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书笔记通用15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2839275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5.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通用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通用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通用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通用1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通用1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通用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傅雷家书读书笔记通用15篇(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傅雷家书读书笔记通用1篇 当品尝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肯定有许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傅雷家书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 父爱如山、如海、如家书,封封触情、触爱、沁人心脾。亲情至深,傅雷却用数封家书表达了爱的全部。一本书,一段情,一对父子,即使时间易逝,时隔半个世纪,亲情之爱却从未腐朽。 傅雷,他为人坦荡正直,爱子心切,是严父更是良友。对于长大的儿子,希望他向外发展,但又不忍心孩子远离身边,父母们辛辛苦苦,一步步将儿女抚养成人,儿女成才之际,亦是离开屋檐之时,作为父母,既为他们兴奋,也为此感到忧愁,我们应谅解父母的冲

2、突心情。 在傅聪的成长途中,父亲傅雷好像早已化为天空的北极星,引导傅聪在黑暗迷途中找到正确方向。除生活的琐事之外,还涉及了艺术以及为人处世之道。傅雷让儿子知道了“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他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把自己的人生才智、生活阅历、艺术体会、文化感悟都毫无保留的传授给自己儿子。回首遥望,过往的今日,微弱的烛光下,仍有心系游子而深夜未眠的傅雷。提笔,细细询问孩子是否已经加衣加棉,是否工作有张有弛,生活是否有做到自律,是否找到终身伴侣。两人若近在眼前,相互嘘寒问暖,比量三分,虽然傅聪不经常回信,但傅雷照旧孜孜不倦的给傅聪写信,这其中满满是深切静默的爱。 傅雷在信中曾说“辛酸的眼泪是培育你心灵

3、的酒浆”,这句话饱含了傅雷对儿子的激励与支持,虽然眼泪是辛酸的,但这却是让内心变得更加坚毅,让自己不断走向胜利的动力。我们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坎坷坎坷、荆棘丛生,但经验了这些,我们会变得更坚毅,收获如那酒浆一般的甘甜。 傅雷家书字里行间都深藏着一颗父亲的爱子之心,不同于母爱的温顺细腻,父爱更像是那宏伟的高山,深远而广袤。傅雷家书读书笔记2 在琳琅满目的书本中我一眼看中了这本书。对于家书,我的感觉是很生疏的,在我的印象中,我从来没有收到过家人的一封信、一封家书。在当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世界,人们的联系往往通过一部手机就能做到,口头直述成了绝大多数人的沟通的方式。 对于家这个词,好像许多人都还没有

4、真正的理解它。虽说我常在作文中写道“家是暖和的港湾”,“家是心灵的创口贴”,“家是冬日里的阳光”,但我自己对家这个词的理解始终停留在物质上。家就是包含我们吃喝住玩的一栋房子。而在傅雷家书还本书中我真真实切地感受到家是什么样的,真真实切地感受到了家书的暖和与厚重。 代序是傅雷简述傅聪的成长历程。傅聪小时候其实并不是个聪慧的孩子,但他在音乐方面的天赋极高。后来,他苦心训练,在肖邦竞赛上让西洋人对傅聪这位中国人的演奏叹为观止,最终成为了一个宏大的艺术家。在这些平铺直述的语言中我感受到了傅雷的骄傲,这是他一点一滴培育出来的孩子。 第一封家书是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讲的是傅聪离家时傅雷一家恋恋不舍的场面

5、。大家站在火车站台上都哭成了泪人儿,“妈妈随时随地都想哭眼睛已经肿得不像样了”笔触极为真实。现在的长辈送晚辈离开,眼里总是充溢泪珠的。我切实地感受到了傅雷与妻子对儿子的不舍与思念。可人总是要分别的,千丝万缕的思念只能写成书信一封又一封地来回穿梭。 我记忆深刻的有几封家书是傅雷教儿子怎样快速地学好俄文。傅雷说:“勿野心太大”,“外文总是到国外去念是最快的”。傅雷给儿子一些学外语的阅历,并袒露自己小时候不用功的糗事。他说自己“念得很不用功,成果很糟”。他用自己的亲身经验教育儿子不要像他一样,激励他不要为俄文成果太低而苦恼。其实更令我感受的是傅雷可以将自己儿时的不用功毫无保留地告知儿子。在现代大多数

6、家庭教化孩子时,总是让孩子以自己为榜样,把自己说得很宏大,其实是无中生有。可渐渐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许多“无中生有”的毛病全暴露出来,孩子慢慢对父母抵触,失去对父母的信任。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在一点一滴影响着孩子。所以说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是具很大影响力的。或许这也是为什么书香弟子世世代代都是书香弟子,当然也存在着极端例子。 傅雷对儿子的错误行为肯定会指出来,哪怕是一个错别字的订正。傅雷对于儿子的失败没有指责打骂,他始终以良好的心态和耐性教化孩子。傅雷在傅聪第一次失恋后的信中说:“很兴奋你又过了人生的一关,古语说得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经验过这一回的苦痛阅历,信任可以使你灵智

7、的成长又近了一步,使你对艺术的领悟又深了一步,我庆贺你有跟自己斗争的志气。”试问如今哪位家长会对孩子的每一件事都如此上心,连失恋这种小事也说得如此透彻。我佩服傅雷这种对孩子的关切与爱。对于孩子的每一件事都很上心,,就连搬钢琴绝不能自已动手,搬钢琴的绳子留着下次再用这种小事都是嘱咐一遍又一遍。其实大多数家长都能给孩子物质上无微不至的关爱,但他们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内心。傅雷对待儿子如老挚友一般,在困难时给孩子打气、谈心。许多孩子并不是一起先就抵触父母的,但长时间地被无视自己的感受,渐渐的,你我之间的感情就会越来越淡,距离越来越远,最终只剩下一张没有感情的户口本牵强维持着你们的亲子关系。 我时常被书中

8、几句亲切的话所感动,傅雷对孩子说:“我从来没爱你像现在这样爱得深切”,“孩子!我要怎样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懊悔和酷爱呢?”“在我有实力的时候,你要是喜爱我帮你一些忙,这是对我莫大的劝慰”。我鲜少从我父母的嘴里听到过这些话甚至没有,多的总是训斥。但我也知道他们只是用自己的方式爱着我。可与傅雷的那种淳朴而厚重的父爱相比,他们那种方式所表达出来的爱,又好像略显单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每一封家书都给了孩子莫大的激励和劝慰。傅雷给儿子的信中表现出真真实切的爱,一字一句都为他的将来做好铺垫,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他知道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活。 傅雷对儿子的信中,时而是有丰富生活阅历的长辈,教育孩子,引导

9、孩子;时而是知心好友,开诚布公,无话不说,没有隐私。傅雷对儿子的教化有基本原则: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艺术家。他教化孩子的方式是很有一套的。他在家书中的爱超脱尘世,影响了傅聪的一生,更是感动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或许,每个人都应当去读一读这本书,领会家书的厚重与暖和,品悟大师的思想与境界。傅雷家书读书笔记3 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溢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父亲傅雷是一个睿智,博学,正直的学者,年轻时甚至有些暴燥,极富特性。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端庄贤淑,又温厚和善的东方女性。父亲傅雷教化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

10、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超,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人”在傅雷心中又是详细而微的,这不只是一个愿望,一个口号。它大到对世界对人类对祖国的忠诚与献身精神,小到对自己事业的严谨,对父母的孝敬,对妻子的理解,对友人的宽容。 夫妇二人作为中国人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育两个儿子成材。是他们教儿子先做“人”,后成“家”,在他们的人生的句号中,就用“人”字结束了,一切美妙的的回忆。它告知我们:一颗纯净、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尽管有时会遭遇到意想不到的磨难、

11、污辱、迫害,陷入到好像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终真实的光不能恒久掩灭,还是要为大家所相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当得到的敬重和爱。傅雷家书读书笔记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自古就是人们沟通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书信往往可以把嘴上说不出来的话更好的流露。傅雷家书就是这个例子。傅雷家书摘编了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95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这本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的读物,充溢了父爱。 傅雷老先生曾说过,他给儿子的信有好几种作用: 一、探讨艺术, 二、激发年轻人的思想, 三、训练傅聪文笔和思想。 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 看了这本书,就似看到了傅雷丰富的内心世界。他对国家

12、、生活的酷爱,以及他对儿子的深厚的爱。 我从书中读懂了许多。比如“辛酸的眼泪是培育你心灵的酒浆。”当我遇到困难时,看了这句话,会立刻斗志昂扬。读了“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使我明白无论得失成败,只要努力过,奋斗过,就足够了。读了“太阳太剧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让我明白有些事不能做得太过。 有一段话始终令我有无限感慨:“其实完备是根本不存在的,整个人生、世界、宇宙,都谈不上完备”完备不肯定全是好事,有块镜子的碎片始终想找寻另外几块碎片,由于有棱角,他走得慢,观赏了很多美景,但当他找到其他碎片,圆镜子太完备了,但他们看不到风景了。 傅雷家书虽是父母与孩

13、子一般的书信,但却影响了许多人,它是永恒的经典。傅雷家书读书笔记5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养教化的经典范本,是充溢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育的两个孩子(傅聪闻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老师),教化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孩子培育独立思索,因材施教等教化思想的胜利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一、傅雷的爱子情深。“敬爱的孩子,你走后其次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但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一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似乎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

14、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前面的语句摘自傅雷家书,是傅雷老师写给他儿子傅聪的。从上方的语句,字里行间能够看出傅雷的爱子情深。对于长大的儿子,期望他强壮成长,向外发展,但又不忍孩子远离身边。其实家长都是这样的,从八月怀胎到十月分娩,家长辛辛苦苦,一步步将儿女培育成人,为的就是期望子女才有所用,以后不至于露宿街头。而,儿女成才之际,亦是离开屋檐独飞之时。作为父母,既为他们而兴奋,也为此悲伤难受。终归是骨肉之情。作为我们就应体会、明白父母的苦心,让父母看到他们想看的一幕我们快欢乐乐的生活,也算是报答了父母含辛茹苦的哺育之恩。激励员工的话

15、二、傅雷对儿子的激励 “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挥而就,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tonclor改变的确许多。我们听了都很兴奋,很感动。好孩子,我真该夸奖你几句才好。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刚从昆明回沪的时期,你真是从低洼中到了半山腰了。期望你从今留意完全的修养,将来必需能攀蹬峰顶。”这是傅雷老师,听过儿子傅聪的录音后,对儿子所讲评的。那里面包括了,傅老师对儿子的录音,精细的分析,以及客观的赞许。并且在后面提到了对儿子的期望。这是家长对孩子的教化方法。既要体现出自己对孩子的确定,让其有发奋拼搏的决心,以及会胜利的信念。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期望,给孩子指明白前进的路途,发展的方向。而我们

16、当子女的,也应在父母指引的道路上,吸取父母的阅历,取长补短发展自己的新道路。看过全文,如同跟傅雷老师对话一样,一个生动形像的傅雷展此刻眼前,好像傅雷就是我的父亲,在对我进行谆谆教育。对傅雷老师最深的印象,就是傅雷老师的爱子情深,管教有方。以前我以前看过刘庸老师写的确定自己,也是对儿子的告戒,从字里行间里面体现出了刘庸老师对儿子的疼爱。两本书表现的都是对儿子的疼爱以及管教的方法。而他们本质上却有不一样的地方。傅雷家书告知我们的是怎样把握自己的心态,怎样把自己的学业、事业发展完善,而确定自己告知我们的更多的是开放的思想,以及独立的观念。 接触傅雷老师的傅雷家书我就体会到了,一种中国传统的但又包含先进的思想。我很观赏傅雷老师告知儿子的学习方法,但我不是很宠爱傅老师对儿子情感的宣泄,与刘庸相比,傅雷明显得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