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精品)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2854872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精品)(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管理,维护正常经营管理秩序,保障中国农业银行(以下简称本行)资产安全、稳健经营和有效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金融规章,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违反规章制度行为是指本行员工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金融规章,以及本行各项基本制度、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操作规程和实施细则的行为(以下简称违规行为)。第三条本办法规定的有关责任人员,是指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对违规事实的发生负有责任的员工,包括高级管理人员、主管人员和一般员工。高级管理人员是指任职前需由银行业监管部门核准任职资格的人员。主管人员是指各级行内设机构负责

2、人(包括正职和副职)、营业网点负责人及会计主管。一般员工是指除高级管理人员、主管人员以外的其他员工。第四条对违规责任人员的处理原则:(一)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二)以事实为依据,视违规情节、后果等情况作出适当处理;(三)引发案件的,从重或加重处理;(四)涉嫌犯罪的,移送国家公安、司法机关处理;(五)国家法律法规、金融规章对违规行为的处理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本行所有员工,包括与本行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以及未与本行签订劳动合同但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人员。已与本行解除劳动关系的人员,经查实在本行工作期间有违规行为的,按有关规定提出处理建议,移送有关单位处理。退休和内退人员,在本行工

3、作期间有违规行为的,根据本办法进行处理。第二章处理方式及规则第六条对违规责任人员的处理方式:(一)经济处罚,包括罚款,扣发考核性工资、奖金、期酬等;(二)纪律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三)其他处理,包括通报批评、离岗清收、限期调离、停职、解聘专业技术职务、除名、解除劳动合同等。以上处理方式可以并处。第七条一般员工有过失违规,情节轻微、没有造成经济损失或其他不良后果的违规行为,可以依据中国农业银行审计处罚处理暂行规定实施单独罚款处理。应当给予纪律处分或其他处理的,不得以罚款替代。第八条因发生百万元以上案件受到纪律处分的高级管理人员或主管人员,在给予纪律处分的同时

4、,给予案发年考核性工资和奖金50至100的经济处罚。第九条受到警告处分的,扣发3个月考核性工资;受到记过、记大过处分的,扣发6个月考核性工资;受到降级、撤职处分的,扣发12个月考核性工资。受到降级、撤职处分的职级应按以下规定执行:(一)受到降级处分的,降一级聘任职级;受到撤职处分的,降两级聘任职级;(二)无职可撤、无级可降的,按记大过处分档次执行;受到留用察看处分的,留用察看期间停发工资,按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发给生活费。第十条对同一员工犯有两种以上(含两种)违规行为应受纪律处分的,合并处理,并按其违规行为应给予的最高处分,加重一档处分;如果其中一种违规行为应当受到开除处分的,给予开除处

5、分。第十一条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受到刑事处罚或行政处罚的,应当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或其他处理。受到拘役、有期徒刑(包括缓刑)以上刑事处罚或被劳动教养的,除国家有特殊规定外,应给予开除处分或解除劳动合同。第十二条本办法规定的纪律处分,警告、记过的处分期为半年,记大过、降级的处分期为一年,撤职和留用察看的处分期为两年。受到纪律处分的员工,在处分期内,不得晋升岗位职务,不得参加本行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不得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取消评先资格。受到降级(含)以上纪律处分的,应解聘专业技术职务。受到记大过(含)以下纪律处分的,在处分期内可以参加岗位职务竞聘,但被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不得参加高级管理人员岗

6、位职务竞聘。凡受到记大过(含)以上纪律处分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主管人员,在处分期内不得异地交流任职。受到纪律处分的员工,在处分期内,发生新的违规行为,给予解除劳动合同处理。纪律处分期满后,经受处分人提出申请,由原处理行决定是否解除处分。受处分人在纪律处分期间工作表现特别突出或有立功表现的,可以提前解除处分;提前解除的,处分期不得少于原处分期的一半。纪律处分解除后,岗位职务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评先奖励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受到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处分的,解除处分不视为对原岗位职务和原专业技术职务的恢复。解除留用察看处分后,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重新核定工资标准。第十三条对违规责任人员可以作出其他处理

7、。其他处理可以单独作出,也可以与经济处罚和纪律处分合并作出。第十四条受到通报批评、离岗清收、停职、解聘专业技术职务处理的员工,从处理之日起一年内,取消评先资格。第十五条因违规行为,给本行造成信贷或其他资产风险的,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有关责任人员离岗清收处理。离岗清收的最长期限为6个月。离岗清收期间,按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发给生活费。离岗清收期满,根据清收期间的表现以及清收的实际效果,按照本办法作出相应处理。第十六条员工有违规行为,不够开除条件又不适宜继续在本行工作的,可以给予限期调离处理。受到限期调离处理的员工,应即行离开工作岗位,由个人自行联系接收单位。处理决定作出后,三个月之内(含三个月

8、)照发基本工资和政府规定的各种生活补贴,从第四个月开始停发工资,按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发给生活费。六个月满仍未调离的,应予以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第十七条发生100万元以上经济、刑事案件的,支行有关副行长必须停职;行长应停职,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停职的,须报一级分行审批;取消发案行领导成员当年评先资格及应当受到的奖励;取消直接上级行领导成员当年评先资格。发生1000万元以上经济、刑事案件的,二级分行有关副行长必须停职;行长应停职,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停职的,应报总行审批;取消一级分行领导成员当年的评先资格。发生10000万元以上经济、刑事案件的,一级分行有关副行长必须停职;行长必须作出检查;取

9、消一级分行领导班子成员的当年评先资格及奖励。对上述人员待案件查结后视具体责任再作处理。第十八条当年新发生100万元以上经济、刑事案件且追赃率达不到70%或发生1000万元以上经济、刑事案件的,以支行为单位,上追两级责任人,包括行长、业务主管副行长、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和自律监管人员。第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在第三章规定的具体违规行为处罚档次基础上从重或加重处理,直至开除或解除劳动合同:(一)内外勾结实施违规行为的;(二)因违规行为造成事故、案件、经济纠纷、经营风险或经济损失、信誉损害的;(三)多次违规的;(四)在共同违规行为中负主要责任的;(五)干扰、妨碍、阻挠、抗拒调查和处理的;(六)隐

10、瞒、歪曲事实真相或伪造、变造、隐匿、篡改、毁灭证据的;(七)发生违规行为后,未采取积极措施控制风险或挽回影响的;(八)对检举人、证人、鉴定人、调查处理人打击报复的;(九)指使、教唆、强迫他人实施违规行为的;(十)违规后逃匿的;(十一)其他违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第二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第三章规定的具体违规行为处罚档次基础上从轻或减轻处理:(一)违规行为情节轻微,未造成不良后果的;(二)过失违规,未造成经济损失和恶劣影响的;(三)主动检举揭发违规行为,经调查属实的;(四)主动赔偿因违规行为给本行造成经济损失的;(五)违规后认识错误态度较好,能主动检查纠正错误或坦白交待问题的;(六)积极采

11、取补救措施,有效控制风险,避免或减轻损害后果的;(七)本办法施行前已经发生的违规行为尚未处理,按当时的规定不认为是违规行为的;(八)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的。第二十一条员工违规行为具备解除劳动合同条件的,应当解除劳动合同。被解除劳动合同的员工,除情节严重的,可以不再给予纪律处分;给予开除处分的,同时解除劳动合同。第二十二条拒绝接受处理或处分决定,扰乱经营管理秩序、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威胁他人人身安全、干扰他人正常工作生活的,按照治安管理处罚规定,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章违规行为及处理第一节管理人员违反规章制度行为及处理第二十三条高级管理人员或主管人员授意、指使、强令

12、下属违规办理业务的给予开除处分。第二十四条高级管理人员或主管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大过至开除处分:(一)对金融规章制度或上级行业务规章制度、规定、通知、批示、批复或决定,未按要求传达、贯彻和组织实施,造成不良后果的;(二)因内部管理失控,本级行营业机构发生重大事故或严重违规违纪违法案件的;(三)因内部管理失控,下级行连续发生重大事故或严重违规违纪违法案件的;(四)应监督检查而未监督检查或监督检查不力,引发重大事故或严重违规违纪违法案件的;(五)发现或知悉违规问题或案件隐患、线索后,未及时报告或未及时采取防范措施致使损害后果扩大的;(六)对员工实施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不制止、不报告或有意包庇的

13、;(七)对已发现的经济、刑事案件或其他重大违规事实未按规定移送或上报的;(八)违反重大事故报告制度,迟报、漏报、瞒报和误报的;(九)未经授权,向新闻媒体、社会公布本行内部信息的。第二十五条高级管理人员或主管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至撤职处分:(一)内部管理失控,下级行发生重大事故或严重违规违纪违法案件,或连续发生违规违纪违法案件的;(二)业务主管人员不按规定的期限和要求对所辖单位进行常规性检查、不按时完成上级行下达的专项检查,或者不按规定提交工作报告或报告内容不符合要求的。第二十六条会计主管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大过至开除处分:(一)营业期间不到岗,未能进行现场监督,导致柜员作案的

14、;(二)兼职对外办理业务的;(三)离职、离岗未按规定办理交接的;(四)未按规定设置柜员的交易掩码和应用掩码,导致柜员乘机作案的;(五)擅自更改柜员属性进行作案的;(六)未履行监督、监管及授权职责,导致案件发生的;(七)数据上收行的三级主管办理柜台业务的;(八)违规保管柜员操作卡的;(九)未按制度规定监督柜员办理业务的;(十)未按规定审核联行业务的;(十一)未按规定设置操作级别和权限的。第二节违反授权管理规章制度行为及处理 第二十七条未经授权、超越授权或者授权终止后从事业务经营管理活动的,给予有关责任人员撤职至开除处分:第二十八条未按有关制度或授权书规定进行转授权的,给予有关责任人员记大过至开除

15、处分。第二十九条有下列行为造成不良后果的,给予有关责任人员警告至记过处分:(一)未建立授权书档案,致使授权书丢失的;(二)未按规定进行报告或备案的;(三)授权书内容不明确时,未经请示擅自开展业务的。第三节违反资金计划管理规章制度行为及处理 第三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有关责任人员撤职至开除处分:(一)违反人民银行政策规定吸收存款或发放贷款的;(二)违反规定,为券商、企业或个人垫交证券交割清算资金的;(三)未经授权,办理同业拆借、债券交易、债券回购、票据融资等融资业务的;(四)未经总行授权,擅自进行权益性投资的;(五)违反贷款利率管理规定,造成贷款利息少收,损失金额在1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第三十一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有关责任人员记大过至开除处分:(一)违反规定办理同业拆借、债券交易、债券回购、票据融资等融资业务的;(二)违规从境外拆入或者向境外拆出资金的;(三)违反资金管理规定,造成资金不能按时出、入账的;(四)违反利率管理规定或超越利率授权吸收协议存款、同业存款、大额外币存款等总行有明确定价授权的存款的;(五)违反贷款利率管理规定,造成贷款利息少收,损失金额5万元人民币以上,10万元(含)人民币以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