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初中学术委员会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2821601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初中学术委员会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初中学术委员会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初中学术委员会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初中学术委员会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初中学术委员会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初中学术委员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初中学术委员会(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初中学术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初中专委会四川分会川陶会201503号关于开展四川省首届初中优秀学科组评比活动的各市陶研会分会、会员学校: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有关精神,落实全面教学管理,鼓励学校发展优势学科、壮大优秀学科、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促进全省初中学校学科组建设,积极开展学科组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拟开展四川省首届初中优秀学科组评比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评材料要求 1.四川省初中优秀学科组评比参评申报书1份、自评表1分。2.根据“评分细则”,认真总结近三年来(2012-2014年)学科组活动及所取得的成绩,撰写成3

2、000字左右的总结材料(打印1份),并形成图文并茂的PPT或视频,便于表彰会上交流展示。3.参照四川省初中优秀学科组量化评分细则中的评分项目,提供相应佐证材料的复印件1套,佐证材料按评分细则项目逐一排列,装订成册。4.所有参评学科组须有与纸质材料相应电子稿。电子稿打包或刻盘后做好标签,与纸质稿(1份)同时报送。标签注明格式为,“市县学校+优秀学科组评选”。 二、推荐评选表彰办法1.参评的学科组:初中的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物理组、化学组、生物组、政治组、历史组、艺术组(音乐、美术)、体育组、综合实践组。2.学科组自愿申报,经学校评选推荐,每校推荐1-2个学科组。3.对近三年(2012-201

3、4年)开展的学科组活动及所取得的成绩进行全面经验总结,填写相关申报表,经所在学校审核签署意见。4.报送参评成果的截止时间为2015年3月20日。5.学校参评成果统一以快递形式报送至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联系人:郑丽莉 邮寄地址:四川成都一环路西三段百寿路4号成都师范学院内四楼(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联系电话:(028)85551675、15982304900电子信箱:(文件以附件形式传送)6.学会网站: 共同体QQ群:124256670 三、表彰奖励 学会将在2015年校长年会期间,予以表彰,颁发奖证等。 附1:四川省首届初中优秀学科组参评申报书 附2:四川省初中优秀学科组量化评分细则二O一五年一

4、月二十二日号附件一:四川省首届初中优秀学科组参评申报书学校名称申报学科组学科组长联系电话组内情况学科业绩教学常规教学质量学科竞赛校本教研课题研究论文发表教学比武校本课程对外交流学科特色学校意见负责人(签字):单位(公章):年月日附件二:四川省初中优秀学科组量化评分细则评价项目评价要点分值计分办法自评得分复评得分教师素质20%1.教师学历和教师资格5全部合格计5分,一个不合格扣0.5分2.教师师德师风4有受县级以上表彰计4分,有违法违纪行为者计0分3.教师在学生中的满意程度4调查学生满意率95%以上计4分,90%以上计3分,85%以上计2分4.教师在家长中的满意程度3调查学生家长满意率95%以上

5、计3分,90%以上计2分,85%以上计1分。有家教行为举报记0分5.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情况4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有培训记录和培训证书。参加省级以上培训计4分,市级培训计3分,县级培训计2分,校级培训计1分教学质量35%6.执行教学常规情况10学科组执行常规获市级以上获奖计10分,县级以上获奖计7分,校级奖计4分7.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学科成绩在全县、全市的排位情况10学科人平和合格率排全市前5名或县第一名计10分,市前10名或县第二名计8分,市前20名或县第三名计6分8.中考学科人平成绩、合格率在全县、全市的排位情况10学科人平和合格率排全市前5名或县第一名计10分,市前10名或县第二名计8分,市

6、前20名或县第三名计6分9.学科竞赛在全县、全市及以上获奖情况5国家级计5分,省级奖计4分,市一等奖计3分,县一等奖计2分校本教研30%10.校本教研课题获奖情况10省级以上获奖课题计10分,市级获奖课题计7分,县级获奖课题计5分,校级课题计3分。未结题课题按级别降低一档次计分11.教师参加片级以上教学比武获奖情况10国家级计10分,省级计8分,市级计6分,县级计4分12.校本教研论文获奖情况5有省级以上获奖论文计5分,市级计4分,县级计3分,校级计2分13.校本课程(教材)开发情况5正式出版或获市级奖计5分,进入校本课程并实施的计3分对外交流15%14.示范性教学与对外开放课堂情况5每学期开

7、放2次以上课程计5分,二次计4分,一次计3分,间断开放计2分15.参加省、市、县学科研讨活动情况5每年参加一次以上省级活动计5分,一次市级活动计4分,一次县级活动计3分16.承办区、县级以上学科活动情况5区县级以上活动计5分,区县级活动计3分学科特色(奖励分)17.有特级老师或省级以上优秀老师有以上荣誉的老师按1人计2分,累计加分18.有省级以上获奖教学论文或正规出版刊物论文按1篇计1分,累计加分19.指导学生获省级以上奖励按1人次计0.5分,累计加分20.教师获得县级以上教学比武省级按1人次奖3分,市级按1人次奖2分,县级按1人次奖1分,累计加分总分(100分+奖励分)评价分四川省陶行知研究

8、会初中学术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初中专委会四川分会川陶会201502号关于组织“四川省初中优秀校本课程成果评选”的通知各市陶研会分会、会员学校:为全面总结和展示近十年来我省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成就,形成川派特色和品牌,打造共建交流平台,进一步提升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水平,决定举办“四川省初中优秀校本课程成果评选”活动,并以评选出的部分优秀成果为基础,推进“四川省初中精品校本课程系列”建设工作。一、评选类别和范围本次评选仅限于初中学段。校本课程的范围:学校开发的用于校本课程的教材,以及由学校开发、用于扩充学生视野、增加学生阅读、拓展专项领域知识的学生用校本读物。 二、参评成果要求1.自2004年1月到2

9、014年12月,由学校或个人(成果著作权人可以是个人、小组或单位)独立或合作取得的上述成果,均可参加评选。鼓励近五年的研究成果参评。参评成果是否曾经获得过其他奖项不限。2.成果要求不少于一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公办、民办学校的成果均可参与本次评选。以个人名义申报的成果,必须经过单位同意。3.本次评选不包括学习辅导用书、习题集、教学参考资料,以及参与编写的国家和全省地方课程教材等。 三、评选组织及材料报送1.本次活动由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初中学术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初中专委会四川分会举办,完成评选与建设的组织工作。四川教育教育导报生活教育时代教育亚太教育等教育报刊杂志,提供舆论等相关支持。2.每所学校

10、参评的成果不超过3种。3.报送材料:(1)四川省初中优秀校本课程成果评选参评申报表1份(见附件一);(2)依据四川省初中优秀校本课程成果评选评分细则填写自评表(见附件二);(3)校本课程3本(套);(4)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价值、操作方案、实践效果、创新意义、推广情况等,撰写3000字左右的经验材料1份;(5)印证材料1份:媒体报道、推广活动、学生反馈、经验交流、获奖信息等,图文并茂地插入一个word文档集中体现出来。4.所有参评成果须有与纸质材料相应电子稿。电子稿打包或刻盘后做好标签,与纸质稿(1份)同时报送。标签注明格式为,“市县学校+校本课程成果评选”。5.报送参评成果的截止时间为20

11、15年3月20日。6.学校参评成果统一以快递形式报送至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以截止时间邮戳为准。联系人:郑丽莉 邮寄地址:四川成都一环路西三段百寿路4号成都师范学院内四楼(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联系电话:(028)85551675、15982304900电子信箱:(文件以附件形式传送)。7. 特别提醒:各校可将学校开展校本课程研发的经验等,提前制作成图文并茂的PPT或视频,本资料可和申报材料一并报送。待评选结果揭晓后,遴选部分学校在年会上集中向全省展示校本课程成果。8. 学会网站: 共同体QQ群:124256670 四、成果奖励及推广1.本次分别评选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成果各若干项。2.优秀成

12、果颁发获奖证书,在校长年会上颁奖、研讨大会。3.评选情况及结果在教育报刊、网络等媒体公布,侧重宣传。4.在“四川省初中精品校本课程系列”建设工作中予以推荐。5.将从获奖的优秀成果中遴选部分成果,形成四川省的“校本课程精品系列”,经作者个人或单位授权正式出版,予以积极成果推广。附件:1.参评申报表 2.参评评分细则 二一五年一月二十二日附件一:四川省初中优秀校本课程成果评选参评申报表学校名称是否为会员学校成果名称成果著作权人(限填5人)成果著作权人联系方式固话手机邮箱适用年级共_册 ,约_课时。成果已获奖项情况成果简介(500字以内)校本课程实施方案(500字以内,可做附件)审批意见学校盖章:年

13、 月 日附件二:四川省初中优秀校本课程成果评选评分细则一级指标分值二级指标及评价要素分值自评分课程开发30需要评估有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研究:明晰学校的培养目标,对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学校及社区的课程资源分析研究到位。5课程总体目标体现与国家课程目标和学校办学总目标的一致性;体现发展性与时代性;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学校办学特色。10课程设置课程结构与门类设置合理、清晰;切合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实际;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课程门类多样,可供教师自主申报和学生自主选择。10课程培训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相关培训,使教师能够自主申报和开发课程。5课程实施45课程实施安排课程的实施安排体现学生的自主选择。课程的设定符合新课程标准,课程表安排科学、合理。10课程实施材料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有自己撰写的所承担课程的课程纲要。项目齐全,内容充实,文体规范,执行性强。相应的教学设计可行性强。10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体现地方与校本课程的特点,灵活多样,扎实有效。10课程实施效果观看教学视频,看学生的兴趣是否获得激发,综合能力是否获得提高,教师的专业是否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