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2814880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邯郸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北省邯郸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北省邯郸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北省邯郸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北省邯郸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邯郸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邯郸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邯郸市2014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史测试 2014.4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收回。第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24公羊传大一统理论主要包括以“尊王”为核心的政治一

2、统,以“内华夏”为宗旨的民族一统,以“崇礼”为中心的文化一统。这表明大一统源于A夏商时期的方国联盟 B西周封建诸侯与分封制度C秦中央集权国家建立 D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25钱穆认为,唐代中央的监察官变成了地方行政官,这是一大缺点。钱穆针对的是A刺史 B三省长官 C御史台 D总督巡抚26宋朝“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这一做法A使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B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C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D造成了地方政府人浮于事27中国早期人文主义的形成,多数学者认为在晚明时期。其主要依据是A对传统专制主义的批判 B传统自然科技发展到顶峰C君

3、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D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28古罗马政治家、法律思想家西塞罗认为,“法律是根据最古老的、一切事物的始源自然表述的对正义和非正义的区分。人类法律受自然指导,惩罚邪恶者,保障和维护高尚者。”这表明A法律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 B罗马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法律C自然法是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D立法的标准和共同本质是正义291433年,(明朝)皇帝突然下诏终止远航,在东南亚海域留下了权力真空区。随后进驻这一海域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事件是A日本倭寇骚扰中国沿海 B阿拉伯人恢复印度洋上的传统优势C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岛 D葡萄牙建立包括印度洋的海上霸权30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托马斯杰斐逊指

4、出:“世界上每一个政府中都有人类弱点的痕迹,都有腐败蜕化的苗子一个政府如果仅仅是委托给人民的统治者,必然会蜕化变质。”他强调了A腐败是政府的天性 B权力制衡的必要性C政府主权归属人民 D实行代议制的局限31读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示意图,分析正确的是A英国国民生产总值领先世界 B英国在世界市场中一直居主导地位C工业发展是英国增长的动力 D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迅速32严复晚年给门生的信中说:不佞垂老,亲见脂那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大地,泽被寰区。这表明严复A认清了工业文

5、明的本质 B发展了进化论思想C肯定了传统文化的价值 D否定民主政治实践331935年12月6日,中共中央关于改变富农策略的决定指出,加紧反对富农是不适当的,对于富农只取消其封建式剥削的部分,不没收其经营的土地、商业和财产,并应保障其扩大生产和发展工商业的自由。这一改变的主要目的是A粉碎国民党对根据地的围剿 B扩大全民族抗战的群众基础C巩固新生的中华苏维埃政权 D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34欧洲不再是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自19 世纪以来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和对世界的支配地位受到了真正的挑战和动摇。这一变化始于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C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D20世纪八九十年代35

6、1948年到1949年初,中共中央确定了一个重要的外交方针,将承认问题由新政权的单向“被承认”变成与外国政府之间的双向承认。毛泽东把它概括为A“求同存异” B“一边倒”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代)连江县的杨崇家庭,六世同居,男女老幼有70口人,饮食一道,财产共有。南平廖氏,五代同居,也同耕共食。大田县吴氏六世同居,男耕女织,不分彼此。福清县王荣也是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争吵过,而且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 摘自彭文宇历史上闽台家庭与家族交往材料二中国的家族社会有着古老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并且强调家庭和宗族是社会的基本

7、单位,但清末最后十年里,这一基础摇摇欲坠。儒家思想中诸如家庭忠义、孝道、贞节、三纲五常等观念已被西方思想中的个人主义、自由思想和男女平等观念代替。人们逐渐认识到,个人不仅是家庭的一员,更是社会、国家的一员,而且个人拥有即使是家庭中的长者也不能剥夺的权利。年轻一代的中国人开始宣布从家庭中独立出来,并把儒家教导的各种合理关系,斥之为过时的和封建的,家长的全能地位受到了挑战。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三1982年2005年南京家庭户规模的构成(%) 年份1982年1990年2000年2005年合 计100100100100一人户11.858.4612.1214.13二人户12.4314.2723.5

8、128.67三人户20.6733.539.5837.57四人户23.2224.114.3111.11五人及五人以上户31.8319.6710.488.52江苏省统计局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市人口、家庭结构的变迁(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大家庭的基本特征。(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家庭发生的变化及原因。(1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代家庭的发展特点及其折射的社会趋势。(7分)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西方学者对18世纪中国评价的分歧有两种观点影响最大:一种观点以黄宗智为代表,他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以江南最为典型)由于人口压力而导致资源紧张,只能依

9、靠不断地增加生产要素来提高产量,由此而得出了“没有发展的增长”的著名论断。另一种观点以彭慕兰为代表,他认为在18世纪(含18世纪)以前,东西方处在同样的发展水平上,西方不仅没有任何明显的内生优势,而且在许多方面要落后于中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东西方之间才开始“大分流”,此后差距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美洲新大陆的开发使土地的制约解除和英国煤矿优越的地理位置使蒸气为动力的大规模使用成为可能。摘编自仲伟民学术界对前近代中国研究的分歧以彭慕兰、黄宗智的观点为中心评论材料中关于前近代中国研究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

10、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李鸿章在同治三年(1864 年)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而在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的过程中,遇到了资金、原料、燃料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困难。于是,洋务派在“求富”的口号下,从70年代起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等方式,开办轮船招商局等一系列民用企业。材料二光绪元年(1875 年)福建按察使郭嵩焘在条议海防事宜中说:“窃谓造船、制器,当师洋人之所利以利民,其法在令沿海商人广开机器局。近天津招商局(指李鸿章主

11、办的轮船招商局引者)亦略得此意,然其法在招致商人,而商人与官积不相信,多怀疑不敢应,固不如使商人自制之情得而理顺也”。又说:“窃谓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1)根据上述材料,比较李鸿章和郭嵩焘主张的异同。(10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郭嵩焘主张的实质。(5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辛亥之役,汲汲于制定临时约法,以为可以为民国之基础,而不知乃适得其反。论者见临时约法施行之后,不能有益于民国,甚至并临时约法之本身效力,亦已消失无余,则纷纷然议临时约法之未善,且斤斤然从事于宪法之制定,以为藉此

12、可以救临时约法之穷。曾不知症结所在,非由于临时约法之未善,乃由于未经军政、训政两时期,而即入于宪政。(备注:军政时期:一切制度悉隶于军政之下。政府一面用兵力以扫除国内之障碍,一面宣传主义以开化全国之人心,而促进国家之统一。直到一省完全底定之日,则为训政开始之时,而军政停止之日。训政时期:国民政府派训练有素人员到各县协助人民筹备自治,实现民选,兴办实业。凡一省全数之县皆达完全自治者,则为宪政开始时期。宪政时期:制定宪法,结束党治,施行宪政,主权在民,全国有过半省份自治完成时即制定宪法。)摘编自1924年民主建国大纲宣言(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民主建国的设想及其历史意义。(9分)(

13、2)根据材料,分析中国难以直接实施宪政的原因。(6分)47.(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规定,国民政府正式收复南沙群岛,划归广东省管辖。1946年国民政府接收西南沙群岛并派海军赴南海诸岛立碑、测绘地图、厘定岛屿滩礁名称,12月国民政府正式公布南海中属于中国领土的四个群岛及其附属岛、礁名称。1947年国民党六届三中全会讨论并批准了“加紧建设西南沙群岛力保主权而固国防”的提案,并进行实质性的筹划。 摘编自黄俊凌20世纪50年代台湾当局维护南沙群岛主权的斗争材料二1984年邓小平提出“共同开发”的构想,是中国政府解决南海问题新思路的雏形。1988年关于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备忘录称:“中国主张将南沙群岛问题暂时搁置一下,将来商量解决”。90年代,中国领导人在访问南海周边国家时,多次阐明“搁置争议、共同开发”。1992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此后又批准了公约,宣布了中国大陆领海的部分基线和西沙群岛的领海基线,发布了领海基点。1998年中国颁布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