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2827729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立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公立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公立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公立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公立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立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立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立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参考指标指标要求1服务对象满意度:该指标按本类医院得分排名,具体标准由省(区、市)中医药管理部门确定。(1 )门诊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评价满意的被调查患者人数接受调查患者总人数X100% (包括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2 )在院患者满意度方便性、有效性和中医药特色等方面,调查患者应当包括门诊患者、在院患者和出院患者)1公众满意(3 )出院患者满意度该指标按本类医院得分排名,具体标准由省(区、市)中医药管理部门确定。社会2员工满意度员工满意度=评价满意的人数/回答有效的被调查员工总人数X100% (包括工作环境、机构管理、工资效

2、益待遇、培训机会、职称晋升、发展前景和中医药特色等)3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突完成政府公益性指令任务。指令中有明确中医药服务要求的,应作为必须开展的内容重点考核。发事件卫生应急和医疗救(1 )政府指令的公共卫生任务、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和医疗救治、支农支边等任务完成情况。2政府指令性任务落实治、支农支边、对口支援、(2 )对口支援、援外是指专家下基层、援外的人天数。援外、医学人才培养、国(3 )医学人才培养完成率=实际完成人次数/政府下达的医学人才培养人次数X100%防卫生动员等任务4惠民措施(1 )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含中药饮片),广泛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及非药物疗法。(2 )鼓励使用合法合规的院

3、内中药制剂。(3 )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以及上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共享。(4 )落实疾病应急救助制度。按病种的次均门急诊费用包括绝对值和增长率。优先选择当地本类同级别医院门急诊前20位病种,按 病种的次均门急诊费用绝对值对当地本类医院排名进行评判,增长率以当地本类医院门急诊次均费用 平均增长率3/4为标准。3费用控制5按病种的次均门急诊费用(1 )绝对值=按病种的门诊业务总收入/同一病种年门诊总人次数(2)增长率=(按病种的当年度次均门诊医疗费用-按病种的上年度次均门诊医疗费用)胺病种的上年度次均门诊医疗费用x 100%社会效益3费用控制6按病种的次均住院费用按病种的次均住院费用包括绝对

4、值和增长率。优先选择当地本类同级别医院住院前20位病种,按病种 的次均住院费用绝对值对当地本类医院排名进行评判,增长率以当地本类医院住院费用平均增长率3/4 为标准。(1 )绝对值=按病种的住院业务总收入/同一病种年住院总人次数二级指标三级参考指标指标要求(2 )增长率=(按病种的当年度次均住院医疗费用-按病种的上年度次均住院医疗费用)/按病种的上年度次均住院医疗费用x 100%7医疗收入增长率增长率与GDP等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相适应。对本类医院中因原有基础条件十分薄弱,近年来改善条件 后业务量增长较快者,可适当放宽考核条件,具体由省(区、市)中医药管理部门确定。医疗总收入增长率=(当年度医疗总

5、收入-上年度医疗总收入)/上年度医疗总收入x100%4与基本医保范围相适应8医保目录外药品占比医保目录外药品占比较上年下降或保持平稳(中药饮片和合法合规的院内中药制剂按目录内药品统 计)。医保目录外药品占比=医保目录外药品费用/药品收入x100%9医保目录外卫生材料占比医保目录外卫生材料占比较上年下降或保持平稳(开展中医药特色疗法和适宜技术所必备的卫生材料;按目录内卫生材料统计)。医保目录外卫生材料占比=医保目录外卫生材料费用/卫生材料收入x100%5病种结构合理10.病种分布不同级别的本类医院门诊和住院病种分布应与其功能定位相符,具体标准由省(区、市)中医药管理11.住院重症病人比例12三、

6、四级手术占比13四个院内感染指标:医部门确定。用于考核三级医院,具体标准由省(区、市)中医药管理部门根据医院功能定位确定,并要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住院重症病人比例=同期重症病人数/年度出院病人总数00%用于考核三级医院,具体标准由省(区、市)中医药管理部门根据医院功能定位确定,并要求中医药适当合理参与。三、四级手术占比=三、四级手术数量/总手术量X100%院感染病例漏报率、血管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X100%医疗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服务6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天数 xlOOO%。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提供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呼吸机相关肺

7、炎例次数/同期患者使用呼吸机总天数000%。率、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例次数/同期患者使用血管内导管留置总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例次数/同期患者使用导尿管总天数000%。染发病率三级参考指标指标要求14.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具体按医院功能定位分别要求,鼓励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充分用好中药饮片和合法合规院内制剂。具体由省(区、市)中医药管理部门确定。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二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X100/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15手术患者重返手术室再次手术总发生率手术患者重返手术室再次手术总发生率=重返手术室再次手术例数/同期出

8、院患者手术例数00%16.每万名出院患者医疗事故发生次数包括年度内鉴定为医疗事故数。每万名出院患者医疗事故发生次数 =医疗事故发生数X10000/出院患者总数17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住院死亡率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住院死亡率=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住院人数/同期手术患者出院人次X100%18医疗纠纷处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预防、处理医疗纠纷。19.临床路径管理的专业和病种数本类医院临床路径管理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规定执行,具体数量和权重由省(区、市)中医药管 理部门确定。20.中药饮片复核率中药饮片调剂复核率100%,每剂重量误差应在+5%以内(现场抽杳中药饮片复核率)。21.护床比护床比按本类医院评审标准

9、要求。7医疗服务便捷和适宜护床比=在岗护士数/实际开放床位数医护比按本类医院评审标准要求。22医护比医护比=在岗医师数/在岗护士数23.预约诊疗预约诊疗途径大于3种,三级医院预约诊疗率50%,复诊预约率80%o24.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病房比例达到中医药管理部门要求。25.择期手术术前平均住择期手术患者自住院当日到实施首次主要手术当日。 院日26.急诊平均留观时间急诊平均留观时间=急诊留观总时间/急诊留观患者总数医疗服务7医疗服务便捷和适宜提供(1 )通过新媒体、微平台等途径发布相关诊疗信息,提供自助打印、手机信息、电话告知、网络查询等多种形式的检查检验结果查询服务。(2)门诊费用、

10、执业登记、医疗服务基本情况等应按照政府制定的医院信息公开目录向社会公布有关27.信息公开信息。(3 )住院费用、重点单病种质量指标、药品耗材检查费用清单等情况在行业内公开,逐步探索向社会公布。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参考指标指标要求28.落实分级诊疗制度(1 )建立了上级医院与下级医院、慢性病长期照护机构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分工协作和双向转诊 机制。考虑到本类医院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服务技术分类分级较难明确、基层工作基础更差等特殊性, 凡上级医院与下级医院、慢性病长期照护机构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米取各种形式建立了纵向联合 体或一体化、集团化关系的,均可视为建立了分工协作和双向转诊机制。具体标准由

11、省(区、市)中 医药管理部门确定。(2 )有专人负责协调该项工作。(3 )完成一定数量的上转和下转任务。8中医药作用29.门诊中医药服务各省(区、市)中医药管理部门可结合实际对具体标准、权重和指标要求作适当调整。(1 )中医医院门诊中药处方比例60%,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中药处方比例40%(门诊中药处方比例=期间门诊中药(饮片、成药、制剂)处方数/门诊处方总数X100%)(2 )中医医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比例30%,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比例20%(门诊中药饮片处方比例=期间门诊中药饮片处方数/门诊处方总数X100%)(3 )中医医院门诊中医非药物治疗比例10%,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中医非药

12、物治疗比例7%(门诊中医非药物治疗比例=门诊中医非药物治疗人次/医院门诊总人次X100% )各省(区、市)中医药管理部门可结合实际对具体标准、权重和指标要求作适当调整。(1 )严格落实中医病例查房制度,每月32次,中医内涵丰富,有详细记录。(2)中医护理技术开晨6项。30.住院中医药服务(3 )中医特色护理服务比例占比例60% (中医特色护理服务比例=运用中医特色护理的住院病人数/医疗年收治病人数00%)。服务8中医药作用(以上均查阅本年度已归档住院病历)提供31.中医医疗技术服务32“治未病”服务各省(区、市)中医药管理部门可结合实际对具体标准、权重和指标要求作适当调整。中医医院开展中医医疗

13、技术项目60种,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中医医疗技术项目40种(按中医医疗 技术手册统计)。开展技术规范、内容丰富的中医“治未病”服务。服务区域布局和服务流程合理,设施设备及人员队伍综合33医师日均担负门诊人符合要求,有服务效果追踪评估。具体由省(区、市)中医药管理部门确定。依据当地同级别本类医院平均水平设定目示值合理区间,具体按省(区、市)区别不同医院功能定位规定9人力效率的相关要求。原则上三级医院医师日均担负门诊人次数应逐年减少,二级及以下医院应逐年增加。管理次数医师日均担负门诊人次数=年度门诊人次数/平均在职医师数/250天(法定工作天数)34.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数依据当地同级别本类医院平均

14、水平设定目标值合理区间,具体按省(区、市)区别不同医院功能定位规定的相关要求。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数=年度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在职医师数/365天目标值设定依据以当地本类医院平均水平,具体按省(区、市)规定的相关要求。35.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天数=出院者占用总床日/出院人数10.床位效率病床使用率85%36.病床使用率病床使用率=实际占用总床日/实际开放总床日X100% 目标值设定依据要与上年持平或有所下降。11.成本效率37.百元医疗收入成本百元医疗收入成本=(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医疗收入X100% 目标值设定依据为高于上年水平。12固定资产使用效率38.固定资产平均服务量固定资产平均服务量=(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数x3x本院平均住院天数)/年平均固定资产总额(万元)综合管理13.预算管理收入预算执行率95%,支出预算执行率95。39.预算执行率收入预算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