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萨伊“三位一体”公式到马歇尔生产要素理论演进的现实分析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2843917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萨伊“三位一体”公式到马歇尔生产要素理论演进的现实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从萨伊“三位一体”公式到马歇尔生产要素理论演进的现实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从萨伊“三位一体”公式到马歇尔生产要素理论演进的现实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从萨伊“三位一体”公式到马歇尔生产要素理论演进的现实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从萨伊“三位一体”公式到马歇尔生产要素理论演进的现实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萨伊“三位一体”公式到马歇尔生产要素理论演进的现实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萨伊“三位一体”公式到马歇尔生产要素理论演进的现实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从萨伊“三位一体”公式到马歇尔生产要素理论演进的现实分析摘要: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有名的“三位一体”公式:劳动应得到工资,资本应得到利润,土地应得到地租。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萨伊“三位一体”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所谓的“四位一体”公式,他把“企业家才能”追加到了前三种生产要素之中,认为企业家才应获得企业利润。本文从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入手,阐述了生产要素理论的发展,分析了现阶段四大生产要素的不同作用 。关键词:“三位一体”公式 时差利息论 边际生产分配论 作用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竭力赞扬萨伊,把萨伊称为亚当斯密学说在欧洲大陆的继承和普及者。实际

2、上,萨伊只是庸俗化了亚当斯密的学说,他摒弃了亚当斯密学说体系中的科学成份,扩展了其中的庸俗因素。经济学发展至今,关于生产要素的理论更加丰富,也更加科学。因此,为了认清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分配理论的实质,必须分析萨伊分配理论的形成及其历史演变。一、 理论概述 生产要素,是指人类从事生产活动所必需的一切投入品。自从威廉配第的“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名言开始,各流派经济学家便把生产要素纳入各自的研究范围。后来的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都认为基于土地、劳动和资本在生产中发挥不可缺少的作用,要素所有者获得相应报酬。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有名的“三位一体”公式:劳动应得到工资,

3、资本应得到利润,土地应得到地租。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萨伊“三位一体”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所谓的“四位一体”公式,他把“企业家才能”追加到了前三种生产要素之中,认为企业家才应获得企业利润。 “三位一体”公式是萨伊分配理论的精髓,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工资论、利润论、利息论大都与之骨肉相连,都是从那里吸取、发展而来的。因此要想认识现代资产阶级有关经济理论的实质,必须分析萨伊的“三位一体”分配论及其演变。(一)萨伊分配理论的形成和实质18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社会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在思想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提出用新的社会方式代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萨伊为替资

4、产阶级剥削辩护,以他的生产三要素论为基础,提出了“劳动工资,资本利息,土地地租”的“三位一体”分配理论。他说劳动、资本、土地三个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共同进行“生产性服务”生产了产品,因此报酬主要相应地分配给三个要素的所有者:工人得到工资,资本家得到利息,地主得到地租。“三位一体”公式是萨伊抛弃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分配论中的科学成份,吸取加工其中的庸俗因素而形成的,在理论上,根本没有什么新东西。在工资问题上,萨伊依照生产三要素论断言:劳动由于和资本、土地一起参加了价值和收入的创造,所以劳动这一要素的相应收入即工资,是工人的全部报酬。在利润问题上,抓住平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这一现象,依照生产三

5、要素论把利润分成两部分:利息是对于资本的效用或使用所付的租金,利润是企业主高度熟练劳动的报酬。这样萨伊就用利息偷换了利润,得出了资本利息的公式。在地租问题上,他抛弃亚当斯密关于地租是从工人劳动生产物中的扣除部分这一科学论点,把地租说成是土地的生产性服务的报酬。这样,亚当斯密分配论中的庸俗因素就被萨伊加工为“三位一体”公式。萨伊之所以如此,有他的政治目的。就劳动工资来看,劳动不仅创造了相当于工资的价值,而且创造了超过工资的价值即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作为利润、利息和地租被资本家和地主无偿占有,萨伊把工资说成是工人劳动的全部报酬,目的是否认资本主义剥削。就资本利息来看,利息不是资本的产物。资本作为一个

6、价值,它本身不可能产生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如果把资本当作一定价值的货币额,它在流通中只能改变自己的价值形态,而不会发生价值增值。如果把资本当作它的物质形态即生产资料来理解,它的价值只能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而被保存下来,也不会发生价值增值。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是工人的劳动创造的。萨伊之所以用利息偷换利润,把利润说成是企业主高度熟练劳动的报酬,一是因为资本利息形式不仅看不到剩余价值的来源,而且还能造成资本能生利的假象;二是资本家就好像和工人一样,也是靠劳动取得收入。目的是证明资本家的收入与工人的劳动无关,资本家没有剥削工人。再从土地地租来分析,地租也不是土地带来的,没有工人的劳

7、动,土地不会生长出任何作物和地租。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资本家交给地主的超过平均利润的剩余价值。萨伊之所以把地租说成是土地的产物,其目的还是否认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总之,“三位一体”分配论的实质是:第一、想从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引出剩余价值,以掩盖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否认资本主义剥削;第二、用物与物的关系代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企图证明资本主义剥削的合理性和永恒性。(二)萨伊分配理论的历史演变萨伊的经济理论用事物的现象掩盖本质,对资产阶级的辩护十分有利,所以一直被后来的庸俗经济学家所继承、发展。“三位一体”公式,在萨伊那里还相当简陋,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中就逐步系统化、理论化了。

8、从萨伊三位一体公式到马歇尔四位一体公式的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1.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论。庞巴维克是19世纪末期边际效用论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同时也是疯狂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中,利润被归结为利息,庞巴维克吸取并发展了这一论点,把剩余价值的各种形态都归结为利息,并以他的主观价值论为基础,得出了时差利息论。他认为,由于人们对现在物品的评价总是高于同种类同数量的未来物品,所以二者之间就出现了一个价值的时差利息。利息包括三种形态:借贷利息、企业利润、耐久物品的利息。萨伊由生产要素本身的效用引出剩余价值,庞巴维克进而由人们对物品效用的主观评价引出剩余价值。把利润、利

9、息、地租都变为人的主观意识和时间的产物,以抹杀这些范畴的阶级内容和社会性质,可见时差利息比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更庸俗。2.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分配论。克拉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理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公开辩护者。他把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力论和19世纪70年代以后所流行的边际分析结合在一起,提出了他的边际生产分配论。克拉克重谈价值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滥调,认为不仅劳动是价值的源泉,而且资本(包括土地)也是价值的源泉,不仅劳动应该得到相应的报酬,而且资本也应该得到相应的报酬。他又将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扩用到其他生产要素上来,提出了一般生产递减规律的理论,然后再把他的边际概念应

10、用到生产递减规律,于是构成了他的边际生产分配论。他认为劳动和资本不仅共同创造价值,而且同受一个自然规律的支配,各自根据自身的边际生产力获得相应的一份收入,工人得到工资,资本家得到利息。所不同的是克拉克把地租看成是利息的特殊形态,利润看成是动态的范畴,这样萨伊的生产三要素就被他变成两个要素了。克拉克的工资、利息论不仅宣扬资本家和工人的利益是一致的,资本主义制度是永恒的,而且还企图证明,失业是工人人数太多的必然结果。如果工人都就业了,工人的工资水平必然降低。要保持现行的工资水平,一部分工人必然失业。他还宣扬,要提高工资必须增加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对提高工人生活水平有重要意义。其实随着的诚心。” 资本

11、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对劳动的需求量会相对甚至绝对减少,而劳动对资本的供给量会不断增加,引起相对人口过剩,造成无产阶级的贫困化。所以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分配论比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更有欺骗性。3.马歇尔的分配论。马歇尔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著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马歇尔的理论在方法论上有四个特点:第一、利用连续性原理分析社会现象;第二、运用均衡概念分析经济状态;第三、运用边际增量范畴分析价值理论;第四、 运用主观心理动机说明人的经济行为。马歇尔吸取萨伊把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的观点,又综合新旧庸俗经济学说的“均衡价格”论,以此为基础在分配问题上把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发展为“四位一体

12、”公式。对于工资他认为是劳动的需求价格和供求价格相均衡的价格,劳动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马偕尔认为供给价格由培养、训练和保持有效率的劳动的精力所用的成本决定。利息是资本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均衡的价格,资本的需求价格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资本的供给价格取决于“等待”即节欲。地租只受土地需求价格的影响而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因为土地的供给不变,没有供给价格。利润是资本家管理和组织企业的报偿。马歇尔不仅用心理因素说明供给和需求,而且还把力学上的均衡理论搬用到政治经济学领域中来说明分配问题,其目的是说明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都可以获得“最大满足”掩盖阶级矛盾和剥削,其理论也达到了极端庸俗

13、化。总之,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发展中,庞巴维克、克拉克和马歇尔等人都继承和沿袭了萨伊的分配理论,虽然在体系上和内容上有所发展,有所综合,但目的和用意都是相同的。都是为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剥削辩护,都企图把资本主义制度说成美好的和永恒的。二、现阶段四大生产要素作用 尽管参与分配的原则尚有争论,但关于制度、资本、技术、劳动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已成为共识。生产要素远远不止于上述四种,但制度、资本、技术、劳动和管理是新经济条件下四种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上述四种生产要素的作用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充分发挥制度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制度是社会的

14、游戏规则,它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通过向人们提供日常生活中的结构来减少不确定性。制度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 从静态的角度看,制度的作用具体包括降低交易成本、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提供人们关于行动的信息、为个人选择提供激励系统、约束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和减少外部性等。从动态的角度看,表现为制度创新对长期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制度安排以均衡一非均衡一均衡的不断循环推动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制度供给总是不足的,原因在于制度供给是有成本的,其中包括现有利益集团对现有制度的路径依赖、同一利益集团内部目标不一致而导致的行为矛盾等。 这就要求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不断加强法治建设,

15、协调保证各方利益;加强统一的意识形态建设,降低制度的执行成本。 (二)充分发挥资本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作用 资本从来就是一个基本要素。著名的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和条件,该模型认为只有资本积累才是促进整个经济增长的中心环节;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中也将资本投入量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并且对资本弹性、资本装备率等进行了多种分析。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资本不足。而早期的大举借债或大量引进外资等方法在一定时期对经济增长起到一定作用,但容易导致非常严重的长期后果,如本国的经济金融安全等,因此不是长远之计和治本之计。不能仅仅再从资本的数量上考虑问题,

16、而更应从资本的质量上思考对策: 1.建立和完善发达的资本市场,合理有序配置资本,改善有限资本的综合利用效率。在资本有限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资本积累,合理有效配置资本,保持长期有序和协调地运用资本要素,改善资本综合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2.优化资本配置,规范资本运营。要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本,必须随时对经济结构进行柔性的调整,即资本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兼并和破产是实现资本重新配置的有效途径,实现资本的合理配置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为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三)充分发挥科学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在人类的三次产业革命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第一次产业革命,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渗透性因素,第二次产业革命,科学技术已经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加入了生产的全过程,第三次产业革命,科学技术已上升为生产力中的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