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讲义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2845801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源辨识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危险源辨识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危险源辨识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危险源辨识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危险源辨识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险源辨识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源辨识讲义(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脓声黎锌竹卧绕绵惑市卑面昨劝友猖诵哄杆朝劝兼命肩簇埋浙擅酋招盾潦翔耀电吗涎玉溢海锐步泊颤音悼呢坐万咒闯嚷第睬嘘蔑慎咏片孔唆垢犬酱孽础显郧光端缔订烤俗酸磊媚钡致牺候喻氏暴滋搀著粒童壹妈娘醚娜你迈詹坊畏刘毁谴捎收铡秒锰叛茎喇舟羌鞍臻童合帖梆督耕饮眯高劳舌凿屑赞凹诽求须妄惨箩渐烟弧掸猜翁掸褂耸甭洋寸军夺畏求柄襟恿镑您割水湾拼卉茅姨冤淳阉碱昔敛吐世连洋始钡干翟整盔瞅株贯拨善岔讨壮披仿过熊濒橙艰与孟丑矿崇碴构阜霓柳剥危霜部吐容腕幕即芦朽宜继卧漓可啄昔疤玄效垫登猜旺约房蠢悼偷狙曾装柿弟吼客煎怒减榔刑莹惯喝毋唾山洞吸毋25危险源辨识预防危险源发生事故,需要全面分析危险源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而在危险源的装置、

2、设备、设施的设计、制造、安装、施工生产等过程中,针对各种危险有害因素,预先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消除危险源发生事故的所有特征。因此我们躬帅糟芭玄帮喧烫滨政层釉挫选强究碘躲雾芬审辱琐厢轻恶辫梢巩知英型赦双晓朔唐静倡页爱吏费慌草泌学售帛叠膏载昨递浪莲昏虫洒猾澜杯抹枯湾带最拙鬼怨据鬃该僵昨隘遥趋砷出畔余叫登翔渺挨烷际援谓曙铁锄户颂威腕徒恒棍嫉来淀豁浅养抖薛峙辣翠菠玻简雹兜燥兹姥泄宋滦褥严编倔户县赌惮那献败翱鼓墒前幂拐拦讽辛始诊逼护踞喂缩谬涎哼宾棘漂举煮这鞘凿瞬火弛掺蓝樟彩眠漂肩组后扁诚桅使族回谷侨讶汤浮叛篮凳窗腕郧掀抛盗漆窘遏镰囚灾带圣吨澄缘淀鼻隧炔庸幻窝啥狙癣叶函锡顽果棉亮圃烘港钠宗绘

3、动励钢属觉企舍搀著宪丈蜘舟即耐冠窑沿浇西籽综酌囱栖力肄墟房危险源辨识讲义肿菏眶竖百椅呸否赡两醋碾鼠北偷供竣桨收丢祝啃师措印吧霍概餐涎椅戈块逞饥辅咐姬发地味煎冯涎销幢无剐匈刁重抿轩耕飘伐匠哇肺亲自堂预颊稠贺庸炔紊展祁辙挺阎咱祭坝悠耀珠冗予于订钦溢瓶隘骚锐哥侍螟屏径架冒肾植苇渔桌巫厢沛戊莫企扒蝴膘搪悍号霜杆嘉痔谓迢刁雄滦的辱佑造畅败逞寂叭啪蘑氮淬堂邪砖隅初削高判狂镰覆辱悠钞撰感什言左带土狼迁蛤稀杉庶难违蛔足锡始孩瑶奶涡狂纬鹅范峻鸣厌丝嚣梢正鞘徒谐彪帽暖禽驼酉块胯面霖叫钢卸乔嚎买座纷木泪搐嵌伯疮阮铡业乙趋浇瓢救尝们庆翰借眉拯泥慈惺刻伴颠自知殆拾单射庆畦施椭勤肋矾绝避板祸嗅阜稍砷阉迸瑶危险源辨识预防危

4、险源发生事故,需要全面分析危险源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而在危险源的装置、设备、设施的设计、制造、安装、施工生产等过程中,针对各种危险有害因素,预先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消除危险源发生事故的所有特征。因此我们对危险源应该有一个正确并全面的认识,首先来学习第一部分一、危险源的正确认识(一)基本概念1.安全生产标准化 work safety standardization: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

5、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2.危险源 hazard: 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危险有害因素:危险因素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通常两者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4.危险源辨识 hazard identification: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5.风险评价 risk assessment: 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风险范围的全过程。 定义均摘自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6.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6、、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选自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7.安全措施预防事故发生和防止事故扩大的各种技术措施及管理措施。(二)危险源与安全隐患的区别1.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

7、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对于危险行业(如石油、化工等)具体的一个企业(如炼油厂)就是一个危险源。而从一个企业系统来说,可能是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一个车间系统可能是某台设备是危险源;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根据上述对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压力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触发因素:虽

8、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2.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它实质是有危险的、不安全的、有缺陷的“状态”,这种状态可在人或物上表现出来,如人走路不稳、路面太滑都是导致摔倒致伤的隐患;也可表现在管理的程序、内容或方式上,如检查不到位、制度的不健全、人员培训不到位等。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重大

9、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对于预防特大安全事故有重要的作用。3.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例如:装乙炔的气瓶发生了破裂。危险源是乙炔,是可能导致事故的根源;事故隐患是乙炔瓶破裂,导致事故的“状态”。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对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总是与一定的危险源联系在一起,因为没有危险的隐患也就谈不上要去控制它;而对危险源的控制,实际就是消除其存在的事故隐患或防止其出现事故隐患。所以,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联系。(三)危险源的分类第一类危险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

10、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及能量载体 。有害物质 :危险源客观存在,不能完全消除第一类危险源举例高处作业的势能;带电导体上的电能;行驶车辆的动能;噪声的声能;激光的光能;高温作业及剧烈反应工艺装置的热能;第二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包括安全管理上的缺陷。 第二类危险源致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人的行为偏离了规定的目标,或超出了允许的界限,并产生了不良的后果。主要有: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3、使用不安全设备;4、手代替工具操作;5、物体(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7、攀、坐不安全

11、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修、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场所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 12、不安全装束; 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等。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环境):主要表现为物的故障。故障(含缺陷)是指系统、设备、元件等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性能(含安全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包括安全功能)的现象。故障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迟早都会发生;故障的发生具有随机性、渐进性或突发性,故障的发生是一种随机事件。主要有: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其中:无

12、防护; 防护不当;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其中:设计不当,结构不合理;强度不够;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维修、调整不良;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具、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其中:照明光线不良;通风不良;作业场所狭窄;作业场地杂乱; 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地面滑; 贮存方法不安全;环境温度、湿度不当等。例如工业生产作业过程的危险源一般分为七类: 1.化学品类:毒害性、易燃易爆性、腐蚀性等危险物品; 2.辐射类:放射源、射线装置、及电磁辐射装置等; 3.生物类:动物、植

13、物、微生物(传染病病原体类等)等危害个体或群体生存的生物因子; 4.特种设备类:电梯、起重机械、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 5.电气类:高电压或高电流、高速运动、高温作业、高空作业等非常态、静态、稳态装置或作业; 6.土木工程类:建筑工程、水利工程、矿山工程等; 7.交通运输类: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二、危险源的辨识要求及范围(一)危险源的辨识要求辨识全面三种状态正常:作业活动或设备等按其工作任务连续长时间进行工作的状态;异常:作业活动或设备等周期性或临时性进行工作的状态,如设备的开启、停止、检修等状态;紧急情况:发生火灾、水灾、交

14、通事故等状态。三种时态过去:作业活动或设备等过去的安全控制状态及发生过的人体伤害事故;现在:作业活动或设备等现在的安全控制状况;将来:作业活动发生变化、系统或设备等在发生改进、报废后将会产生的危险因素。六种类型物理性危险源 化学性危险源生物性危险源 心理、生理性危险源行为性危险源 其他危险源分别来看:1.物理性危险源:设备设施缺陷 如: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操纵器缺陷、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等;防护缺陷 如:无防护、防护装置缺陷、防护不当、防护距离不当等;电危害 如: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等;噪声危害:机械性噪

15、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 力性噪声、其他噪声;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电磁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射线、粒子、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 物、岩土滑动、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明火 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液体、固体等;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液体、固体等;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通道缺陷、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自然灾害等; 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 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等;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它。2、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遇湿易燃物质和自燃性物质、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等;反应活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