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评估工具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2854849 上传时间:2024-03-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评估工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心理评估工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心理评估工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心理评估工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心理评估工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评估工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评估工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评估工具以下全部量表来源:1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2中国心理卫生出版社心理卫生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一、人格测验常用量表1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 16PF)是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与能力测验研究所卡特尔教授(R.B.Cattell)根据人格特质说观点,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编制的因素分析个性问卷。几经修改和淘汰,最后留下187个问题,包括15个人格因素和1个智力因素。北京师范大学心理测评研究所应用国际最新心理测量成果及国际最新的IRT技术,对16PF做了大幅

2、度修改,开发出最新版本的MDPF-2004,共计十六种分量表,即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事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和紧张性。16PF是为正常人群应用而设计的,也有研究者用此工具在临床上试用。2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又称艾森克个性问卷,是英国伦敦大学心理系和精神病学研究所艾森克教授(H.J.Eysenck)及其夫人(B.G.Eysenck)于1952年编制的一个专用于人格测量的心理测验工具。EPQ分为四个分量表,即外倾性( Extraversion, E)、

3、神经质(Neuroticism, N)、精神质(Psychoticism, P)和测谎(Lie, L)。N维度反映情绪稳定性;E维度反映内向和外向性;P维度反映精神病质倾向;L做为效度量表使用。我国学者龚耀先教授组织全国28个协作单位进行了中文版的标准化工作,于1983年发布了中文版手册。钱铭怡教授在2000年引进了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并修订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二、临床评定量表1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有时也叫做Hopkins症状清单(HSCL),现版本由Derogatis编制于1973年。SCL-

4、90在国外应用甚广,80年代引入我国,随即广泛应用,在各种自评量表中是较受欢迎的一种。本量表共90个项目,包含有广泛的精神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饮食睡眠等均有涉及推荐精选,主要评定近一周时间有无各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本量表包括9个因子,其因子名称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以及精神病性。2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由Zung于1971年编制,用于评定焦虑病人的主观感受。从量表构造的形式到具体评定方法,都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十分相似。SAS共20个项目。3焦虑状态-特质问

5、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 STAI)由Spielberger于1977年编制,并于1983年修订。能简便、直观地反映焦虑病人的主观感受,而且能将当前(状态)和一贯(特质)的焦虑症状区分开来。状态焦虑描述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如紧张、忧虑和神经症等,一般是短暂性的。特质焦虑表述相对稳定的人格焦虑倾向,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量表共由40个条目组成。4贝克抑郁自评问卷(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BDI)又名Beck抑郁自评量表(Beck Depression Rating Scale),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

6、T.Beck编制于20世纪60年代,用于评定抑郁病人的主观感受。Beck于1974年推出了13项版本。5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由Zung于1965年编制,用于评定抑郁病人的主观感受。本量表是美国教育卫生福利部推荐的用于精神药理学研究的量表之一,因使用简便,应用颇广。SDS共20个项目。6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nter for Epideminological Survey, Depression Scale, CES-D)由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Sirodff编制于1977年。较广泛地用于流行病学调查,用于筛查出有抑郁症状的对象,以

7、便进一步检查确诊。也有人用作临床检查,评定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CES-D共20个项目。7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The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HAD)推荐精选是一种自评量表,用来发现评定综合性医院病人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是综合性医院发现情绪障碍的可靠工具,广泛用于心身疾病的研究中。量表包括两部分:即焦虑亚量表和抑郁亚量表,分别有7个条目。三、健康状况与生存质量评定1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 Quality of Life Scale, WHOQOL)由世界卫生组织研制的、用于测量个体与健康有关的生存质量的国际性量表。目前,已经研

8、制成的量表有WHOQOL-100和WHOQOL-BREF。WHOQOL不仅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反应度等心理测量学性质,而且具有国际可比性。中山医科大学统计学教研室方积乾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发展了两个量表的中文版。WHOQOL-100除了原版的100个问题,中文版还附加了3个问题(家庭摩擦问题、食欲问题和生存质量总评价),项目覆盖了生存质量有关的6个领域,即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虽然WHOQOL-100能够详细地评估与生存质量有关的各个方面,但是有时量表显得冗长。基于此目的,世界卫生组织发展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

9、-BREF)。量表由26个项目组成,除了包含两个独立分析的问题条目,即生存质量总的主观感受和自身健康状况的总的主观感受外,量表由4个领域组成,即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2简明健康调查问卷(The Short Form-36 Health Survey, SF-36)由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以1988年 Stewartse研制的医疗结局研究量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 short from, MOS SF )为基础上。1991年浙江大学医学院社会医学教研室翻译了中文版的SF-36。被广泛应用于普通人群的生存质量测定、临床试验效果评价以及卫生政策评估等

10、领域。SF-36含有36个项目,从生理机能(Physical Functioning, PF)、生理职能(Role-Physical, RP)、躯体疼痛(Bodily Pain, BP)、一般健康状况(General Health, GH)、精力(Vitality, VT)、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ing, SF)、情感职能(Role-Emotional, RE)以及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 MH)等8个方面全面概括了被调查者的生存质量。推荐精选四、个性因素与气质评定1A型行为类型问卷(Type A Behavior Pattern Scale, TABP)于19

11、83年由张伯源教授主持下,成了了全国性的“A型行为类型与冠心病研究协作组”,是研究和参考了美国的有关A型行为测查量表的内容并结合中国人自身特点共同研究编制而成。问卷含有60个题目,分成3个部分即时间匆忙感(Time Hurry)、时间紧迫感(Time Urgency)和做事忙节奏快(Do Something Rapidly),竞争性(Competitive)、缺乏耐性(Impatience)以及敌意情绪(Hostility)以及测谎题。2C型行为量表(Cancer Behaviors, CB)Baltrusch(1988)首先提出C型行为,并发展了此量表。共97个项目,9个维度,即焦虑(A)、

12、抑郁(D)、愤怒(Ang)、愤怒内向(Exin)、愤怒外向(Exont)、理智(Rat)、控制(Cont)、乐观(Opt)和社会支持(Sup)。我国学者张瑶将C型行为量表引入我国。五、生活事件、应激与应对方式评定1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 Scale, LES)不同的生活事件引起的精神刺激可能大小不一,每种生活事件具有其“客观”的刺激强度。美国的Holmes 和Rahe在1967年编制了著名的“社会重新适应量表”(Social Readjustment Scale, SRRS)。SRRS的理论假定是:任何形式的生活变化都需要个体动员机体的应激资源去作新的适应,因而产生紧张。SRRS的

13、计算方法是在累计生活事件次数的基础上进行加权计分,即对不同的生活事件给予不同的评分,然后累积其总值。我国学者杨德森等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编制了“生活事件量表”(LES),并于1986年正式推广使用。LES是自评量表,含有48条我国较常见的生活事件,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家庭生活方面,二是工作学习方面,三是社交及其他方面,另设有2条空白项目,推荐精选供填写当事者已经经历而表中未列出的某些事件。LES的应用价值主要包括:神经症、心身疾病、各种躯体疾病及重性精神疾病的病因学研究;指导心理治疗和危机干预;筛查高危人群、预防精神障碍和心身疾病;指导正常人了解自己的精神负荷、维护心身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2

14、医学应对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 MCMQ)由Feifel H 等编制,原量表有19个条目,中文版已修订为20个条目,这是国内外至今为数有限的专用于病人的应对量表。在国内近年来已被初步应用于癌症、手术、慢性肝炎和妇科等不同病人的心身医学研究。量表由20个项目组成,包含对三类应对策略的评价,即面对(或斗争)(Confronce),回避(Avoidance)和屈服(或接受)(Resignation)3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TCSQ)TCSQ是国内第一个自编的应对量表,用于反映个体存在

15、的那些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与人格特质有关的应对策略。量表由20个项目组成,包括消极应对(NC)和积极应对(PC)两个方面,各包含10个条目。推荐精选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虽然摸不着,看不见,但的的确确是一杆实实在在的秤。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尽在秤杆上可以看出;人心的大小,胸怀的宽窄,拨一拨秤砣全然知晓。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可太近。与人太近了,常常看人不清。一个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赤足是也。初识时,走得太近就会模糊了不足,宠之;时间久了,原本的美丽之处也成了瑕疵,嫌之。与人太近了,便随手可得,有时得物,据为己有,太过贪财;有时得人,为己所用,也许贪色。贪财也好,贪色亦罢,都是一种贪心。与人太近了,最可悲的就是会把自己丢在别人身上,找不到自己的影子,忘了回家的路。这世上,根本没有零距离的人际关系,因为人总是有一份自私的,人与人之间太近的距离,易滋生事端,恩怨相随。所以,人与人相处的太近了,便渐渐相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不可太远。太远了,就像放飞的风筝,过高断线。太远了,就像南徙的大雁,失群哀鸣。推荐精选太远了,就像失联的旅人,形单影只。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时,先远后近;有时,先近后远。这每次的变化之中,总是有一个难以忘记的故事或者一段难以割舍的情。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忽然间近了,其实还是远;忽然间远了,肯定是伤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