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级环境工程专业实习要求与格式2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2851528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8级环境工程专业实习要求与格式2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08级环境工程专业实习要求与格式2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08级环境工程专业实习要求与格式2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08级环境工程专业实习要求与格式2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08级环境工程专业实习要求与格式2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8级环境工程专业实习要求与格式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8级环境工程专业实习要求与格式2(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毕业实习报告学生姓名:贾世铭 学号:0804014251学院:化工与环境学院专业:环境工程指导教师:杨晓汾 贾峰2011年10月中北大学2012届毕业实习报告目 录0前言11实习目的12实习时间13实习地点14实习单位与部门15 实习内容35.1太原市黄河供水有限公司呼延水厂 35.2太原北郊污水处理厂75.3太原钢铁集团116 实习总结116.1实习体会166.2对环境工程的新认识 176.3意见与建议18参考文献20#中北大学2012届毕业实习报告刖言21世纪环境危机愈演愈烈,人们对于环保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日益加剧的 城市化与受技术限制的传统工农业所带来的污染使得中国

2、薄弱的生态环境濒临 崩溃的边缘。“节能减排、绿色浪潮”一系列行动的兴起对环境保护,唤起 民众的环保意识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是决定这 场运动成败的关键。国家对于环境保护投入了大量的物力财力,环保事业才开 始有了发展和起飞的希望。清洁生产技术和生态修复技术的不断革新可以为环保事业提供不竭动力, 环保行业的不断壮大可以为之提供实践基础,二者形成的有机体为中国的环境带 来了一丝希望与活力。本文首先介绍了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背景, 突出其对于环境 的特殊贡献;其次分析并阐述水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将课堂与实践结合起来; 最后道出对于环保及处理技术的想法,为以后工作积累经验。在报告完成

3、过程中, 不断得到同学、老师无私的帮助,在此表示诚挚感谢。1实习目的通过三周实习,使环境专业学生在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 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 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 能力,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实际生产 单位的运作状况和基本工艺环节,熟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过滤法等技术在污 水处理中的应用,进一步强化对废气、废渣处理原理的了解,为毕业后走上工 作岗位打下一定基础。2实习时间开始于2011年10月10日,结束于2011年10月30日,为期3周。3实习地点1.

4、太原市呼延水厂2.太原市北郊污水处理厂3.太原市同舟能源有限公司4.杨家堡污水处理厂 5.东山水泥厂6.太原钢铁集团7.清徐县水 塔集团8.太原市罗克佳华园区。4实习单位与部门4.1太原市呼延水厂呼延水厂位于太原市北郊呼延村,从建国毛主席首肯山西引黄入晋的设想开始,历经四十年论证,于1992年工程上马。一期工程已于2003年10月投入试运行,实现向省会太原安全稳定供水的目标。引黄工程旨在从根本上解决山 西水资源紧缺,促进山西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山西省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发展。引黄入晋工程始于万家寨引黄枢纽,通过暗管、明渠方式,历经288公里, 到达山西省会太原。万

5、家寨黄河枢纽提供的源头水满足了三类水质要求,由于 途径古交工业区及沿途明渠引导时受到轻度污染,到达目的地时已经不能满足 居民生活的用水的水质标准。因此在尖草坪区建立呼延水厂,对黄河水进行水 质净化,然后输向城区。呼延水厂投资 4亿建成于2002年,一年后开始运行; 设计水量80万吨,一期工程建设40万吨,日供水量25万方每天,是示范性标 准化地表水处理水厂。呼延水厂的特点:1重力流水厂,无二泵站,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能源;2水处理工艺具有很大发展空间,可以使得浊度低于1的水达到80鸠上,保证 水质安全;3水质经过原水处理和常规处理;4水处理工艺工程中所产生的污泥 景浓缩、脱水后制成泥饼,回用水经过

6、处理后达到饮用水标准,基本上实现了 零污染零排放。4.2北郊污水处理厂太原市北郊污水处理厂(下简称北厂)位于太原市北郊工业区南端新村村 北,占地64000吊,服务面积19km,服务人口 10万余人。此厂始建于1956年, 1959年投产时系华北地区第一座污水处理厂。是我国最早污水处理厂之一。进 入新世纪以来,经过近50年的连续运行,该厂的设备已经老化、陈旧,基础下 沉、水池渗漏等问题日趋严重,检修任务日渐繁重,维修资金年年增加,已经 远不能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2003 年11月,太原市政管理局开始对北郊污水处理厂实施改扩建。新竣 工的北郊污水处理厂占地 99亩,设计污水处理能力为8万吨/日,深

7、度处理能 力为4万吨/日,深度处理出水达国家一级 A标准,主要用于城西水系和汾河公 园的补充水源。4.3太原钢铁集团太钢旧渣场地处太钢南端,它北侵厂区腹地,南压太原城区北部。自上世纪30年代太钢投产向这里排第一车冶金渣起,日积月累,逐渐形成占地2平方千米,约一千万立方米的大渣山。到了80年代,渣山的最高处已达23米,排渣既困难又危险,严重威胁太钢生产,又严重污染太原市区环境。渣山主要成 分有废钢铁、磁选含铁渣土、镁砖砂、烧粉砂、加热炉渣、耐火材料、废电极 等。太钢城市污水处理中心包括太钢生活污水处理和中水深度处理两个系统, 主要处理太原市北沙河、北涧河、尖草坪区和太钢厂区生活污水。污水脱盐处

8、理达到除盐水标准,全部回用于太钢生产。该污水处理中心于2009年4月建成 投产运行,设计处理污水能力 50000吨/天,生产除盐水能力33750吨。4.4太原同舟能源有限公司同舟能源位于太原市迎泽区郝家镇新沟村,2004年工程上马,2007年开始投产。随着城镇化加剧,城市人口激增,随之而来的城市生活垃圾严重影响 一个城市的市容和环境质量;农民整体环境意识的提高使得传统的卫生填埋和 自然填埋受到排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太原市现有 城市人口 220万,日最高产垃圾量可以达到4500吨;该厂日处理垃圾1000吨, 改造后处理量可达1300吨/天,占全市的40流右,这对于太原的可

9、持续发展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5实习内容5.1太原市黄河供水有限公司呼延水厂5.1.1水处理工艺工艺概述:经过管道传送到达的原水经过配水井开始进入处理车间。在配 水井车间,原水在形成高度差的上方,进行加药(聚合硫酸铝),利用水力进行 混合。水处理工艺的主体车间类似于梯田状,最上层为供暖系统(保证冬季正 常运行),中间净化车间,下面为絮凝。净化车间中,包括混合池,斜板沉淀池, 虹吸滤池;虹吸滤池一小时反冲洗一次,自上而下依次为200mn无烟煤、600mm石英砂、鹅卵石基底,总计可达1.5-1.8m。消毒过程进行三点投加,保证在管网末端氯含量不低于0.4mg/l 。整套净水工艺依靠PLG电子仪表等

10、进行全自动化控制与人工相结合,保证了水质的安全。牯呷型|鬥收水 阚側向流斜枫 沉淀迪 f讴切夕卜富7b区网5.1.2水处理构筑物呼延水厂水来自万家寨黄河取水枢纽,经过 271公里长途输送至古交,再 经水塔提高,借助隧洞和管道重力输送至呼延水厂。由于水源为黄河水,正常月份水质指标浊度小于 30NTU而黄河汛期时浊 度小于300NTU保证了水源水质浊度小于 1000NTU同时达到地面水环境质 量标准(GB3838-88)中三类水质标准。1. 原水进水管原水经一根直径DN3000m总管由厂外连接井进入厂区,由三通分为两支, 一支DN3000接远期,一支以DN260C进入近期厂内管廊;然后分为两支 D

11、N1800 钢管进入配水井。为了控制进水流量和压力,在两根进水管上各设置了一个 DN1800的电动调节蝶阀,由配水井水位信号控制阀门开启度。该管路上还设置 安装DN1800电磁流量仪2台,对进厂原水进行计量。2. 配水井配水井设计规模80万m/d,共1座,分独立2格,停留时间2 min,采用 自由式溢流堰配水。为使配水均匀,配水井设有稳流区;底部积泥采用小斗并 设池底阀排除。为清除来水中的漂浮物,共设有4台折板式旋转滤网,孔眼尺寸为4mmx4 mm在水流落差区上方,进行初加药,经过配水井之后,浊度为 3-40NTU3. 加药车间加药间主要设备为加药泵,2用1备.混凝剂主要采用液态碱式氯化铝,最

12、 大投加量40 mg/L(按液体商品用量计),投加药剂浓度10%贮量按30d最大用 量计。采用固体精制硫酸铝为备用混凝剂,最大投加量30 mg/L(按固体商品用量计)投加药剂浓度10%贮量按15 d最大用量计。药剂配制设固体药剂溶解池3个,每池有效容积11.5 m;药剂稀释池2个, 每池有效容积23 m3;混凝剂投配池3个,每池有效容积38 m3;每池均设搅拌 机1台,超声波液位计和浓度计各1只。6台混凝剂投加计量泵,4用2备,单 台投加能力3600 L/h,工作压力0.35 MPa,投加量由原水流量、药液浓度及 SCM空制。4. 加氯间氯库包括空瓶区和运行区。氯瓶中的的氯气经过耐高压铸铁管后

13、,进入过 滤器;过滤后的氯气在经过减压阀时,压力由5公斤压力减小到0;再经真空调节器后氯气压力变为负压,在进入到加氯机之前所用管道为塑料管;而负压 加氯保证了加氯的安全性。氯库内设 2组工作氯瓶,1用1备,每组6个吨级 氯瓶。在原水中加氯通过加氯机进行控制加氯量和时间,加氯操作一般在管道中 进行。车间中含有3台后自动加氯机和3台前中加氯机,实现两用一备。加氯 分前(中)加氯和后加氯两个系统,前加氯和中加氯不同时进行,根据原水水质 情况二者只取其一。前加氯点在沉淀池进水管,中加氯点在滤池进水渠,后加 氯点在清水池进水管。加氨点也在清水池进水管,在后加氯点之后。加氯机室 内设12台全自动真空加氯机

14、,其中6台为前(中)加氯机,采用流量比例控制, 4用2备,单台投加能力40 kg/h ;另6台为后加氯机,采用复合环控制,4用 2备,单台投加能力20 kg/h。设液氯蒸发器3 台, 2用1备,单台能力150 kg/h。 前加氯作用是改善混凝效果,中间加氯是为了防止藻类和细菌的滋生,后加氯 是为了保证用水在到达用户前的水质。5. 混合池混合池每组按20万mVd规模设计,每座净水车间内设两组,停留时间2 min。 采用垂直轴机械搅拌混合,一组设2台搅拌机。目前不在使用,采用在配水井末端利用高度差进行水力混合。6. 絮凝池絮凝池采用竖流式孔室絮凝,每组 10万m3/d规模设计,共8组,分设在 两座

15、净水车间内,停留时间T=20min。絮凝池分格逐级放大;进口端流速0.5 0.7 m/s ,出口端流速 0.10 0.15 m/s ; G=3(60 s-1,GT=10105。为防 止积泥,絮凝池底部布置有穿孔排泥管,管道末端设置新型排泥角阀,所有排 泥阀分为两大组分别排队依次排泥,排泥周期可根据原水水质变化情况灵活设定。7. 沉淀池沉淀池为侧向流斜板沉淀池,每组10万m3/d规模设计,共8组,分设在2 座净水车间内。沉淀池停留时间60 min,水平流速16 mm/s斜板长度为1.2 m 斜板倾角60,板间间距100 mm每组沉淀池分配水区、稳流区、沉淀区和出 水区。各区池宽相同,长度不同。配水区设有配水花墙,使水流沿宽度均分; 稳流区设刮泥机2台;斜板沉淀区上部设悬挂式斜板,下部设 4台直径15m刮 泥机;出水区分设18根集水支槽和1根总槽,水流经出水花墙进入集水支槽, 再汇入总槽。所用刮泥机为中心传动式,排泥方式为重力强制排泥。8. 虹吸滤池滤池为带表冲虹吸滤池,每组 20万m3/d规模设计,共4组,每座净水车 间设2组。每组滤池分为8格,单格滤池面积为148.8 m2。8格滤池采用双排 布置,中间为集水渠、出水渠等,两侧为排水系统。滤池设计滤速7.5 m/h,最大过滤水头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