼睛的歌曲片断。教学重点与难点:引导和训练学生具有稳定的内心节奏感以及用心歌唱的能力,具体表现在能准确的休止和接唱,尤其是在领唱与齐唱歌曲中,能与同学合作,和谐、完整的表现音乐。如何由有声的演唱过渡到“无声的”演唱,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内心节奏的目的,以及在演唱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听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1、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学是采用什么交通方式到学校的?生:走路、坐公共汽车、骑自行车、家长开车送等等。2、 师:在城市的街道和公路上行

2、走,应注意行人靠右,大人带着,走人行横道,注意看车,看红绿灯信号等等。在城市交通里,红绿灯是警察的帮手,与警察共同指挥交通秩序,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通行。红灯和绿灯各有不同的作用,例如,红灯亮时,车辆行人停止通行,绿灯亮时,车辆行人可以通行。3、 听音乐,做游戏。找一名同学手拿一张红纸牌和一张绿纸牌,听教师唱歌,教师唱到“红灯红,红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停一停”时,生举红牌,唱到“绿灯绿,绿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向前进”时,同学举起绿牌子。4、 跟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跟老师一边唱一边举牌子。请一名同学做警察举牌,其他同学边唱边扮演行人和车辆,看见红灯停止做动作,看见绿灯继续行走。二、看图表

3、、作判断,选择放声歌唱与心里默唱。1、 请一位同学做警察举牌子,举红灯时,教师在心里默唱,举绿灯时,教师大声歌唱。教师做警察举牌子,学生们默唱或放声唱。2、 看图表,选择大声唱或心里默唱。足球场上,如果球员违反了比赛的规则,裁判就要对球员亮红牌,禁止他继续参加比赛。在生活中,违反了公共道德规范的行为同样是需要禁止的。教师请同学们做裁判,对人们的日常行为作出裁判。 教师将红绿纸牌换成画有吸烟、鸣喇叭、走人行横道、废品扔到垃圾箱等图案的标志,请学生们自己判断,哪些行为是应禁止的,需要亮红灯;哪些行为是值得提倡的,需要亮绿灯。然后请同学们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或行为表现出来。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认识四份休止

4、符,有节奏的念儿歌做个好娃娃,用打击乐器领奏、合奏。教学目标:1、感受和认识四份休止符。2、按节奏念儿歌。3、演奏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游戏二、学念儿歌。1、 教师一拍一拍的有节奏的出示绿牌、红牌,指导学生看见绿牌念“ga”,看见红牌念”m”,模仿鸭子交出声或不叫出声。2、 请学生将鸭子的声音换成其它动物的叫声,如青蛙、小鸡、猪、猫等继续按教师的节奏发声或不发声。3、 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有节奏的出示红牌或绿牌。4、 学生跟教师学念儿歌。三、认识四分休止符1、 音乐中的声音用音符表示,如:一拍x,两拍x 。音乐中的静默用休止符表示,如:一拍休止02、 再用“x”替代绿牌

5、,用“0”替代红牌,看着节奏谱,念儿歌。四、打击乐器演奏1、 请学生用一件打击乐器替代一种动物的叫声,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判断。如:碰铃与小黑鸡,双向筒与小青蛙,铃鼓与小白猪,三角铁与小花鸡,响板与小黄鸭等,可以有多种方案。2、 边念儿歌边用打击乐器伴奏3、 将学生分组,一部分学生念儿歌,一部分学生担任齐奏与领奏4、 换一种节奏演奏打击乐器。如:xx x 0 0 xx xx xx x x x xx 0 5、 请同学自己设计节奏并表演。五、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1、 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2、 找找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3、 演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在四分休止符出准确休止。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对不起没关系教

6、学目标1. 喜欢演唱歌曲“对不起”“没关系”学唱歌曲,并能体会歌曲的寓意2. 练习拍手、点手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节拍感。能基本唱好切分音。3.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准确表现歌曲情绪,并能体会二拍子的特点。(二)教学难点:准确演唱切分节奏及念白教学过程(一)初听歌曲、感受歌曲引言:“我要用一首歌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插入音频:范唱)1. 听内容 过渡语:“歌曲唱了什么呢?”学生活动:听辨范唱、观察曲谱、说说内容。2. 听辨情绪过渡语:“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用了怎样的速度?”学生活动:听辨范唱体会情绪和感受速度。(二)感受二拍子1.感受节拍 学生活动:边听范唱

7、边随教师一起进行划拍练习。教师活动:带领学生进行拍手、点手心的练习。2. 体会二拍子过渡语:“刚刚我们的律动中,是几个动作循环表现的?哪一下儿强?哪下弱呢?” 教师活动:边范唱边做动作,引导学生体会感受学生总结:二拍子的强弱规律3. 再次感受学生活动:随音乐自主律动(三)学唱歌曲 1. 学习歌词(1)念读歌词学生活动:自主按节拍念读歌词,并找到学习难点(2)对比体会教师活动:利用示范帮助学生学习、解决学习难点(切分节奏)(3)完整念读学生活动:按节拍念读歌词2.学唱歌曲(1)学习念白过渡语:“在歌曲中,有的地方不是唱出来的,而是念出来的,听听范唱你能找到吗?”学生活动:找到念白没关系教师总结:

8、这是念白(具体的再找可靠的说法儿)(2)哼唱歌曲学生活动:随歌曲范唱,轻声学唱歌曲。(3)分句学唱教师活动:分句教唱教学提示:注意学生是否能够准确演唱歌曲中的切分节奏,以及对歌曲音准的把握。 (4)完整演唱学生活动: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四)表现歌曲1. 分组演唱学生活动:小组中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准确表现歌曲2. 表演唱学生活动:个别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进行情景再现,其他同学为其演唱歌曲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歌曲小蚂蚁教学目标1、学唱小蚂蚁。2、边唱歌曲边律动。教学过程:一、复习红眼睛绿眼睛二、听教师演唱歌曲小蚂蚁,1、 教师提问:小蚂蚁有什么特征?2、 按节奏熟悉歌词,3、 教师演唱歌曲小蚂蚁,学

9、生根据歌词回答,歌曲赞扬了小蚂蚁什么?4、 教师教唱歌曲。5、 引导学生用动作表演6、加入律动完整学演唱。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小胖胖。教学目的1、学唱歌曲小胖胖。2、自行设计表演动作。3、了解领唱与齐唱这两种演唱形式。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二、教师演唱歌曲小胖胖。1、 教师演唱,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对小胖胖的行为作出判断,举红牌或举绿牌。2、 教师将歌曲中“领唱”与“齐唱”两部分用两种不同的声音演唱,并同时表演两种不同的角色。学生判断歌曲中有几个人物(叙述者与听众)?3、 教师演唱,学生分两组分别表演叙述者与听众两个不同的角色。三、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唱。1、 学生跟老师学唱歌曲。2、 学生一边

10、唱一边自行设计表演动作。3、 学生分两组对唱并表演。四、领唱与齐唱1、 教师唱“领唱”部分,学生唱“齐唱”部分。2、 学生唱“领唱”部分,教师唱“齐唱”部分。3、 学生以多种形式演唱歌曲,领唱、齐唱、对唱等。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春天来了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春之歌2、配乐诗朗诵春天在哪里。教学目标1、能认真聆听乐曲春之歌,感受乐典意境。2、独方或与同学合作,配乐朗诵春天在哪里。3、指导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参与音乐表现。教学过程1、 复习第一单元歌曲。2、 情景导入:引导学生说一说春天的景色。3、 在预先不告诉学生曲名的情况下,播放钢琴独奏春之歌问:这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给你什么感觉?(优美,

11、欢快,)如果让你为该曲命名你会取什么名字?(告诉学生曲名)。4、 启发学生用语言、动作、图画等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5、再次完整聆听。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歌曲小雨沙沙沙2、沙锤和串铃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小雨沙沙沙。2、能说出沙锤和串铃的名称并初步学会演奏方法。3、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教学重点:1、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3、培养学生有表情歌唱的能力,并在学唱歌曲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教学难点:1、用沙锤为歌曲小雨沙沙沙伴奏时,强弱力度可能不易控制。教学过程:1、用教科书上的插图引入歌曲小雨沙沙沙的教学2、听歌曲

12、小雨沙沙沙的录音范唱3、师范唱一遍。4、让学生跟教师模唱曲谱。5、教师朗读歌词,并讲解歌词的内容。6、用听唱法教唱歌曲。7、教师用钢琴分句弹奏旋律,学生分句唱歌词。8、 学生完整的齐唱歌词9、 学生找出歌曲中完全相同的两个乐句,并涂上相同的颜色。10、演示沙锤实物让学生认识沙锤,并演示沙锤的基本演奏方法。11、用教科书上的插图提示沙锤强弱的演奏方法。12由学生自由选择不同的节奏为歌曲伴奏,让学生尝试选择一种最佳的沙锤伴奏方法。13用沙锤为歌曲伴奏,可在歌词“小雨沙沙沙”处加上八分音符节奏型的沙锤演奏。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小雨沙沙沙。2、学习歌曲柳树姑娘。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柳树姑娘。2

13、、感受四三拍歌曲的节拍和韵律特点。教学过程1、复习歌曲小雨沙沙沙,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2、听歌曲柳树姑娘熟悉旋律。3、教师范唱。4、让学生跟教师模唱。6、学生分句唱歌词。7、学生完整的齐唱歌词8、在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随着歌声即兴做动作。9、要求学生背唱这首歌。10、模仿柳枝摆动动作,加入歌曲中,边唱边作。第四课时教学内容1、聆听童声齐唱春天音乐会。2、用打击乐器表现春天音乐会。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聆听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2、培养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3、用人声以及打击乐器来表现春天音乐会,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以及音乐表现能力教学过程1

14、、 复习歌曲柳树姑娘。2、 复习歌曲小雨沙沙沙。3、 初步聆听歌曲。问:歌曲中,有哪些声音参加了春天音乐会的演出,指挥会是谁?(引导关注歌词)4、再次聆听。(引导学生听春雨,春风,春雷,春水的声音)5、学生朗读歌词。(教师解释歌词并讲解春天的自然常识。)6、再次完整聆听春天音乐会。(指导学生设计声声势动作,并随音乐参与表现)7、复听春天音乐会,启发学生用人声以及打击乐器来表现春雨、春雷、春风、春水来临时的景象。教学反思第三单元 音乐中的动物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2、歌曲小动物唱歌。教学目标1、能准确地演唱弱起节奏2、能用歌声、动作表现歌曲情绪。教学重点及难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真挚的情感和自然的歌声表现歌曲。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感受声音的长短与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强“f”弱“p”,并能正确地运用到歌曲演唱之中。每个乐句的弱起。学习四四拍的第一拍是强拍。教学过程:1、 教师课前在黑板上贴上各种动物的图片。2、 教师课先让学生看教科书上的两组插图,并模仿他们的声音。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