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相关制度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2820986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科相关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产科相关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产科相关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产科相关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产科相关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科相关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科相关制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沐浴室消毒隔离制度1 .布局合理,各区域划分明确。沐浴室温度应保持在2628C,相对湿度50至U56%。2 .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患有皮肤化脓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不得接触新生儿。工作人员应具有良好的手卫生意识,指甲不超过指尖,不得佩戴首饰、手表等物品,为每一个新生儿沐浴前后进行手卫生。3 .每日沐浴前、后应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干燥,每日空气消毒机空气消毒一次,每次1小时,空气消毒机滤网每三个月清洗一次,每月对沐浴室空气、物体表面、消毒液及工作人员手进行环境卫生学及消毒效果监测,并登记详实。4 .新生儿用品应一婴一用一灭菌,避免交叉使用,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用具单独使用。5

2、.每日沐浴结束后,应清洗消毒沐浴用品,如沐浴池,沐浴喷头,洗托架等,先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更换操作台上的各种物品,并清洁擦拭台面。6 .新生儿有游泳池使用一次性沐浴套,一人一用一更换,游泳圈一人一用一消毒。7 .沐浴液的沐浴用品使用时瓶口应避免接触新生儿和工作人员,使用中应避免污染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1 .二级以上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应当安排至少1名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分娩现场。分娩室应当配备新生儿复苏抢救的设备和药品。2 .产科医护人员应当接受定期培训,具备新生儿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能力。3 .新生儿病房(室)应当严格按照护理级别落实巡视

3、要求,无陪护病房实行全天巡视。4 .产科实行母婴同室,加强母婴同室陪护和探视管理,住院期间,产妇或家属未经允许可不得擅自抱婴儿离开母婴同室区。因医疗或护理工作需要,婴儿须与其母亲分离时,医护人员必须和产妇或家属做好婴儿的交接工作,严防意外。5 .严格执行母乳喂养有关规定。6 .新生儿住院期间需佩戴身份识别腕带,如有损坏、丢失,应当及时补办,并认真核对,确认无误。7 .规范新生儿出入院交接流程,新生儿出入院应当由医护人员对其陪护家属身份进行验证后,医护人员和家属签字确认,并记录新生儿出入院时间。8 .新生儿病房(室)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9 .新生儿病房(室)应当制定消防应

4、急预案,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应急演练。10 .对于无监护人的新生儿,要按照有关规定报告公安和民政等部门妥善安置,并记录安置结果。11 .对于死胎和死婴,产科医护人员应当与产妇或其他监护人沟通确认,并强管理;严禁按医疗废物处置死胎、死婴。对于有传染性疾病的死胎、死婴,经医疗机构征得产妇或其他监护人的同意后,产妇或其他监护人等应该在医疗文书上签字并配合办理相关手续。医疗机构应该按照传染病防治法、殡葬管理条例等妥善处理,不得交由产妇或其他监护人等自行处理。违反传染病防治法、殡葬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承担相关法律责任。隔离产房工作制度1 .产房应24小时值班,值班者不得擅自离开岗位。2

5、 .产房应常备产程所需物品、药品和急救设备,固定位置,专人保管,定期检查、维修,补充更换。未经科室领导同意,不得外借。3 .工作人员进入产房,必须穿专用衣、裤、换拖鞋,戴好工作帽、口罩。待产妇也应更换衣、裤、鞋才能进入产房。4 .产包打开1小时,产妇未分娩者,应更换产包再进行接生。5 .严密观察产程。产妇在待产和分娩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不能及时处理时,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6 .严格交接班制度。接班者要测血压、听胎心、观察宫口开放情况等,做好各种记录。7 .产妇产后留观2小时,无特殊情况方可送回病房,新生儿处理完毕应抱给产妇辨认性别、全身检查、验留脚印、手圈等,及时进行母婴皮肤接触,30分钟后送

6、至母婴同室,护士及时进行母乳喂养指导。8 .接产后,接产人员应及时准确填写产程、临产、新生儿出生证等记录。9 .每次分别结束,均应及时整理用物,产床、被服行常规清洁消毒,各种物品归原位。10 .保持产房清洁,每日紫外线消毒,每周大清扫1次,产后及时消毒处理。11 .各种消毒灭菌物品每周定期灭菌1次,敷料筒、无菌镣罐、无菌器械盒每周清洗消毒并更换消毒液。泡手消毒液每日更换1次。死亡病例讨论制度1 .死亡病例,一般情况下应在1周内组织讨论;特殊病例(存在医疗纠纷的病例)应在24小时内进行讨论,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发出后1周内进行讨论。2 .死亡病例讨论,由科主任主持,本科医护人员和相关人员参加,必

7、要时请医务科派人参加。3 .死亡病例讨论由主管医师汇报病情、诊治及抢救经过,死亡原因初步分析及死亡初步诊断等。死亡讨论内容包括诊断、治疗经过、死亡原因,死亡诊断以及经验教训。4 .讨论记录应详细记录在死亡讨论专用记录本中,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讨论意见等,并将形成一致的结论性意见摘要记入病历中o疑难病例讨论制度1 .凡遇疑难病例、入院三天内未明确诊断、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等均应组织会诊讨论。2 .会诊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主持,召集有关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尽早明确诊断,提由治疗方案。3 .主管医师须事先做好准备,将有关材料整理完善,写生病历摘要,做好

8、发言准备。4 .主管医师应做好书面记录,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情报告及讨论目的、参加人员发言、讨论意见等,确定性或结论性意见记录于病程记录中。终止妊娠管理制度为切实加强终止妊娠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母婴保健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管理规范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1,各级医疗、保健服务机构施行终止妊娠的必须依法获得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施行终止妊娠的技术人员必须获得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颁发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人工终止妊娠。2,施行

9、终止妊娠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医学需要进行选择性别的;(2)胎儿有严重遗传疾病的;(3)胎儿有严重缺陷的;(4)患严重疾病继续妊娠可能危及孕妇生命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孕妇健康的;(5)政策外怀孕的。3 .进行早期药物流产、人工流产、有医学指征需要终止妊娠时,须向受术者说明药物流产、人工流产或终止妊娠可能由现的不良反应及意见情况,经本人或者家属同意并签署意见。4 .需要终止妊娠的对象,必须持有卫生计生主管部门的终止妊娠审批表,方可施行终止妊娠手术。同时,要做好有关情况的登记备案工作及审核程序;(1)获准终止妊娠手术的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必须严格实行凭证手术(2)施行终止妊娠手术的技术人员,在术前

10、必须查验和登记相关证明材料,依照如下规定进行:不符合法律生育条件的(小于或等于20周岁以下),凭本人身份证或户口簿施术;大于等于20周岁以上的,查验和登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由具的终止妊娠审批表。孕妇离婚、丧偶等原因要求终止妊娠的,查验和登记受术者本人身份证和县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由具的终止妊娠审批表。属于医学需要做性别选择终止妊娠的,查验和登记受术者本人身份证和经省卫生计生政部门审批的产前诊断中心由具的相关证明。5.信息通报制人工终止妊娠的施术机构应逐人逐项做好手术登记,每月上旬将上月施行人工终止妊娠手术情况统计表报送当地卫生计生部门。6,终止妊娠在指定负责人监督情况下落实。7.追究责任。对违

11、背本规定的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及个人,按省、州卫生计生部门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决定的相关规定处理。医院医患沟通制度一、医护人员主要应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所患疾病的诊断情况、主要治疗手段、重要检查目的及结果,病情的转归及其预后,奥些治疗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药物不良反应、手术方式、手术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医药费用清单等内容。并听取病人及其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回答其所要了解的问题。二、“医患沟通”的三个层面1 .是普通疾病患者,由主管医生在床旁查房时就将病情、预后、诊疗方案、详细地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2 .是疑难、危重病人,由病人的主管医生、主治医师(包括科主任)和责任护士

12、(包括护士长)直接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正式沟通。3 .是带有共性的多发病、常见病,由护士长及相关医生、护士一起召集病人或家属开会,集中进行沟通。三、医患沟通的主要形式:床旁首次沟通,住院期间沟通,集中沟通,生院防视沟通。四、医患沟通的技巧与方法(一)基本要求:尊重、诚信、同情、耐心(二)沟通方法:预防为主的沟通,交换沟通对象,书面沟通,先请示后沟通,协调统一沟通产科病区工作制度1.科室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医疗工作实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和住院医师24小时负责制。2 .主任医师每周查房1-2次;主治医师至少每天上午查房一次;住院医师坚持每天早晚查房,危重和术后病人随时巡回。3 .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工作制度,新

13、入院病人24小时内完成病历书写。按时查房、书写病程记录,对危重疑难病人及时组织会诊,坚持重大手术审批、术前讨论制度,做好交接班,以防医疗事故发生4 .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严格工作程序,严禁擅离职守。5 .认真执行各项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积极开展产时服务新模式。6 .认真做好代教实习工作。产科安全管理制度一、实行业务院长行政查房制度,及时协调院内相关科室关系,解决产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改进产科工作并做好记录备案。二、实行科主任负责制,严格执行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和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建设标准(试行),配备各级各类产科工作人员,产科设备,建立健全产科规章制度,落实各种人员职责。三、成立院内产

14、科抢救组,产科质量管理小组,按照产科质量相关标准每半年评价一次产科质量并做好登记。四、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和产儿科双查房制度,产儿科相互配合,严格执行婴儿安全管理制度。五、实行产科危重病人请示报告制度。发现危重孕产妇,要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和科主任,科主任接到通知后,应及时奔赴现场抢救,指挥抢救工作,并报告医院,协调各相关科室共同组织抢救。六、严格实行医生、护士每班值班,交接班制度。实行一、二级医师双岗负责制。特殊情况个别交接,交接时应对孕妇的胎心、产程进展、高危因素变化等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并如实记录、签字,科主任对交接班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和监督七、加强对产科人员的助产技术培训,实行产科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制度,有计划安排医师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引进和推广产科服务新知识新技术,促进产科质量不断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