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23河流综合治理的原则、措施含答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2838515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23河流综合治理的原则、措施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品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23河流综合治理的原则、措施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品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23河流综合治理的原则、措施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品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23河流综合治理的原则、措施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品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23河流综合治理的原则、措施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23河流综合治理的原则、措施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23河流综合治理的原则、措施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资料 2019.5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23)河流综合治理的原则、措施(含答案)思维建模分析角度答题模板治理原则治理措施上游调洪加强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实行封山育林、育草的保护政策;对现有森林实行保护性经营与开发,保护生态环境;修建水库中游分洪、蓄洪严禁沿湖围垦,要退耕还湖、疏浚河湖、搞好分洪工程;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中游防护林,综合开发和治理山区;修建水利工程下游泄洪、束水加固两岸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示例】 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治理措施开发核心河流的梯级开发措施防洪干支流建成了具有防洪库容的水库35座,形成了统一有效的水库防洪调度系统,防洪标准达到百

2、年一遇航运河流水位稳定,通航里程长,沟通范围广廉价的水运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发电发展水电(30座水电站)、火电、核电,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促进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能耗工业的发展,河流两岸形成了一条“工业走廊”提高水质影响范围:居民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用水、水生生物生活环境。措施:污染防治、营造水源涵养林、改善库区生态环境旅游环境的不断改善及公园、风景区和野生动物管理区等的建立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使其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旅游成为其重要收入来源,且带动了游船制造业和经营业的发展土地利用预留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建设自然保护区;调整农、林、牧业结构,实行退耕还林、还草;稳固河、湖岸线,防治水土流失

3、;对矿区土地进行恢复和治理。效果减少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和旅游业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均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典题示范图231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请分析黄河上游水电开发的有利条件。(2)对黄河进行综合治理,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图231解题分析(1)图中黄河上游(河口以上地区)有龙羊峡、刘家峡等峡谷分布,说明黄河上游地势落差大(2)对黄河进行综合治理,应针对黄河的上游、中游、下游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答题要领(1)必须体现出“径流量”“地势落差”两个方面(2)必须体现黄河上、中、下游应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同时整个流域

4、还要共同防治河流的水污染、防止断流答案 (1)河流径流量较大,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2)上中游退耕还林还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建设水利枢纽,调节河流径流量。下游加固大堤,疏浚河道。流域内合理调配水量,防止断流;控制河流沿岸污染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答出四点即可)规范演练1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三峡大坝名列全球15个人造世界奇迹中。2002年时,我国开式授权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先期开发长江上游金沙江下游河段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4座大型水电站,预计其总发电量将是三峡电站的两倍。材料二图232为西南水电站群落示意图。图232(1)在金沙江河段连续修建四座大型水电站,这种开

5、发方式被称为河流的梯级开发。试分析这种开发方式的好处。(2)已进行大江截流的溪洛渡库区,人口密度为139人/千米2,大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这对该水电站的修建有什么影响?(3)溪洛渡水电站工程大江截流为什么选择在11月份?(4)简述我国开发金沙江水能资源的重要意义。2黄河,既是一条源远流长、波澜壮阔的自然河,又是一条孕育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母亲河”,“母亲”二字本身就包含着丰厚的人文内涵。所以,对黄河的开发,应把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统一起来,尽可能做到二者的完美结合。2010年某大学几个家乡位于黄河流域的同学,利用假期对黄河进行了综合调查,下面是他们通过调查得到的资料。分析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6、下表示意黄河流域主要水文站的含沙量。站名吉迈贵德兰州河口镇三门峡花园口洛口利津含沙量(kg/m3)0.12.52.76.842.827.52524材料二图233为黄河流域及主要水文站分布示意图。图233材料三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的北麓,河口镇和桃花峪将黄河分为上、中、下游三段。上游河段从青海省的东部起,穿行在峡谷之中,两岸山势陡峻,水流湍急,落差较大,峡谷与盆地相间,地形、地质条件好,河水含沙量小。这一段有支流洮河和湟水等汇入,水量逐渐增加到黄河总水量的70%。黄河流出青铜峡后,进入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水流平稳。(1)黄河中游自_站至_站含沙量陡增,这对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是_,中游应

7、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是_。(2)根据材料三,说明黄河上游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是什么。(3)黄土高原煤炭资源丰富,如果要保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3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 它以水系为纽带, 将区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联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多, 流域已成为人地关系十分敏感、复杂的地理单元。下面图(a)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 图(b)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 图(c)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234,完成下列问题。(a)(b)(c)图234(1)说明图中A支流的水文特征。(2)说出B、C两支流在流域开发利用方向上应有何

8、不同。(3)指出图(b)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地方,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河流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4)如果在该地区选址建水库,你认为,除上述方面的资料外,还需要收集哪些方面的资料?类型23河流综合治理的原则、措施类1(1)第一,有利于充分开发利用河段上的水力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第二,一个河段上几座水电站相继开工,平行作业,有利于合理使用施工队伍,充分利用机械设备,加快梯级开发速度,而且大大降低成本。(2)有利影响:可获得充足的劳动力。不利影响:库区迁移人口数量过多。(3)11月份,金沙江流域降水少,上游来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此时进行大江截流,具有截流量小、水位浅、工程难度小等优点。(4)有

9、利于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实现“西电东送”战略;有利于优化和改善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2(1)河口镇三门峡泥沙淤积,河床抬高,不利于防汛和航运植树种草,修水平梯田,打坝淤地等(2)水能(的梯级)开发。(3)依托现有的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治理环境污染,美化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解析 第(1)题,河流泥沙含量大会造成泥沙淤积,不利于通航和防汛;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可以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加以治理。第(2)题,黄河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水能是开发

10、的重点。第(3)题,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煤炭资源丰富,要保持该地区可持续发展应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两方面采取措施。3(1)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夏季);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汛期河水含沙量较大。(2)B支流:开发水能,发展旅游。C支流:发展航运。(3)土地利用不合理的地方: 坡地开垦,围湖造田。对湖泊及河流下游环境的影响: 湖泊淤积,湖面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湖泊调蓄功能减弱,河流下游洪灾威胁加大。(4)地质资料、河流水文资料、社会经济资料。解析 第(1)题,根据图(c)可知,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无结冰期,夏季降水较多,河流的汛期出现在夏季;由图(a)中等高线可知A支流处于

11、低山、丘陵地区,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根据土地利用状况图可知,A支流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且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有岩石裸露,故其河水在汛期的含沙量较大。第(2)题,根据图(a)和图(b),B支流主要流经山区,落差大,水能丰富,观察图可知流域内有瀑布和果园,可开发水能和发展旅游业;而C支流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稳,且联系了众多居民点,可以发展航运。第(3)题,仔细对比地形图和10年后的土地利用状况图,结合图例,可发现河流上游坡地开垦现象严重,有些地区出现了裸岩;湖泊面积缩小,湿地退化,湖滨地带成为农田,这是由围湖造田造成的。毁林开荒、开垦陡坡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从而导致下游湖泊泥沙淤积严重;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减小,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也使其调节径流的功能减弱,加剧洪涝灾害。第(4)题,材料已经给出了当地的地形、气候条件,还需考虑有无断层等地质条件、河流水文条件以及经济发展、居民数量等社会经济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