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五课第二学时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2851534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第五课第二学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第五课第二学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年级第五课第二学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五年级第五课第二学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五年级第五课第二学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第五课第二学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第五课第二学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 古诗词三首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清平乐村居全词。 2、理解词的意思。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 4、用画的方式自由表达所想象的诗中情景。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田园生活的情景。二、教材分析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三首古诗词在内容上是有联系的,都是写童年生活的,因此,理解起来较为容易。第三首词,在学习了前两首诗的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自学来理解词的意思,掌握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三、 教学重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四、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五、教学

2、方法 通过对比自主学习。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七、 课时安排:两课时八、 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师生活动(集体备案)个人备案(第一次修改)个人备案(第二次修改)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二、揭题解题,获得知识三、品读全文,获得美感四、 再读全文,升华情感五、课外拓展,激发兴趣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哪个孩子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另外几个男孩,走进他们的生活。学生认真听讲。1、引导学生观察此课题与其他诗歌题目的区别。2、了解“词”的有关知识。3、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4、初读全文,读准读通:自由读词,读准字音。(注意:

3、醉、媚、锄、媪、亡赖、剥。)合作探究,理解字词。(可以查字典、看图、联系上下文,也可以相互讨论。)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且读且评,读出韵律节奏。、 边读边想象画面,谈谈有什么感受,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2、课文中,什么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他们会亲热地说些什么呢?这句中的哪个字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的心情?难道仅仅是酒使他们醉了吗?说说你的体会。“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结合图画,说说感受。1、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悟情。2、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欣赏到的画面描绘出来吗?3、总结:乡村条件简朴,但环境优美,夫妇恩爱,孩子勤劳,生活温馨,难怪令人陶醉。你能通过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1、背诵这首词。2、把这首词改编成一篇优美的短文。3、改编歌曲,用自己喜欢的曲调唱清平乐村居。4、收集、背诵其他描写童年趣事的古诗词。 板书设计(第一次)板书设计(第二次)教学反思(第一次)教学反思(第二次)审批者签字(第一次): 年 月 日审批者签字(第二次):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