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复习: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2820145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点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知识点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知识点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点复习:(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中考阅读知识点复习:记叙文一、题目作用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作为文章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具有象征意义。5、语带双关。6、是全文的“文眼”(提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兴趣。(设置悬念)8、修辞手法二、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或 时代背景 (社会环境) 2、渲染气氛 3、烘托 心情 或 人物形象 4、为下文 故事情节的展开 或 表现主题作铺垫 三、体味语句含义、分析表达作用1、修辞手法角度:“”这一句运用了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强烈表达了)特点,表达了感情。2、考察词汇角度:这里使用“”这些动词(形容词、副词),生动形

2、象地刻画了内容,表达了的感情,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四、结构和内容上作用1、开头部分若是环境描写,其作用有:(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与背景;(2)渲染了环境气氛;(3)烘托人物的情感;(4)预示人物的命运;(5)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6)引出下文若不是环境描写 内容上:渲染气氛;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为下文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利用修辞或充满生活情趣时)或思考;与下文形成对照(对比)或反衬(2)结构上开篇点题(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总领全文;揭示主题;照应题目(和点题不一样);欲扬先抑2、中间部分:(1)内容上:结合文段总结文段意思为下文做铺垫

3、,推动情节发展承上为下文埋下伏笔;补充交代前文 有时需阐述和文章主旨的关系。(2)结构上:呼应前文(后文);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出下文;3、结尾部分:(考察较多)(1)内容上:与前文呼应;与前文形成对比;结合文段总结文段意思,表达(中心思想)(2)结构上:照应题目;照应开头(或前文第几段);篇末点题;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升华主题;含蓄隽永,引人深思。五、修辞手法1、比喻(拟人):A 比喻(拟人) +B生动形象的写出了+C对象特性+D对主旨的作用(表达了作者感情或主旨)2、排比:A排比+增强气势、加强语气、强烈地表达了+对象特性+D对主旨的作用(表达了作者感情)3、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

4、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放大观点感情,强调爱憎是非,美丑更加鲜明。4、对偶:A对偶+ B形式上音节整齐,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C表达了+对象特性+D对主旨的作用5、设问:A设问+B引起读者对+C对象特性的注意(或思考)+D 对主旨的作用(表达了作者感情)6、反复:A反复+B强调了+C(对象特征或情况)+D对主旨的作用说明文:一、常见的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二、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 1、举例子 :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5、。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三、XX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答:(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是(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是(4)换了后意思变成了,与不符合实际。XX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 四、说明文开头的作用内容上概括本段内容XX,引出说明对象是XX,说明这个对象的XX特征;形式上主要从说明方法的作用回答,(是什么说明方法就分析什么说明方法

6、。) 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引出下文对XXX的说明。特殊情况:A开头如果是设问句 ,设置悬念,引人思考 ,引出说明对象XX或内容,激发兴趣;B、引用古诗文: 增强文学性C、描述性、抒情性语言 常用修辞议论文:一、作者如何证明论点的?答题思路是: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首先使用了论据,然后对论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从而证明了观点。二、议论文的论据A.事实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字等。B.道理论据:包括被实践检验的真理、古今中外名家的论述、格言、谚语以及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原理、概念、定律、公式等三、分析三、论证方法的作用:句式:使用论证的方法论证了观点效果举例论证: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概括事例)具体真实地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道理论证: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充分有力地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比喻论证: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对比论证: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四、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以下两种:立论:直接提出并阐明论点的论证方式叫立论。用这种方式写作的议论文被称为“立论文。”。 驳论:通过反驳对立的论点来阐明自己的论点的议论方式叫驳论。这类议论文常称为“驳论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