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法制渗透教育教学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2859139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法制渗透教育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物理法制渗透教育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物理法制渗透教育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物理法制渗透教育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物理法制渗透教育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法制渗透教育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法制渗透教育教学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 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教学重点】 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教学难点】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教具】照相机,投影仪,投影片.【学具】两个直径大小相近,长约15cm的圆纸筒,凸透镜一个,半透明纸一X,玻璃板一块,水.【可渗透法

2、制内容】 中华人民某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透镜,知道了透镜会折射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透

3、镜,这课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下生活中的透镜.板书: 3.2 生活中的透镜二,展示目标:(投影)三,课堂导学:导学“照相机”1.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留影作纪念.摄影师用照相机拍出美丽的风光、动人的场境,使人们从照片中感受到美的享受和启迪。对于照相机,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展开想象,激发兴趣,积极思考提出问题。教师及时引导,给于鼓励。)2自学课本P6263一、二段照相机。自学指导:(1)仔细观察图3.21,你看到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_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这个镜后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_的像。(2)胶卷上涂着一层_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_,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

4、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3)比较物体、像到镜头的距离,会发现物距_像距,像_物体(填大于、小于)。(4)观察物体和像位于镜头的_侧(填同侧、异侧)。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及指导。3、小组活动:制作模型照相机学生自学课本P63想想做做根据课本内容及投影提示以小组完成下列活动:(1)做一做 将大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为510cm的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把两个纸筒套在一起,就做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2)看一看 拿起你做的照相机,对着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改变透镜和半透明纸的距离,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像描述一下并展示给同学们。(体会成功的愉悦。对于做不好的组教师给于指导。)(3)以

5、小组评估这次活动,有哪些不足及优点,并提出改进意见。导学“投影仪”1. 自学课本P64投影仪一、二、三段(1) 认真观察图3.24对照实物,投影仪的镜是一个_镜。(2) 投影仪的构造有:_(3) 猜一猜:将投影片“F”放在投影仪的载物台上,显示出的像的大小正倒将会如何? 2. 演示:(教师演示,学生认真观察)将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取下,投影片F放到载物台上,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得到投影片上图案的清晰的像,观察像的正倒、大小,比较像距物距的大小,像与物体在透镜的同异侧。再将平面镜装上,观察像的位置,启发学生分析平面镜的作用。3. 学生根据实验回答问题,并填表。教师给予点拨指导。 导学“放大镜”做一做

6、,看一看1.把手中的凸透镜放在课本上,适当调整距离,你看到了什么?(学生描述看到的像的特征,教师予以点拨)2.在玻璃板上滴一滴水,做成一个水滴放大镜,用它来观察课本上的字,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看到的像的特征)3.放大镜的镜头是一个_镜,像比物_(大、小)像与物在透镜的_侧(同、异) ,所成的像是_的(倒立、正立)。(学生完成表格).当堂训练:课本P65动手动脑学物理1、2新课程学习目标与检测P91-92 课标导练1、2、3、4、5、6、8、11、1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反馈信息。.导学“实像和虚像”自学课本P64-65“实像和虚像”部分根据下列提示以小组分析实像、虚像特征:

7、,是否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能否用光屏承接;,能否用眼看到;,在凸透镜成像中,实、虚像与物在透镜的同异侧。学生对实像、虚像特征进行总结,教师给予指导、评价。四当堂小结与学习评估请同学们根据板书内容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小结:“学到了什么”,并对应学习目标(投影展示)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评估。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参与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健康的

8、意识,使其能自觉注意保护视力。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用前面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加深对眼睛的了解。【教学难点】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的培养。【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学用具】挂图、眼睛模型、投影仪、课件、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眼镜。【可渗透法制内容】 眼镜制配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第三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全国眼镜制配计量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眼镜制配计量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第四条眼镜制配者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遵守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眼镜制配的计量管理及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制

9、度,完善计量保证体系,依法接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计量监督。(二)遵守职业人员市场准入制度规定,配备经计量业务知识培训合格,取得相应职业资格的专(兼)职计量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眼镜制配的计量工作。(三)配备的计量器具应当具有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编号、产品合格证;进口的计量器具应当符合中华人民某国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四)使用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必须按照规定登记造册,报当地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并向其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当地不能检定的,向上一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五)不得使用未经检定、超过检定周期或者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

10、六)不得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不得使用国务院规定废除的非法定计量单位的计量器具和国务院禁止使用的其他计量器具。(七)申请计量器具检定,应当按照价格主管部门核准的项目和收费标准交纳费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滚动放映一组与眼睛有关的一组图片和视频,最后画面定格在一幅带眼镜的卡通画面上:让学生在欣赏画面的同时,认识到眼睛是人体中一个既复杂又奇妙的器官,它帮助我们认识身外的世界,判断物体的大小、距离、质感、颜色及长宽等等,但在我们周围许多人的眼睛出现了问题:汇报上一节课布置的近视率的调查结果:结果表明,近视已是我们同学们中存在的很普遍的视力问题。你想知道有关近视的哪些问题呢:学生讨论,确定

11、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二、新课教学问题一:眼球的结构及视物原理:上节课已布置让学生查阅有关眼睛的资料:放投影片,课本图3.41,眼球的结构,让不同的小组通过挂图和投影片讲叙,然后其他小组补充:师生总结:1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近似球体。此外,还有一些附属结构。2眼球由角膜、晶状体、瞳孔、虹膜、睫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组成。3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4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玻璃体的折射作用,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5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小组交流:有关眼睛的结构各小组还

12、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让其他小组解决:问题如下:1眼睛的睫毛、眼皮不属于眼球的构造,属于什么?(解答:眼球的附属结构:有使眼球运动的肌肉,保护眼球的眼睑、睫毛、结膜、泪器。)2眼睛睫状体起什么作用?(眼睛的睫状体的作用是调节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某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3眼睛中瞳孔起什么作用?(眼睛瞳孔的作用能改变大小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若在一个阳光普照的室外环境下,由于我们的眼睛不用太多光线来观看物体。瞳孔会自动收缩;相反

13、,在漆黑的环境下,由于我们需要更多的光线来看物体,瞳孔便会自动扩X,瞳孔好像照相机的光圈。)4视网膜起什么作用?(眼睛中视网膜的作用是把物体成的像的光能转变为神经冲动,再经过通往大脑的神经把神经冲动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到达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视网膜好像照相机的底片。)5既然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那么物体能成什么样的像?(光线由物体射入眼球,经过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的折射,然后到达视网膜形成倒像,但我们看见的物体都是直立的物像,是因为受生活经验的影响。)师生总结:我们的眼睛就是这样:光线由我们所观看的物体发出,经过瞳孔(好像照相机的光圈)再由角膜及晶状体(功能好

14、像照相机的镜头),再会聚在视网膜上(好像照相机的底片)。(一)眼睛(板书)主要构造:设问:我们的眼睛实在了不起,我们不需要像摄影师那样,要考虑到环境的光暗或物体距离,我们的眼睛会自动调节,只要眼睛各部分运作正常,每一次我们均可“摄”取一X美丽动人的“相片”。有些人单靠自身眼睛的调节已不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这种情况是怎么形成的,如何处理?问题二: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小组交流:1近视眼的成因: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某处的物体。近视眼的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远或者晶状体太凸,折光能力太强,致使远处射来的平行光线还未到达视网膜就已聚成一点,而当光线到达视网膜时又都分散开,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因此

15、看不某处的物体。2远视眼只能看某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远视眼是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近或者晶状体太扁,折光能力太弱,致使近处射来的平行光线到达视网膜时,还没有聚成一点,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因此,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设问:那么怎么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你们能不能通过实验模拟矫正近视和远视的过程?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交流:1矫正近视的模拟实验方案:取一个凸透镜,蜡烛、光屏和近视眼镜。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图334所示摆好,调节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使得在光屏上得到一个蜡烛的缩小实像。我们用白纸板模拟眼睛的视网膜,上述实验,表示正常眼看物体时,能在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像。图334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定距离,此时蜡烛的实像不再落在光屏上,光屏上蜡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