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儿童自卑的预防和调整情商EQ家庭教育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2869613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心理:儿童自卑的预防和调整情商EQ家庭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儿童心理:儿童自卑的预防和调整情商EQ家庭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儿童心理:儿童自卑的预防和调整情商EQ家庭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儿童心理:儿童自卑的预防和调整情商EQ家庭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儿童心理:儿童自卑的预防和调整情商EQ家庭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心理:儿童自卑的预防和调整情商EQ家庭教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童心理:儿童自卑的预防和调整-情商EQ-家庭教育- 中国幸福学认为,人的本性是不满足。自卑就是我或者我们的事物不及别人的事物好的不满足感 。 自卑是一种性格缺陷,而一个人的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儿童时代。无疑,自卑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将产生负面影响,更对一个人的身心两方面的正常成长起消极作用。美国儿童心理治疗专家霍夫曼指出:当家长的须关注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自卑心理,一旦发现,应尽早帮忙克服和纠正,以防止随年龄的增长最终形成自卑性格。霍夫曼还认为,自卑儿童往往会表现出如下早期征兆: 长年情绪低落 如果孩子常常无缘无故地郁郁寡欢,那很可能就是自卑心理使然。 过度怕羞儿童,特别是女童略有怕羞纯属正常,但

2、如怕羞过度包括从来不敢面对小朋友唱歌,从来不愿抛头露面,从来不敢接触生人等等,那么可能内心深处隐含有强烈的自卑情绪。 拒绝交朋结友一般来说,正常儿童都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并十分看重友谊,但具自卑心理的孩子绝大多数对交朋结友或兴趣索然,或视为“洪水猛兽。 难以集中注意力自卑感强的儿童在学习或做游戏时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只能短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这是因为“挥之不去的自卑心理在作祟。 经常疑神疑鬼 自卑儿童对家长、教师、小搭档对自己的评论往往十分敏感,特别是对别人的批评,更是感到难以接受,甚至耿耿于怀。长此下去,他们还可能开展到“疑神疑鬼的地步,总无中生有地疑心他人不喜欢或者怪自己。 过分追求褒扬自卑

3、儿童尽管自感“低人一等,但往往又会反常地比正常孩子更追求家长和教师的褒扬,而且可能采用不老实、不适当的方式,如弄虚作假、考试作弊等。 贬低、妒嫉他人 自卑儿童的另一变态反馈是:常常贬低、妒嫉他人,如可能为邻桌受到老师褒扬而咬牙切齿甚至夜不能寐。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他们为减轻自家因自卑而产生心理压力设计的宣泄情绪的渠道,尽管这往往并不奏效。 自暴自弃 占大比例的自卑儿童往往会表现为自暴自弃、不求上进,认为反正自己不行,努力也是白搭。更有甚者,还可能表现出自虐行为,如成心在大街上乱窜,深夜单独外出、生病拒绝求医服药等,似乎刻意让自己处在险境或困境之中。要是遭到家长指责,便以“反正我低人一等作辩白。

4、回避竞争、竞赛虽然有的自卑儿童十分渴望在诸如考试、体育比赛或文娱竞赛中出人头地,但又无一例外地对自己的能力不足必要的自信心,因而断定自己绝不可能获胜。由此,绝大多数自卑儿童都是尽量回避参与任何竞赛,有的虽然在他人的激励下勉强报名参赛,但往往在正式参赛时又会临阵逃脱,甘当“逃兵。 语言叙述较差 据专家所作的统计,高占8成以上的自卑儿童的语言叙述较差。他们或表现为口吃,或表述不连贯,或叙述时不足情感,或词汇贫乏等等。专家们认为,这是因为强烈的自卑感极有可能妨碍了大脑中负责语言学习系统的正常工作之故。 对挫折或疾病难以承受 自卑儿童大多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承受挫折、疾病等消极因素带来的压力,每每即便遇

5、到小小失败或小小疾病便“痛不欲生,有时甚至对诸如搬迁、亲人过世、父母患病等意外都感到难以适从。 自卑,除了消磨一个人的雄心、意志,使他自暴自弃、悲观漏气之外,恐怕不会有什么好作用。当然,看到许多同龄人比自己强,毕竟是一件令人惭愧的事。冷静地反思一下造成自己落后的原因是必要的。自卑,可以说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同时可伴有 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诸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经常遭受失败和挫折,是产生自卑心理的基本原因。一个人经常遭到失败和挫折,其自 信心就会日益减弱,自卑感就会日益严重。自卑的产生会抹杀掉一个人的自信心,本来有足 够的能力去完成学业或工作任务,

6、却因疑心自己而失败,显得处处不行,处处不如别人。由 于自卑的情绪影响到了生活和工作,所以给人的心理、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亦很大。如何预防和调整自卑心理(1)童年教育: 自卑感是幼小时在家庭里就开始形成的,所以幼年期的教育非常重要。做父母的不应对子女寄以超过其实际可能的冀望值,要客观地察看并成认子女的天赋条件。要着重培养其实际能力,因材施教,并设法让他感到心里踏实。成才需要坚决的毅力,应帮忙孩子培养起良好的心理品格。(2)化不利为有利:自卑感既会使人羞怯退缩,也能使人发奋进取。某种意义上,自卑感是走向成功的踏板。发现它,成认它的存在,并设法弥补它,从而到达人生的目标。(3)系列摆脱法:假设是自己不

7、能胜任的事,不要立即强制去做,而是先从较容易人手、获得自信后,再做较为复杂的事,以便一步一步地实现目标。这叫做系列摆脱法。(4)共鸣性理解:对怀有自卑感的人,应摆脱孤立无援、单独苦恼的状态,将自己的困惑向周围人诉说,帮忙分忧解愁,体谅、理解其苦恼心情,争取周围人及家属的“共鸣性理解,对打消自卑感具有良好作用。(5)行为矫正法:要针对自己的弱点制订一个逐步训练的方案,并坚持不懈地执行。如争取在集会上发言,主动接触陌生人;可以预先拟就话题,演练对话,提高语言技巧及社交伎俩。也可察看一下周围的人,察觉别人也不像自己所认为的那样十全十美,对自己又并无歧视之意,也就不再“自惭形秽了。(6)集体心理治疗:对于自卑感的克服,一般心理治疗中的说理开导、分析评价、讲授对策、激励劝慰等,都是用得上的。心理治疗时还把有同样经历的人组织成集体小组,相互慰藉,共同探讨,激励进取,打消自卑。对个人独自难以克服的自卑者,加入这类有组织的自助小组,发展自救心理治疗会有更多裨益。(7)伴同心理障碍的治疗:假设有明显的焦虑、抑郁、失眠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当求医辅用适当药物同时治疗。当自卑感伴同神经衰弱、抑郁症、心身疾病等时,最好短期住院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