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爱南路学校“能力提升工程”方案 (2)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2840707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友爱南路学校“能力提升工程”方案 (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友爱南路学校“能力提升工程”方案 (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友爱南路学校“能力提升工程”方案 (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友爱南路学校“能力提升工程”方案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友爱南路学校“能力提升工程”方案 (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友爱南路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文件精神和西乡塘区的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与城区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战略要求,确实提升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认真地完成好能力提升工程的各项工作任务,现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订如下工作方案。一、我校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一)我校教育信息化的硬、软件基本情况(1)硬件条件。在城区教育局的关心和支持下,我校教育信息化硬件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目前我校配备有2个电脑室、1个多媒体教室、所有班级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年级至九年级的教师办公室内均配有2台电脑供教师们使用。目前的整体设备虽然离

2、教师们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学校正在努力改善、增加教室和办公室的教学设备,以能满足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硬件要求。(2)应用水平。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参差不齐,主要是不同年龄教师水平有差距,中青年教师水平相对高些,年龄大的教师水平偏低。我校中青教师大部分具备了初步的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二)展望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虽然我校大部分教师具备了初步的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只是初步的,而且教师只关注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我校未来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还有两个发展空间:一是教师的“教”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进一步转变教师的观念,

3、使教师的“教”真正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转变;二是学生的“学”还处于待发展的空间,我们将把工作重点放在促进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和丰富的网络资源自主学习上。二、总体目标贯彻落实城区的工作步骤,从2014年起,按照先易后难、先骨干后全员、逐步推进的原则,分年度、分层次、分学科组织开展全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提升培训活动,到2017年实现提升我校全体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总体目标,使每一位教师全面掌握信息技术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真正理解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教学理念,进而转变教师的观念。到2017年实现提升全体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总体目标,使每一位教师全

4、面掌握信息技术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真正理解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教学理念,进而转变教师的观念。三、工作措施(一)培训原则(1)深度融合原则在城区的引领下,充分利用我校前期教育信息化工作成果,以信息技术应用手段和培训课程资源为载体,推行混合式培训,引导教师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全过程,推动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促进学生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向发展,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2)逐步推进培训原则按照先易后难、先骨干后全员、逐步推进的原则开展我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活动。校长、骨干教师积极参与信息技术应用理念及知识培训,然后依托这些骨干教师开展校本培训。(3)按

5、需施训原则充分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遵循教师专业成长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规律,根据城区的培训项目,进行研讨,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二)培训模式根据城区的工作安排,培训的模式有以下式:(1)混合培训模式;(2)网络研修社区模式;(3)自主选学模式。我校将根据学校和教师们的实际情况进行统筹安排,让每一位教师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以达到培训的目的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水平,最终为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服务。(三)课程培训内容(1)课程目标1、“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系列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训,使教师掌握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合理应用通用软件、

6、学科软件、信息化数字教育资源,有效开展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2、“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系列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训,教师能够在网络教学、移动学习等信息化环境中,合理应用通用软件、学科软件、信息化数字教育资源,有效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发展综合素质。3、“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系列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训,使教师树立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的意识,掌握专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学会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有效参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研修,养成网络学习习惯,促进终身学习,实现专业自主发展的最终目标。(2)

7、课程主题1、“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系列课程设以下15个主题:T1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T2多媒体教学环境认知与常用设备使用、T3学科资源检索与获取、T4素材的处理与加工、T5多媒体课件制作、T6学科软件的使用、T7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T8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学科教学、T9交互多媒体环境下的学科教学、T10学科教学资源支持下的课程教学、T11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T12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T13技术支持的学生技能训练与指导、T14技术支持的总结与复习、T15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2、“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 系列课程设以下9个主题:T16网络学习空间的构建与管理、T17网络教学平台

8、的应用、T18适用于移动设备的教学软件应用、T19网络教学环境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T20移动学习环境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T21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任务设计、T22技术支持的学习小组的组织与管理、T23技术支持的学习过程监控、T24技术支持的学习评价。3、“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 系列课程设以下3个主题:T25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T26教师工作坊与教师专业发展、T27网络研修社区与教师专业发展。(四)根据城区的安排 ,组织教师参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在城区的大力组织下,我校争取每位教师的技术能力测评人人过关,能熟练操作信息技术的各项教学软件,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五)全

9、面推动信息技术应用(1)以比赛促进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每学期开展一次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课堂教学比赛活动,每年举办一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论文大奖赛、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每年的年底开展一次优秀课例大展示活动。通过开展比赛、课例展示等活动来激励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从而推动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事业向前发展。(2)以课题研究引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潮流鼓励教师主动参加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方面的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来发现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还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研究解决的办法,构建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理论体系。(六)学校“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及工作职责。 组 长:杨文凯(友爱南路学校校长) 秦开宇(友爱南路学校党委书记) 副组长,学校管理员:郭 里(友爱南路学校副校长) 助学老师:王涓涓(友爱南路学校中学教务处主任) 余飞尤(友爱南路学校中学教务处副主任) 韦达森(友爱南路学校中学教务处副主任)周日英(城区兼职教研员)石丽华(城区兼职教研员)“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对城区组织的培训工作,协调好我校教师的工作,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培训学习,助学教师负责教师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南宁市友爱南路学校 2016年9月18日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