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部分地区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2817121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部分地区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江省部分地区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浙江省部分地区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浙江省部分地区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浙江省部分地区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部分地区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部分地区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洋中有钠、镁、氯、硫、碘、铀、金、镍等,是资源的聚宝盆,其中,“钠、镁、氯、硫、碘、铀、金、镍”指的是()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2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

2、立的是A因为镁燃烧能产生耀眼白光,所以可用于制作照明弹B因为石墨能导电,所以常被用来制造电池电极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充入包装袋内延长食品保存期限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常用作燃料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下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现象或操作,其中符合事实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不放热B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C蜡烛熄灭后产生了白雾D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就开始收集4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AH2B2H2C2HDH2O5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的重要报告中指出:“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

3、家园下列措施或做法不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分类回收垃圾,就地露天焚烧B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C提倡绿色出行,减少尾气排放D污水净化处理,达标后再排放6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浑浊的河水变成清水其中细沙的作用是( )A沉淀 B吸附 C过滤 D消毒7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加热液体C称量固体D倾倒液体8钼(Mo)是土壤中重要的微量元素。钼酸铵化学式为是一种常用的钼肥。钼酸铵中钼元素的化合价为( )A+3B+4C+5D+69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

4、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10一定质量的某物质充分燃烧,消耗了64g O2,同时只生成44gCO2和36gH2O,则该物质中A只含有碳元素B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只含有氢元素D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1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2Y+3Z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B反应中的X、Y、Z三种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2:2:3C该反应可能有单质生成D若反应生成了agY和bgZ,则消耗X的质量一定大于(a+b)g12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

5、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微观模型中,除钼外还有4种元素B反应微观模型中只有3种单质分子C反应过程中,金原子对H2O起吸附催化作用D该反应过程中,构成催化剂的各原子有变化13下列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顺序不正确的是( )A制备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B点燃氢气时,先检验其纯度,后点燃C实验室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移离水面,后停止加热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先把点燃的铁丝缓慢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后在集气瓶中加少量水或少量沙子。14对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

6、应变化关系的是()ABCD15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装有铂催化剂,尾气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的反应物有3种B反应中NO2和CO的计量数之比为12C反应和中都有单质参加反应D此净化装置只能消除NO、CO对空气的污染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小林同学思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请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a的仪器名称_,(2)装置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3)利用改正后的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4)当观察到导管口._时.开始收集氧气。(5)结束加热时.应_,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人试管.使试管因骤冷而炸裂。三、简答题(本大

7、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人体缺钙易产生“骨质疏松症”。一体重为61kg的缺钙病人,每天除从食物中获得钙质外,还需从药物中外充钙质15g,常用补钙剂乳酸钙的化学式为CaC6H11O65H21。试求:(1)乳酸钙中C与H的元素的质量比为多少。(2)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3)该病人每天需补服乳酸钙的质量为多少g18(8分)将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15.5克装入大试管加热,完全反应后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为10.7克。求:(1)生成氧气的质量?_(2)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图A、B是实验室制气体的常用装置(1)过氧化氢分解制取

8、O2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写出该方法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_(2)如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选用的装置是_,写出该方法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_。(3)实验中观察到何种现象时开始收集?_(4)为了测定实验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某学习小组取2.5克该样品与0.8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该混合物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2.34g,回答下列问题:求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_;求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海洋中有钠、镁、氯、硫、碘、铀、金、镍等,是资源的聚宝盆,其中,“钠、镁、氯、硫、碘、铀、金、

9、镍”不是原子、分子、单质等,是化合物的存在形式,指元素;故选:C。2、D【解析】试题分析:A、制作照明弹必须很亮发出白光,镁燃烧发出的白光就可以,故A说法正确; B、因为石墨能导电,所以常被用来制造电池电极,故B说法正确; C、保护气必须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和其他物质反应,氮气化学性质就不活泼,所以可以做保护气,故C说法正确; D、燃料必须本身能够燃烧,氧气只能支持燃烧,本身不能燃烧,不能作燃料,故D说法错误故选D考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3、B【解析】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烧至红热,不会产生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B、加热煮沸能将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不溶性钙镁化合物,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故

10、选项说法正确;C、蜡烛熄灭时,会产生一缕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D、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因为开始排出的气体是空气;待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4、C【解析】A、中2表示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故A错误;B、中的前面的2表示2个氢分子,故B错误;C、表示2个氢原子,故C正确;D、中的2表示每个水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故D错误;故选:C。5、A【解析】A、就地露天焚烧垃圾,会对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故A错误;B、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能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调节气候和生态的作用,故B正确; C、提倡绿色

11、出行,减少尾气排放,可以有效减少对污染的环境,故C正确;D、工业废水可以污染水资源,工业废水达标处理后再排放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D正确。故选A。6、C【解析】小卵石、细沙和膨松棉可以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所以其中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过滤。故选C。7、B【解析】A、酒精灯不能对点,容易将酒精倒出,发生火灾,故错误;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正确;C、称量固体的质量时要注意左物右码,故错误;D、倾倒液体时,标签要向着手心握,防止腐蚀标签,瓶盖要倒放在桌面上,防止污染药品,故错误。故选B。8、D【解析】根据化学式中各元素化合价

12、代数和为0进行解答。【详解】根据化合价表可知铵根显+1价,氧元素为-2价,设Mo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则 可得x=+6,故选D。【点睛】9、D【解析】化学变化过程强调的新物质,不是指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而是相对于反应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一样的物质,与具体的颜色或者形态的变化没有关系。故选D。10、B【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可以知道,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质量不变,所以可以判断在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而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4g32/44100%=32g,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36g16/18100%=32g,所以二氧化碳和水中所含氧元素的总质量为

13、:32g+32g=64g,这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相等,所以结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可以得出在该物质中不含氧元素分析题给的四个选项可以得出选项B与我们的判断相符合故选B11、D【解析】A、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一定是分解反应,正确;B、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即2: 2: 3,正确;C、分解反应可能生成单质,如电解水生成氢气( 单质)和氧气( 单质),所以该反应可能有单质生成,正确;D、若反应生成了a g Y和b g Z,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消耗X的质量等于( a+b) g ,错误。故选D。12、A【解析】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

14、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O+H2O CO2+H2。【详解】A、反应微观模型中,除钼外还有金、碳、氢、氧4种元素,故A正确;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反应微观模型中只有1种单质分子,故B错误;C、从图可以看出,该反应中金原子对CO分子起吸附催化作用,故C错误;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过程中构成催化剂的各原子没有变化,故D 错误。故选A。【点睛】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与粒子个数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13、D【解析】A、制备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防止气密性不好,浪费药品,故A正确;B、为防止爆炸,做氢气可燃性实验时,先检验氢气的纯度,后点火,故B正确; C、为防止水倒流,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先把导管移离水面,后停止加热,故C正确;D、为防止铁燃烧生成固体溅落瓶底,引起集气瓶炸裂,点燃铁丝前,应在集气瓶中加少量水或少量沙子,故D错误。故选D。14、C【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