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安全师《安全生产技术》辅导(触电事故预防技术)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2861798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安全师《安全生产技术》辅导(触电事故预防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6安全师《安全生产技术》辅导(触电事故预防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6安全师《安全生产技术》辅导(触电事故预防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6安全师《安全生产技术》辅导(触电事故预防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6安全师《安全生产技术》辅导(触电事故预防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安全师《安全生产技术》辅导(触电事故预防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安全师《安全生产技术》辅导(触电事故预防技术)(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7安全师安全生产技术辅导(触电事故预防技术)2007 安全师安全生产技术辅导(触电事故预防技术) 二、触电事故预防技术(一)直接接触电击预防技术 1. 绝缘 绝缘是用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电气设备的绝缘应符合其相应的电压等级、环境条件和使用条件。电气设备的绝缘不得受潮,表面不得有粉尘、纤维或其他污物,不得有裂纹或放电痕迹,表面光泽不得减退,不得有脆裂、破损 t弹性不得消失运行时不得有异味。绝缘的电气指标主要是绝缘电阻。绝缘电阻用兆欧表测量。任何情况下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 1O并应符合专业标准的规定。 2.屏护 屏护是采用遮栏、护罩、护盖、箱闸等将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屏护装置应有

2、足够的尺寸.应与带电体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遮栏与低压裸导体的距离不应小于 0.m;网眼遮栏与裸导体之间的距离,低压设备不宜小于 0.1m,0kV 设备不宜小于 0。3。屏护装置应安装牢固。金属材料制成的屏护装置应可靠接地(或接零)。遮栏、栅栏应根据需要挂标示牌.遮栏出入口的门上应根据需要安装信号装置和连锁装置.。间距 间距是将可能触及的带电体置于可能触及的范围之外.其安全作用与屏护的安全作用基本相同。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树木之问、带电体与其他设施和设备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均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的大小决定于电压高低、设备类型、环境条件和安装方式等因素。架空线路的间距须考虑气温

3、、风力、覆冰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在低压操作中,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 0。1 m。 在高压作业中,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应满足表4 所列各项最小距离的要求。 表 4 高压作业的最小距离 类 别电压等级/kV 035 无遮栏作业,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之间最小距离 无遮栏作业,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之间最小距离(用绝缘杆操作)m 0.704 1。0 0。6线路作业,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之间最小距离m带电水冲洗。小型喷嘴与带电体之间最小距离m 喷灯或气焊火焰与带电体之间最小距离/m 1。0.41.5 2。5 6 30 不足所列距离时,应装设临时谴栏。 不足所

4、列距离时,邻近线路应当停电 火焰不应喷向带电体在架空线路进行起重工作时,起重机具(包括被吊物)与线路导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可参考表-5 所列数值。表 1-5 起重机具与线路导线的最小距离线路电压/K1 1 3 最小距离/1 2 (二)间接接触电击预防技术 1I系统(保护接地) IT 系统就是保护接地系统。其构成如图 1-7 所示.图中,Ll,L2,3 是相线,N 是中性点,Z 是配电网对地绝缘阻抗,p 是人体电阻,RE是保护接地电阻,IE 是接地电流.所谓接地,就是将设备的某一部位经接地装置与大地紧密连接起来。保护接地的做法是将电气设备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位经接地线、接地体同大地紧

5、密地连接起来;其安全原理是把故障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以内.IT 系统的字母 I 表示配电网不接地或经高阻抗接地,字母 表示电气设备外壳接地。保护接地适用于各种不接地配电网.在这类配电网中,凡由于绝缘损坏或其他原因而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除另有规定外,均应接地。 在380V 不接地低压系统中,一般要求保护接地电阻 RE。当配电变压器或发电机的容量不超过 00V 时,要求 R1. 在 10kV 配电网中 t如果高压设备与低压设备共用接地装置,要求接地电阻不超过0,并满足下式要求: RE10/IE )T 系统 TT 系统如图 18 所示.图中,中性点的接地 RN 叫做工作接地、中性点引出的导线叫

6、做中性线也叫做工作零线。 系统的第一个字母 表示配电网直接接地、第二个字母 T表示电气设备外壳接地。 T系统的接地 RE也能大幅度降低漏电设备上的故障电压,但一般不能降低到安全范围以内.因此,采用 T 系统必须装设漏电保护装置或过电流保护装置,井优先采用前者。 TT 系统主要用于低压用户,即用于未装备配电变压器,从外面引进低压电源的小型用户。 3.T 系统(保护接零) TN 系统相当于传统的保护接零系统。典型的 TN 系统如图17 所示。图中,PE 是保护零线,R 叫做重复接地.T 系统中的字母N 表示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配电网中性点之间,亦即与保护零线之间紧密连接。保护接零

7、的安全原理是当某相带电部分碰连设备外壳时,形成该相对零线的单相短路;短路电流促使线路上的短路保护元件迅速动作,从而把故障设备电源断开,消除电击危险。虽然保护接零也能降低漏电设备上的故障电压,但一般不能降低到安全范围以内。其第一位的安全作用是迅速切断电源。 TN系统分为TN-,TNC-S,N 三种类型。如图 1 所示,TN 系统是E线与 N 线完全分开的系统;TNC-S 系统是干线部分的前一段 PE 线与 N线共用为 PN 线,后一段E 线与 N 线分开的系统;N-C 系统是干线部分 线与 线完全共用的系统。应当注意,支线部分的 PE 线是不能与 N线共用的. N 系统的安全性能最好。有爆炸危险

8、环境、火灾危险性大的环境及其他安全要求高的场所应采用TNS 系统;厂内低压配电的场所及民用楼房应采用 NCS系统;触电危险性小、用电设备简单的场合可采用TC 系统。保护接零用于用户装有配电变压器的,且其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的 22/V三相四线配电网。 应用保护接零应注意下列安全要求. ()在同一接零系统中,一般不允许部分或个别设备只接地、不接零的做法;否则,当接地的设备漏电时,该接地设备及其他接零设备都可能带有危险的对地电压。如确有困难,个别设备无法接零而只能接地时,则该设备必须安装漏电保护装置。(2)重复接地合格。重复接地指零线上除工作接地以外的其他点的再次接地。重复接地的安全作用是减轻PE线

9、和 EN线断开或接触不良的危险性,进一步降低漏电设备对地电压,改善架空线路的防雷性能和缩短祸电故障持续时间.电缆或架空线路引入车间或大型建筑物处,配电线路的最远端及每 1 km 处,高低压线路同杆架设时共同敷设的两端应作重复接地.每一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不得超过 10;在低压工作接地的接地电阻允许不超过 10的场合,每一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允许不超过 30,但不得少于 3处. (3)发生对 PE线的单相短路时能迅速切断电源。对于相线对地电压 20v 的TN 系统,手持式电气设备和移动式电气设备末端线路或插座回路的短路保护元件应保证故障持续时间不超过 0。 s;配电线路或固定式电气设备的末端线路应保

10、证故障持续时间不超过5s。(4)工作接地合格。工作接地的主要作用是减轻各种过电压的危险.工作接地的接地电阻一般不应超过 ,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允许放宽至不超过 。 (5)PE 和P线上不得安装单极开关和熔断器;PE线和PE 线应有防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的措施;E 线支线不得串联连接,即不得用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作为保护导体(6)保护导体截面面积合格。当 PE 线与相线材料相同时,PE 线可以按表 15选取除应采用电缆芯线或金属护套作保护线者外, 有机械防护的 PE 线不得小于 25 m,没有机械防护的不得小于 4 mm.铜质 E线截面积不得小于 10 m2,铝质的不得小于 6 mm2,如系电缆芯线,则不得小于 4 mm (7)等电位联结。等电位联结指保护导体与建筑物的金属结构、生产用的金属装备以及允许用作保护线的金属管道等用于其他目的的不带电导体之间的联结。等电位联结的组成如图 11 所示。有条件的场所应做等电位联结,以提高TN 系统的可靠性。 【例题】TN 系统相当于传统的()系统。 保护接地 B保护接零 .漏电 D。等电位接地 【答案】B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