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286089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复习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财政学复习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财政学复习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财政学复习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财政学复习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学复习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复习试题及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政学复习试题及答案财政学是以研究国家为主体的财政分配关系的形成和开展规律 的二级经济学科,是财政学专业根底理论学科。以下是由关于财政 学复习试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1、国家财政是一个经济 范畴,同时又是一个历史 范畴。2、生产力的开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根 底,成为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 私有制、 阶级 和国家的出现 是财政产生的政治 条件,财政是因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3、奴隶制国家财政的收入主要包括:(1)王室土地收入;(2)贡 物收入和掠夺收入;(3)军赋收入;(4)捐税收入。4、奴隶制国家财政支出有王室支出、祭祀支出、军事支 出、 俸禄支出、 农业、 水利等生产性支出。5

2、、封建制国家财政的收入主要包括:(1)田赋捐税收入;(2)官 产收入;(3)专卖收入;(4)特权收入。6、封建社会末期,资产阶级利用议会同封建贵族争夺政权、财权的斗争中产生了国家预算。它最早产生于英国。7、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政府便利用发行公债的形式取得财政收入。(p、ll)8、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收入包括:(1)税收 ;(2) 债务收入 ;(3)国有企业收入。9、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那么是公平、 确定、 简便和 征收费用最小,在支出方面要厉行节约 、量入为出。10、国家分配的主体的含义是国家是财政分配的前提、国家 在财政分配中处于主动的、支配的地位、财政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 内进展的集

3、中性分配。11、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为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 的 配置、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调节全社会资源在政府 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12、经济稳定职能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财政预算进展调节、通 过 制度性 安排,发挥财政“ 内在稳定器”作用。13、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可分为购置性支出 、 转 移性 支出。14、财政支出规模通常表现为财政支出的总量,表现财政支出 总量可以是支出数额的绝对量 ,也可以是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 相对量 。15、政府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与微观经济组织生产经营支出效益 分析的差异在于: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不同、衡量效益 的标准 不同、 择优 的标准不同。

4、16、行政管理支出是指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 、 行政 管理 机关及 外事机构 行使其职能所需要的经费支出。17、国防支出是指财政用于国防建立 、 国防科研事业、 军队正规化建立 等方面的费用支出。18、财政投融资的资金渠道主要有:财政预算 ;信用渠道 ; 金融机构;资本市场和从国外获得。19、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险 。20、我国社会保险的工程主要有老年保险 、 失业保险、 医疗保险 、 疾病生育保险、 工伤保险、 伤残保险。21、世界各国社会保障资金的主要是由取得工资收入的职工 和职工的雇主各交纳一半的社会保障税和 财政支出中的转移性支 出资金 。22、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5、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以 实行 局部基金制比拟适宜。23、财政补贴的主体是国家 ;对象是企业和居民 ;目的是 为了贯彻一定的政策,满足某种特定的需要,实现特定的政治、经 济和社会目标 ;性质是通过财政资金的无偿补助而进展的一种社会 财富的再分配。24、按财政补贴的经济性质分类,它可以分为生产补贴和 生活补贴。25、财政补贴改革的根本思路是减少补贴工程、明确补贴 重点 、 标准补贴方式、 提高补贴效率。26、财政收入规模的下限指标:经常性支出、 生产性支 出。27、财政收入规模的上限指标:国民收入总量、剩余产品M总量、M中留给企业自行支配的总量。25、税收制度简称税制:一是税收法律制度的总称;二

6、是国 家按照一定的政策原那么组成的税收体系,其核心是主体税种的选 择和 各种 税种的组成。26、税收制度组成有两种类型:单一 税制和 复合税制。27、国际税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在对跨国 纳税人行使各自的征税权力而形成的征税关系中,所发生的国家之 间对税收的分配关系。28、国际税收存在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跨国纳税人。29、按照属地原那么和属人原那么确立税收管辖权的同时,产 生了性质不同的两种税收管辖权,一种是地域税收管辖权,一种 是 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30、当今,大多数国家都行使居民 税收管辖权。31、国际重复征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同一跨国纳 税人 或不同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

7、象或税源同时征收相同或类似的 税收。32、国际重复征税可以分为法律性重复征税和 经济性重复 征税 两种类型。33、国际重复征税减除方法主要包括:(1) 扣除法 ;(2)免税 法 ;(3)抵免法。34、国际税收的研究范围是如何协调税收管辖权与防止国际 双重征税;如何协调管理纳税人穿插和课税对象穿插现象;如何防 止 国际避税和逃税 ;如何制定双方互惠的国际税收协定。35、各国行使税收管辖权力一般不会受到国际方面的强制约 束,可以自行决定税法税规,属于国家的内部政务。36、税收饶让也称税收抵免,是指居住国政府对其纳税人 在国外得到减免的那一局部所得税同样给予抵免待遇,不再按本 国税法规定的税率补征。

8、37、税收饶让抵免所免除的,是从未真正缴纳过的非居住国的 政府税收。38、以涉及内容为分类标准,国际税收协定可以分为一般税 收协定和 特定税收协定。39、国际税收协定的分类中涉及主体为分类标准,分为双边 或多边税收协定;以涉及内容为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一般与特定税 收 协定。40、国际税收协定的主要条款为关于确立缔约国之间国家关 系原那么的协定;关于 建立缔约国之间外交和领事关系的协定;关 于缔约国之间签订的商业协定;某些特殊类型的国际协定。41、各国之间缔结的国际税收协定,在构造安排和条款顺序上 根本一致,主要参照经合发组织范本、和联合国范本签订。42、一般的国际税收协定文本主要由序文、 主文

9、 、 结尾 组成。43、国债的负担的是指认购者即债权券人的负担,政府即 债务人的负担,纳税人的负担。44、国债的限度是指国家债务规模的最高额度或国债适度 规模 问题。45、按照国债的计量单位为标准分为货币国债、 实物国债 和 折实国债。46、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含义,一是指管理体系,即在国家 预算中,中央和地方以及各级政府形成的预算管理体系。二是指预 算管理的根本制度,即在预算管理体系中,各级预算之间的职责 权限及财力的划分。47、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实质是通过职责和权限的划分,正 确 处理各级政府的权责关系,解决好在国家预算管理上的集权和 分权问题。48、国家预算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

10、管理体系 ; 二是指预算管理的根本制度。49、国家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根本局部,居于 主导地位。50、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类型大致可以分为:(1)高度集中的预 算管理体制(2)以中央集权为主,适当下放财权的体制,(3) 中央 对地方实行多种形式的预算包干体制,(4) 分税制的预算体制。51、分税制的内涵极为丰富,包括分税、分权、 分征、 分管 等内容。52、分税制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完全分税型,一 种是 适度分税型。53、分税制的主要特点有:(1)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 ;(2) 维护中央财政的主导地位 ;(3) 各级财政拥有自己独立的主体税 种 ;(4)建立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5

11、4、中央税与地方税划分的标准有:(1)以组织财政收入的效 率上下为划分标准;(2)以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开展为标准;(3)以 税基的宽窄作为划分标准。55、我国预算管理体制采取过的方法主要有:(1)统收统 支 ;(2)分类分成 ;(3)总额分成 ;(4) 大包干方法 ;(5) 分税制 方法 。56、我国在预算支出方面采用的根本方法主要有:(1) 中央分 项控制支出、地方无权调剂的方法 ;(2) 总额控制、分项指导、调 剂权限下放的方法。57、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1) 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 划分 ;(2) 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 ;(3) 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返还 数额确实定 ;(4)原体制中

12、央补助、地方上解及有关结算事项的处 理。58、转移支付的模式包括:(1) 自上而下的纵向转移 ;(2)横 向转移 ;(3) 纵向转移与横向转移交织的混合模式。59、进一步完善分税制的思路包括:(1)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 的事权范围和各项预算主体的支出职责 ;(2)收入划分不尽合理, 尚待标准 ;(3)集权与分权关系的调整 ;(4)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是 完善分税制的重点。60、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是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 增值税地方分享 25% ;海洋资源税作为中央的收入;证券交易税地 方分享 20%。61、按财政收支活动与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分为宏观财 政政策和微观财政政策。62、按调节经济

13、的作用划分为自动稳定政策和相机抉择政 策。63、财政政策工具有税收 、 预算 、财政补贴。64、货币政策手段有法定存款准备金、 贴现率 、 公开市场 业务 。一、名词解释:1、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产品和效劳。 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征。公共产品的共同消费 性产生搭车等行为,决定了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产品上的失效或失 灵,即市场无法或者根本上无法提供这类产品。2、瓦格纳法那么:瓦格纳认为:“随着人均产出的增长,政府 支出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他认为现代工业的开展会引起社会进 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把导致政府支出的 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后

14、人称之为瓦格纳法那么。3、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 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那么及其相应的措施。 财政政策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表达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 和国家债务等各个方面。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 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4、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财政资金的单方面、无偿转移, 即通过公共支出将财政资金向微观经济主体进展单方面的无偿支 付。这类支出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失 业救济、捐赠等方面的支出。转移性支出表达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再 分配活动。5、国债依存度:国债依存度是指在一国的中央财政预

15、算中,国 债收入与财政支出之比。6、国家预算:政府预算,也称为国家预算、财政预算,是指经 过法定程序编制、审查、批准的,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现的政府年 度财政收支方案。7、零基预算:零基预算,是指不考虑过去的预算工程和收支水 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零基预算的根本特征是不受以往预算 安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影响,一切预算收支都建立在本钱效益分析 的根底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编制预算。8、阶梯开展理论:皮考克和威斯曼认为,公共支出的增长并不 是均衡向前开展的,而是在不断稳定增长过程中不时出现一种跳跃 式的开展过程。这种非均衡增长是在一个较大时期内交替进展的, 因而,这一理论主要是通过考察财政支出增长趋

16、势中具有特定意义 的时间形态,从这些特定的时间形态中来寻找政府支出增长的根本 原因。9、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确保社会成员“根本生活需要的一种 社会责任和社会经济分配形式叱,“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 民收人进展分配和再分配。10、国债:又称公债,国家公债的简称,是政府举借的债务,它 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在有偿条件下,筹集 财政资金时形式的国家债务,国债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11、预算管理体制:是指确定中央和地方以及各地方政府之间 的分配关系的根本制度。主要内容包括: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 次,预算收支的划分原那么和方法,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预算调 节制度和方法。12、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