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汇编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2824678 上传时间:2024-03-0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汇编(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汇编 1 1 1 2 2 2 2 4 4 5 5 5 6 6 6 7 7 7 8 8 10一、教学计划规范1、学校有教学工作计划、教师有学科教学计划。项目齐全,书写认真规范。2、对教材分析要透彻,教材重点、难点把握要准确。3、对学生分析要客观,实事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得力,既具科学性,有具针对性。4、时间分配恰当,内容具体,安排合理。二、备课制度1、所任教学科都要有备课,备课要及时、规范,正楷字书写,字迹工整、符合要求。2、备课要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既备教法,又备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3、环节齐全,内容具体,教学目的明确,重点、难点把握准确。4、精心设计板书,做到简

2、明扼要,布局合理。5、作业布置,语文科要写明具体内容,数学科要写清“练习几”“第几题”。6、课后笔记内容充实,要有针对性。语文一课一次,数学一个练习一次。提倡每课时都有课后记。7、不准少备、漏备,抄袭教案。8、提倡超周备课。9、作文备课既备习作指导课,也备习作评讲课。三、上课制度1、教师要严格遵守课堂教学常规,不准无备课上课,不准私自调课,确需调课,自己提出申请,排好代课,待领导批准后方可实行。2、在课堂上不准喝茶、抽烟,不准擅自离岗、串岗,不准坐着上课,不准做与教学无关的事。3、提前 1 分钟进课堂,不准拖堂。4、上课时不准在教室附近逗留,影响正常教学秩序。5、课前准备要充分,上课要抓住40

3、 分钟时间,精心组织教学,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6、教师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提倡并鼓励教师在课堂上积极运用先进教学理念进行教改实验,实现高效课堂。7、体育课教师不准穿皮鞋,不准穿裙子,认真组织教学,不得放任自由。四、作业制度1、课内外作业布置分量要适当,内容要有针对性。作业次数,低语、低数一课一次,中高年级语文要达到备课时数的80%。2、学生作业书写要认真清楚,字迹工整,笔色统一。3、教师批改作业要及时正确,批改等第书写规范、认真,占两格,日期写在右下角。4、作文批改要认真,符号规范,每次三分之一的习作要精批,批语要有针对性、启发性、激励性、指导性。略批要做到文通字顺,每次习作要求在一周内改完,

4、提倡面批。5、课任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家庭作业的督促与检查,提倡批改。6、附学生作业检查细则 。五、辅导制度1、科任教师不仅要抓好课堂教学,还要积极进行课外辅导。2、要做到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既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又注重对优生的培养。3、学校定期对教师的辅导成效进行检查,作出客观的评价。六、教学检测制度1、教师要通过单元检测,对所在班级的教学进行阶段性评估,及时反馈信息,每个单元检测一次。2、试卷命题要深浅得当,既要侧重“双基” ,又要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还要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试卷命题力求全面。3、学校对学生进行期中、期末两次考试,根据学生成绩评价教师的工作。4、小学科要有期中、期末

5、要进行考查工作,列入学生成长记录。七、教学常规检查制度(一)上课检查1、课堂教学要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紧扣教学目标,着重于学,着眼于导,师生合作达标,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突出精讲多练,突出素质教育,注重学法指导,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2、按新课程标准、教材确定教学进度,制定教学计划。3、没有教案不得进教室上课。4、不出现知识性的错误,板书工整,布局合理、科学。5、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上课期间将学生赶出教室者,按体罚学生的处罚条款处理。6、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提出批评三次以上者,扣除绩效奖,超过五次者,按旷课一节论处 ( 升旗迟到,指放

6、国歌开始,开会迟到,指点名之后 ) 。7、旷课者按学校相关规定处理, 体育课不集合下课, 按早退处理。(二)教案检查为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确保学校教学秩序的稳定性和严肃性,特制定检查教案的办法。1、教案由教研组长或年级组长查阅评价,评价结果分优、中、差三档。检查结果计入教师教学档案。对各学科教案每学期普查3 次。2、教案要求要一课一案,无教案上课者以旷课论处。3、教案要有教法和学法指导,要书写工整,目的明确,重点突出,难点有突破办法,要有科学的授课构想,明确的授课的过程,还要求有必要的合理的电教辅助手段、课堂提问、板书、实验、图表展示、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三)作业检查教师批改作业

7、,是教师上好课和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必要的信息反馈,因此,作业批改要求:1、严格按学校对各年级学生作业量的规定布置作业,将减负落实到实处。2、教师必须用红色钢笔批改作业,其它颜色笔批改一律视为学生代为批改。3、作业批改必须有日期、评语或分数。4、批改中出现的错误之处,必须要求学生订正,及时查漏补缺。5、对于特殊学科的作业,如语文的作文,有眉批和尾批相结合,批语要具体,力戒抽象、模糊。字、词、句的错误必须指导学生自己订正。6、作业由教导处每学期抽查两次,由年级组长检查评比,评价结果分优、中、差三档。八、教研活动制度1、教研组活动由教研组长负责。2、每两周集中活动一次,教研组长负责制定活动计划,安排

8、活动内容,召集并主持活动,做好活动考勤记录,并及时向教务处汇报活动情况。教研组集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做统一要求,但必须与学科教学工作有密切关联,对本学科教学工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3、教师教学常规的规范化教育、检查、评比、教学计划的制定、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考试、教学工作总结。各个教学环节都要纳入学期考核。尤其要加强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这三个环节的检查评比。 教研组要加强听课的组织与评议。每学期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一次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研讨活动,要求本组的教师必须参加研讨活动,并做好活动记录。4、每学期各教研组确定一个教学研究课题,课题必须是本组教学中具有普遍意义和本组教学人员有

9、能力承担的。5、积极开展听课活动,认真做好听课记录与评议。6、各教研组要组织本组老师每学期写一篇教学论文或者教学经验总结,以及有可行性调查研究的教改建议。7、期末由教研组长执笔,写出教研总结。8、培养年轻老师,提高年轻老师的业务素质。9、各科室人员及实验员要参加相应学科的教研活动。10、无故不参加教研活动者,按旷课一节处理。九、听课评课制度(一)教师:1、听课前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听课过程要有记录,听课后要提出意见建议,集体听课要认真组织评议。2、班主任尽可能听本班的课,科任老师以本学科、年级为主,并兼听其它学科年级的课。3、每次听其它老师的课, 应提前进入教室, 迟到后不要进入教室。4、每学

10、期每位教师听课不得少于20 节。(二)、领导听课、评课1、领导听课时数按规定,每学期听课、评课不少于20 节。2、领导听课应及时填写听课记录。3、学期末将听课记录交教务处存档。十、教师缺课、补课及调课制度1、为了稳定学校秩序,非特殊情况一律不得私自调课( 核对课表 ) 。有特殊情况需调课者必须提前征得教导处同意。2、因事、因病不能上课者必须经过教导处,并自己请人代课。3、教师缺授课均应补授,原则上需在销假后两周补上。4、各科教学时数严格按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执行,不得随意增减。十一、教学卫生制度1、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言语简洁、清楚,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以达到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不引起学

11、生负担过重, 不拖堂。2、任课教师保证教案字迹工整、 清晰、端正、大小适当、容易辨认。3、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书写、阅读姿势。4、师生衣着 ( 帽、衣、裤、鞋、袜 ) 端正、整洁。5、学生每周轮换一次坐位。十二、评比表彰制度1、每学年评选先进或优秀一次。2、凡符合先进班级条件,并在本年级中明显先进于班级的班级可评为本年度先进班级。3、凡评为先进班级的班主任都可被评为本年度校级优秀班主任,推荐到上级的优秀班主任从校级班主任中产生。4、凡符合优秀教师条件的教师,按一定的比率可评为本年度校级优秀教师,推荐到上级的优秀教师从校级优秀教师中产生。5、凡符合先进教研组条件的科室, 可评为本年度校级先进教研组。6、凡符合“三好学生”条件的学生,按一定比率可评为本年度“三好学生”或优秀班干部。7、各种先进、优秀均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鼓励。8、师生凡参加各种竞赛活动获奖者,根据实际情况,按相关奖励办法给予一定的奖励。十三、图书室管理制度图书是学校的宝贵财富, 为了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