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四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检测中图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2839276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四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检测中图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四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检测中图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四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检测中图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四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检测中图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四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检测中图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四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检测中图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四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检测中图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四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检测中图版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及该区域三城市气候资料。读图,完成第12题。1.图中三城市对应的气候资料分别是()A.甲、乙、丙B.乙、甲、丙C.丙、乙、甲D.甲、丙、乙2.造成三地降水季节分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海陆位置C.洋流D.大气环流(2018安徽六安一中上学期第三次模拟)干旱等效频度指的是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实际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

2、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等效频度分布示意图,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据此完成第34题。城市45月78月全年开封0.470.350.20武汉0.270.560.193.影响武汉和开封干旱等效频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B.气温C.降水D.河流4.造成武汉旱灾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春季气温快速上升B.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秋季晴朗少雨D.冬季寒冷干燥读图,完成第56题。安第斯山东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5.图中()A.西坡自北向南垂直景观数量增多B. 35S的西坡垂直景观比东坡丰富C. 25S海拔1 000米处均为针叶林D.荒漠半荒漠

3、景观东坡面积大于西坡6.雨林景观纬度跨度东坡远大于西坡的主要因素是()山地坡向盛行西风低纬信风海拔A.B.C.D.读我国30N附近甲山坡植被和聚落数量分布示意图,完成第78题。7.甲山坡海拔2 0003 000米地段聚落数量多的原因是()A.气温高B.气温低C.坡度小D.靠近河流8.甲山坡出现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的植被是()A.常绿林B.干旱灌木C.针叶林D.高山草甸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面貌的变化。下图是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2012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第910题。9.近二十几年来,有关该地区自

4、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降水量增加B.河流流量增加C.植被覆盖率上升D.河流含沙量增加10.近二十几年来,导致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可能原因是()耕地面积不断增加水库面积增加经济林面积增大灌溉面积增加A.B.C.D.读天山博格达峰北坡垂直自然带图,完成第1112题。11.图中甲自然带的类型为()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温带草原带C.温带荒漠带D.针阔混交林带12.博格达峰北坡自然带丰富完整,是体现垂直地带性规律的典范,对其形成影响最小的因素是()A.纬度位置B.山体坡度C.大气环流D.海拔二、综合题(共52分)13.(2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年

5、降水量分布图。图中丙地为潘帕斯草原,就地带性和气候条件而论,本区适宜树木生长,但实地考察后人们发现除沿河两岸外,基本为无林草原,被称为“没有树木的大草原”。(1)指出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2)比较图中甲、乙两地气候干旱的原因。(3)图中乙地沿岸地区冬季多浓重湿雾,分析其成因。(4)从纬度、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的角度分析丙地成为无林草原的原因。14.(26分)(2018山东烟台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物种生长的范围和生长条件的研究,日益为地理学界研究所重视。“红石滩”景观,是橘色藻附着于岩石上呈现的景观,主要分布在川西、滇西北、藏东南等雪山冰川附近的河谷里,它的

6、形成必须要满足有大量原生的石头(即表面干净、没有任何其他植物生长)。下图示意四川西部贡嘎山“红石滩”景观。注 郁闭度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反映林分密度的重要指标。(1)说明“红石滩”景观形成需要的条件。(2)分析“红石滩”景观在我国西南地区分布海拔较高的原因。(3)指出贡嘎山郁闭植被东、西坡分布上限的差异并分析原因。(4)简述“红石滩”景观多分布在郁闭植被分布区附近的原因。第四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12.1.A2.D第1题,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位于40N附近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与右图中的甲对应;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各月降水均匀,与乙对

7、应;也是地中海气候,但根据等高线判断,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较少,与丙对应。故选A项。第2题,两地夏季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地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所以全年多雨,且各月降水分配均匀。所以三地降水季节分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的影响。34.3.C4.B第3题,干旱等效频度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读图可知,开封发生旱灾的次数较多,原因是开封地处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第4题,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武汉的降水相对变率在78月份最大,说明夏季旱灾严重。武汉夏季78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伏旱天气,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所以旱灾严重。56.5.B

8、6.C第5题,读图可知,西坡自北向南垂直景观数量先减少再增多,A项错;25S海拔1 000米处都不是针叶林,C项错;东坡没有荒漠半荒漠景观,D项错;35S的西坡垂直景观比东坡丰富,B项正确。第6题,低纬信风从大西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受到安第斯山脉的阻挡,形成地形雨,使降水增加,雨林景观范围扩大。故选C项。78.7.C8.B第7题,根据甲坡的剖面线的变化可知,在2 0003 000米的高度,坡最缓,适合聚落的建设与分布。第8题,由于水热条件的变化,垂直自然带由山麓到山顶的变化类似于纬度地带性的变化,植被类型应该依次呈现出热带植被、亚热带植被、温带植被、亚寒带植被、高山草原草甸带、冰雪冰川带,该河

9、谷地带形成常绿林,再向海拔较高处却形成干旱灌木,之后又变化为常绿林与针叶林,可见干旱灌木是由于该河谷甲山坡在海拔1 4002 000米处,降水异常减少,水分条件较差而形成,属于非地带性分异规律。910.9.C10.B第9题,与1990年相比,该河雨后流量曲线变化和含沙量曲线波峰降低,说明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提高。第10题,除植被增加因素外,水库也有明显的调节径流量和拦截泥沙的作用。1112.11.C12.B第11题,根据基带和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以及垂直自然带的递变规律,可以判断甲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第12题,纬度位置和山体的相对高度影响博格达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与组合;受西

10、风(大气环流)影响,博格达峰北坡形成山地针叶林带;山体坡度对其自然带的影响较小。13.答案 (1)30S以北为热带沙漠气候,30S40S为地中海气候,40S以南为温带海洋性气候。(2)甲地区地处西风背风坡,东岸为离岸风。乙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沿岸有寒流流经。(3)乙地沿岸地区西临海洋,水汽较充足;沿岸寒流降温作用明显,水汽易凝结成雾;冬季近地面气温低,大气层稳定,不利于浓雾的扩散。(4)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强;陆地面积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显著,夏季风较弱,带来的海洋水汽少;西部高山阻挡太平洋水汽到达,降水较少。解析 第(1)题,根据纬度位置、降水量推断西部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及

11、其分布。第(2)题,甲地地处西风带,降水少是山脉阻挡西风所致;乙地降水少是受干燥的气压带、风带影响,加之沿岸寒流降温减湿形成。第(3)题,从水汽来源、洋流、大气稳定性等方面分析浓雾成因。第(4)题,丙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成为无林草原要从气温、蒸发、降水等方面分析其原因。14.答案 (1)温度较低的气温条件;潮湿干净的环境;大量裸露的原石环境;丰富的矿物等。(2)山地为主的地形,地形复杂多样;纬度较低,但平均海拔较高,山体上部气温较低,满足“红石滩”景观形成的条件等。(3)差异:西坡分布的上限高于东坡。主要原因:贡嘎山西侧受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地处迎风坡,降水丰富,水热组合状况好,植

12、被生长茂密,郁闭度高。(4)相比海拔较高的流石滩,郁闭植被分布区海拔较低,温度适宜;郁闭植被分布区多为河谷,湿度大,构造活跃及大量泥石流发育的途经区,为“红石滩”景观提供了较多的原石;相比海拔较低处,郁闭植被分布区人为破坏较少等。解析 第(1)题,由材料中“红石滩”景观主要分布在雪山冰川附近的河谷里可以得出其形成的条件为:海拔高,气温低,空气潮湿。橘色藻附着于表面干净的原生岩石上,丰富的矿物为藻类生长提供养分。第(2)题,我国南方以亚热带气候为主,纬度低、热量丰富,高海拔地区气温较低,可满足橘色藻及“红石滩”形成的条件。第(3)题,影响植被生长状况的条件主要是水热及其组合状况。我国西南地区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显著,西坡为迎风坡,降水丰富,水热条件好,植被生长茂密,郁闭度高。第(4)题,读图可知,郁闭植被分布区位于流石滩下方,海拔4 000米左右,温度适宜、湿度大;构造活跃及大量泥石流将上方流石移至郁闭植被分布区,为“红石滩”景观提供了较多的原石。郁闭植被分布区海拔较高,人为破坏较少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