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串讲复习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2817852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串讲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串讲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串讲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串讲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串讲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串讲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串讲复习题(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训诂学名词解释1 右文说:以宋代王圣美为代表的一种对汉字音义关系的看法;“右文说”反映了当时学者对汉字的认识,即通常在形声字右侧的声符也表示意义,右文说注意到语音与语义的联系,也反映了一部分汉字的声符表意现象,有其可取之处;但右文说”以偏概全”没有摆脱字形的束缚,未能科学地解释音义关系问题。2 章太炎:近代国学大师,具有深厚的小学、经学和史学根底。为中国语言文字学的独立和理论建设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对训诂方法的总结,对词义引申、词语派生、文字变易等规律的揭示,在训诂学史上具有重大影响。他的著作有:国故论衡小学答问新方言文始等。3 杨树达:现代著名语言学家,研究范围广,成果多。其著作与训诂相关

2、者,有训诂学讲义、积位居小学述林、积位居小学金石论丛、词诠、汉书窥官等。他对于训诂学的贡献有三条:1构拟过一套训诂学体系。2对汉语词源学的研究具体而微,且能归纳出条理。3在训诂学实践中能有意识地用语法助训诂。4 郑玄:东汉末年的郑玄是两汉经学的集大成者。他融汇古今文经学,各取其长,遍注群经。他以古释今,注意古今字的变化;音声求义,破假借而读本字,在训诂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推动了训诂工作发展。著作有:毛诗笺、仪礼注、周礼注、礼记注。5昭明文选注:是南北朝时期李善所作的一部文学总集。采用了”征引“的训诂体式,有较浓的文学色彩。6 异言:就是同一事物因时代不同或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7 道形

3、貌: 对文献语言的具体含义进行形象的描绘、说明。8 注释工作:用现代易知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古代难知难懂的文献语言。注释工作通常是随文释义的。9 纂集工作:一种有目的的字、词、义的类聚工作;一是为了集中使用某些材料而编纂;二是集中某些材料之外,还要通过编纂来证实某种理论。10 考证工作:考释和证明的合称。考释是指找出已经作出的训释的原始依据;证明是提出有力的证据。11 训诂原理:从训诂工作和训诂材料中总结出的文献词义理论。12 训诂:用语言来解释语言的工作与材料。13 训诂学: 以前代训诂材料和前人的训诂工作为研究对象而建立起来的一门科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科学。14 再度注释:所谓再度注释,指

4、的是针对汉代的经注,再作进一步的解释。15 史记三家注:在南朝宋徐广史记音义的基础上,裴骃作了史记集解。唐代司马贞作史记索隐,张守节撰史记正义。后人将三书合刊,称为史记三家注。16 朱熹: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值得称道的经学训诂大家。以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影响最大。朱熹十分注重字句本身的训诂,他主张以训诂说经,强调前人的注疏不可废废弃,同时他的训诂简洁明了,可读性强。17 顾炎武:开清代朴学风气之先、奠定清代学术基础的卓越学者。他崇尚汉学的求实,反对宋明理学的空虚,治学提倡实事求是,重博征、贵创新、求致用,开启了优良的治学风气。他将考据学与经学、文学结合起来,通过

5、正文字、审音声、明训诂来研究经史。同时,他特别重视古音学,主张以古音求古义。他的著作有:日知录音学五书韵补正等。18 乾嘉学派:乾嘉学派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思想学术领域中出现的一个以考据为治学主要内容的学派。主张将义理与考核相结合,以考核为手段去通晓文章、寻求义理。乾嘉学派推崇汉代经说,遵循汉代经学研究,重视名物训诂、典章制度的传统。代表人物有:戴震、段玉裁、王念孙。19 戴震:清代皖派的开山祖师,段玉裁、王念孙的老师。认为学术有义理、文章、考核三类,主张将义理与考核相结合,以考核为手段去通晓文章、寻求义理。将文字、音韵、训诂三者结合起来,提出了从文献语言出发,形、音、义互求的训诂方法,影响和

6、支配着以后的整个考据学界,奠定了语言文字学的基础。他的著作有:方言疏证孟子字义疏证等。20 段玉裁:段玉裁是清代戴震的学生,其说文解字注文学最高成就,形、音、义互证,相得益彰。他定古韵十七部,使审音、考字、训义互为发明。完善了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等一套术语,揭示了一字数义的原因。创立了“统语”与“析言”之别,将训诂中的同源字与假借字和注音字区别开来,并有意识地联系同源字,从同源系列中考求词义。他的著作有:六书音匀表诗经小学周礼汉读考等。21 高邮王氏父子:王念孙是戴是清代戴震的学生。王氏的学术成就表现在:“就古音以求古义,引伸触类,不限形体”。对汉语复音词的内部语义构成作了深入分析,揭示了“凡

7、连语之字,皆上下同义,不可分训”的本质特征。归纳与演绎相结合,揭示了许多修辞条例和语法规律。他们的著作有:王念孙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王引之经义述闻经传释词。22 黄侃: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学生。继承并发展了章太炎的学术路论,提出了训诂学的方法,建立系统的训诂学理论,使其真正独立为一门学科。影响至今。他构拟了第一部训诂学讲义训诂学讲词(包括“训诂述略”和“十种小学根柢书”两部分)是一部初具规模的训诂教材,开创了现代训诂学。他的著作有:尔雅音训说文笺识四种文字声韵训诂笔记。 23 传注: 对原文进行解释,同时把作者的意思传达给读者,以字为基本单位进行训释。代表:毛亨毛诗诂训传、郑玄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

8、(合成三礼注)、颜师古汉书注。24 章句类注释:章句是离章辨句的意思。以句子为基本训释单位,把字词的注释融嵌进句子的直译之中,进而达到对章旨的探讨。代表:王逸楚辞章句、赵歧孟子章句、朱熹大学章句、中庸章句。25 义疏类注释:即疏通其义,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既注释典籍原文又解释这些典籍中前人的传注。代表:皇侃论语义疏,孔颖达五经正义。26 集解类注释:博采众家之长,汇集各家对同一部典籍的注释,间下己意而成。代表:何晏论语集解,王先谦荀子集解庄子集解,孙诒让墨子间诂。27 征引类注释:以钩稽故实、征引出处的形式来探明文献中的词语源流,并将说解语义与阐明文意的训释目的融于其中。征引形成一种体例,自

9、李善文选注始。28 音义类注释:注释以辨音释义为本,兼及文字形体的解说和校勘。代表: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玄应一切经音义、慧林一切经音义。29 互文:指并列的两个词组或对偶句子中相应位置上的两个词或词组互为补充、互相发明的修辞方法。30 连文: 是表达中由于某种需要而连用相关词语的一种修辞方法。31 变文:行文中运用同实异名关系改变用词的一种方法,变文的使用出于不同的表达需要。32 尔雅:尔雅是最早的一部按事类编排的同训词典,大约在战国时期开始辑录,经过较长时间的递增相益,汉初才完备。是一部由儒家门徒缀辑古代故训而成的专书,是一种义书,按事类分为十九篇。前三篇释诂释言释训解释一般词语,后十六篇解释

10、各种名物。尔雅突破了随文释义的局限,开创了词典式工具书的先例,被奉为训诂之祖。33 方言:方言(全称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西汉扬雄著,是一种义书。全书按事类分为十三卷,同条语词采用“义”的系联标准。方言是我国第一部方言学著作,反映了汉代全国各地错综复杂的方言情况,具有很高的语言学价值。34 释名:释名东汉刘熙著,分为二十七篇,是一部用声训方法推求名源的专书,也是我国第一部语源学专书,是一种义书。释名不同于一般的训释书,它不满足于简单的解释词义,而是要解释词语音义的来源。35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全书合叙目共十五篇,分列五百四十部,每部建立一个部首,是一种形书。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

11、按部首编排的字书,以“六书”为理论指导,以周秦书面语言为对象,对汉代所能见到的古文字从形、音、义三方面作了综合性的研究。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是借以解读文献语言的训诂专著。36 经籍纂诂:经籍纂诂清代阮元撰集,汇辑古书中的文字训释编排而成的训诂书,属集合贮存型训诂纂集专书。全书按照佩文韵府分韵编字,佩文韵府所没有的字就根据广韵或集韵增补。卷次按佩文韵府分一韵为一卷,共一百零六卷,别有补遗一百零六卷,分附于正编每卷之后。全书所辑录的文字训释都是唐以前的经传子史的注释和唐以前的训诂书、字书、韵书、音义书中所有的。这部书搜罗极为丰富,在字的训释之外,还兼顾到经传的异文,字的假借和古文异体

12、,这些都列于每字之末。37 发疑:发疑是产生词义考证的动因,考证的特点是因疑而发的,是有针对性的。38 取证: 将能够说明结论的证据搜集起来,编排起来,以证明结论的可靠,称作取证。取证是考证的最主要工作。考证的证据分主证与旁证两种。与结论相关而可以直接证明结论的例证是主证,与结论虽不直接相关,但经过推论或比较,对导引出结论有积极作用或决定性作用的例证,是为旁证。39 释理:在使用证据证明结论时,必须讲述证据的可靠性和阐明证据与结论的关系,这个过程叫释理。释理是考证的重要组成部分。释理包括释语理与释事理两类。释语理是对语言规律的阐明。释事理是对思维逻辑、历史事实和文化背景的阐释。40 重文:异体

13、字互换的声符也可以确定为音同音近。41 异文: 同一文献的不同版本以及文献的本文与该书在他书的引文用字的差异,及同一个词在不同文献中或同一文献中不同地方的用字差异。42 声训: 一般是同源词互释,即使是错误的声训,也仅仅是训释训释词与被训释词之间没有同源关系,声音却总是相同或相近的。43 字:记录词的符号,是形、音、义的结合体。45 词:语言中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意义单位,是音与义的结合体。46 义:义指词义,即词所负载的客观内容。47 训:训指训释,即对词义这一客观内容的人为表述。48 形训:分析字形,与字形相贴切的意义训释叫形训,形训表明汉字依义造字的意图,一般是说明本义的。49 声训:用

14、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词义,一般是解释词源,也可以说明假借。50 义训:是不专门利用字形字音,直接从意义上解释词语的方法。51 本字: 字形所能反映的,又能从文献用例中得到证实的某一义项的字称为本字。52 本义:字形所能反映的,又能从文献用例中得到证实的某一义项称为字的本义。53 笔意:指能够体现原始造字意图的字形。54 笔势:指经过演变趋向符号化,从而看不出原始造字意图的字形。55 造意:造意是指字的造形意图56 实义:实义是由造意中反映出来,在实际中应用的词义。57 系源: 在根词不确定的情况下,归纳和系联同源派生词叫作系源。58 推源:从同源词中确定根词与源词,推寻词义来源的工作叫推源。5

15、9毛诗诂训传: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古文经学的第一部注释书,鲁人毛亨作于西汉前期。60、“韦编三绝”:就是编连简册的横线断了多次,这横线不一定是甚至可以说不是生牛皮绳或牛皮条。“韦编”应该是“纬编”,即编连简册的横线。 61、右声说:清人黄承吉“字义起于右旁之声”,认为声符之声对形声字的意义起决定作用。纠正了“右文说”仅强调声符之形的错误,对清代一批训诂学家利用古音学研究成果,提出了因声求义的方法有启发作用。 62|、以形索义:是运用表意汉字的字形与它所记录的词汇相互适应的关系来推求本义,并且用本义来统帅引申义的方法。 63、因声求义:是一种利用语音线索来明假借、系同源、考证古书词义的方法。 64、比较互证:用已知的词义相关来证明类似的词义也相关。 二、单项选择、填空 1 “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毛亨所作的毛诗诂训传。2 孔颖达认为:“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