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2868952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8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1029批准 20010601实施1 总则101 为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设计与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用落地式(底撑式)单、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与施工,以及水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模板支架的设计与施工。单排脚手架不适用于下列情况:(1) 墙体厚度小于或等于180mm;(2) 建筑物高度超过24m;(3) 空斗砖墙、加气块墙等轻质墙体;(4) 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M1.0的砖墙。103 扣件式钢管脚手

2、架施工前,应按本规范的规定对脚手架结构构件与立杆地基承载力进行设计计算,但在本规范第5.1.5条规定的情况下,相应杆件可不再进行设计计算。104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前,应根据本规范的规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105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脚手架为建筑施工而搭设的上料、堆料与施工作业用的临时结构架。212 单排脚手架(单排架)只有一排立杆,横向水平杆的一端搁置在墙体上的脚手架。213 双排脚手架(双排架)由内外两排立杆和水平杆等构成的脚手架。214 结构脚手架用于砌筑和结构工程施工作业的脚手架。2

3、15 装修脚手架用于装修工程施工作业的脚手架。216 敞开式脚手架仅设有作业层栏杆和挡脚板,无其它遮挡设施的脚手架。217 局部封闭脚手架遮挡面积小于30%的脚手架。218 半封闭脚手架遮挡面积占30%70%的脚手架。219 全封闭脚手架沿脚手架外侧全长和全高封闭的脚手架。2110 模板支架用于支撑模板的、采用脚手架材料搭设的架子。2111 开口型脚手架沿建筑周边非交圈设置的脚手架。2112 封圈型脚手架沿建筑周边交圈设置的脚手架。2113 扣件采用螺栓紧固的扣接连接件。2114 直角扣件用于垂直交叉杆件间连接的扣件。2115 旋转扣件用于平行或斜交杆件间连接的扣件。2116 对接扣件用于杆件

4、对接连接的扣件。2117 防滑扣件根据抗滑要求增设的非连接用途扣件。2118 底座设于立杆底部的垫座。2119 固定底座不能调节支垫高度的底座。2120 可调底座能够调节支垫高度的底座。2121 垫板设于底座下的支承板。2122 立杆脚手架中垂直于水平面的竖向杆件。2123 外立杆双排脚手架中离开墙体一侧的立杆,或单排架立杆。2124 内立杆双排脚手架中贴近墙体一侧的立杆。2125 角杆位于脚手架转角处的立杆。2126 双管立杆两根并列紧靠的立杆。2127 主立杆双管立杆中直接承受顶部荷载的立杆。2128 副立杆双管立杆中分担主立杆荷载的立杆。2129 水平杆脚手架中的水平杆件。2130 纵向

5、水平杆沿脚手架纵向设置的水平杆。2131 横向水平杆沿脚手架横向设置的水平杆。2132 扫地杆贴近地面,连接立杆根部的水平杆。2133 纵向扫地杆沿脚手架纵向设置的扫地杆。2134 横向扫地杆沿脚手架横向设置的扫地杆。2135 连墙件连接脚手架与建筑物的构件。2136 刚性连墙件采用钢管、扣件或预埋件组成的连墙件。2137 柔性连墙件采用钢筋作拉筋构成的连墙件。2138 连墙件间距脚手架相邻连墙件之间的距离。2139 连墙件竖距上下相邻连墙件之间的垂直距离。2140 连墙件横距左右相邻连墙件之间的垂直距离。2141 横向斜撑与双排脚手架内、外立杆或水平杆斜交呈之字形的斜杆。2142 剪刀撑在脚

6、手架外侧面成对设置的交叉斜杆。2143 抛撑与脚手架外侧面斜交的杆件。2144 脚手架高度自立杆底座下皮至架顶栏杆上皮之间的垂直距离。2145 脚手架长度脚手架纵向两端立杆外皮间的水平距离。2146 脚手架宽度双排脚手架横向两侧立杆外皮之间的水平距离,单排脚手架为外立杆外皮至墙面的距离。2147 立杆步距(步)上下水平杆轴线间的距离。2148 立杆间距脚手架相邻立杆之间的轴线距离。2149 立杆纵距(跨)脚手架立杆的纵向间距2150 立杆横距脚手架立杆的横向间距,单排脚手架为外立杆轴线至墙面的距离。2151 主节点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三杆紧靠的扣接点。2152 作业层上人作业的脚手架铺

7、板层。22 符号3 构配件31 钢管311 脚手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 12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2)中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312 脚手架钢管的尺寸应按表3.1.2采用。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宜采用483.5钢管。表3.1.2脚手架钢管尺寸(mm)313 钢管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新、旧钢管的尺寸、表面质量和外形应分别符合本规范第8.1.1、8.1.2条的规定;(2) 钢管上严禁打孔。32 扣件32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采用可锻铸铁制

8、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的规定;采用其它材料制作的扣件,应经试验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使用。322 脚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33 脚手板331 脚手板可采用钢、木、竹材料制作,每块质量不宜大于30kg。332 冲压钢脚手板的材质应符号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其质量与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第8.1.4条1款的规定,并应有防滑措施。333 木脚手板应采用杉木或松木制作,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J 5)中级材质的规定。脚手板厚度不应小于50mm,

9、两端应各设直径为4mm的镀锌钢丝箍两道。334 竹脚手板宜采用由毛竹或楠竹制作的竹串片板、竹笆板。34 连墙件341 连墙杆的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4 荷载41 荷载分类411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可分为永久荷载(恒荷载)与可变荷载(活荷载)。412 永久荷载(恒荷载)可分为:(1) 脚手架结构自重,包括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和扣件等的自重;(2) 构、配件自重,包括脚手板、栏杆、挡脚板、安全网等防护设施的自重。413 可变荷载(活荷载)可分为:(1) 施工荷载,包括作业层上的人员、器具和材料的自重;(2) 风荷载。4

10、2 荷载标准值421 永久荷载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宜按本规范附录A表A1采用;(2) 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与竹串片脚手板自重标准值,应按表4.2.11采用;表4.2.11脚手板自重标准值(3) 栏杆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应按表4.2.12采用。表4.2.12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4) 脚手架上吊挂的安全设施(安全网、苇席、竹笆及帆布等)的荷载应按实际情况采用。422 装修与结构脚手架作业层上的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应按表4.2.2采用;其他用途脚手架的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表4.2.2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注:斜道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不应

11、低于2kN/m2423 作用于脚手架上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wk=0.7zsw0 (4.2.3)式中 wk风荷载标准值(kN/m2);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 9)规定采用;s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按本规范表4.2.4的规定采用;w0基本风压(kN/m2),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 9)的规定采用。424 脚手架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应按表4.2.4的规定采用。表4.2.4脚手架的风荷载体型系数s注:1stw值可将脚手架视为桁架,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 9)表6.3.1第32项和第36项的规定计算;2为挡风系数,=1.2A

12、n/AW,其中An为挡风面积;AW为迎风面积。敞开式单、双排脚手架的值宜按本规范附录A表A3采用。43 荷载效应组合431 设计脚手架的承重构件时,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荷载取其最不利组合进行计算,荷载效应组合宜按表4.3.1采用。表4.3.1荷载效应组合432 在基本风压等于或小于0.35kN/m2的地区,对于仅有栏杆和挡脚板的敞开式脚手架,当每个连墙点覆盖的面积不大于30m2,构造符合本规范第6.4节规定时,验算脚手架立杆的稳定性,可不考虑风荷载作用。5 设计计算51 基本设计规定511 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应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要求,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可只进行下列设计计算

13、:(1) 纵向、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的强度和连接扣件抗滑承载力计算;(2)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3) 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的计算;(4) 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512 计算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与连接强度时,应采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4。513 脚手架中的受弯构件,尚应根据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验算变形。验算构件变形时,应采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的设计值。514 当纵向或横向水平杆的轴线对立杆轴线的偏心距不大于55mm时,立杆稳定性计算中可不考虑此偏心距的影响。515 50m以下的常用敞开式单、双排脚手架,当采用本规范第6.1.1条规定的构造尺寸,且符合本规范表5.1.7注、第6章构造规定时,其相应杆件可不再进行设计计算。但连墙件、立杆地基承载力等仍应根据实际荷载进行设计计算。516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应按表5.1.6采用。表5.1.6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N/mm2)517 扣件、底座的承载力设计值应按表5.1.7采用。表5.1.7扣件、底座的承载力设计值(kN)注: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值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518 受弯构件的挠度不应超过表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