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教学案人教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2811786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教学案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教学案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教学案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教学案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教学案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教学案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教学案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料精品资料精品资料精品资料20古代诗歌五首【导学目标】1反复诵读并默写这五首诗。2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感受中国古代诗歌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课时计划】2课时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

2、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一个人的性情涵养和想象力的培植主要是凭借什么?是诗歌。“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发。”朗读诗歌,我们可以从心灵里感受诗人的所思、所感,朗读诗歌可以让我们的心灵插上翅膀,朗读诗歌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读熟一首诗,在休闲时间里吟诵一下,就像唱歌一样,心灵上能受益无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陈子昂、杜甫、王安石、陆游、龚自珍这五位大诗人

3、的心灵吧!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1)字音怆然(chun)决眦(z)夫(f)足鸡豚(tn)岱宗(di zn) 不畏(wi) 叩门(ku)(2)词义前:过去。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后:未来。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念:想到。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怆然:悲伤的样子。涕:古时指眼泪。未了:不尽,不断。造化:大自然。钟:聚集。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曾:同“层”,重叠。决眦:眼角。眼角(几乎)要裂开。会当:终当,定要。凌:登上。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闻说:听说。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望眼:视线。缘:

4、因为。足:足够,丰盛。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若许:如果这样。闲乘月:趁着月明来闲游。无时: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叩门:敲门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吟鞭:诗人的马鞭。东指:东方故里。即:到。天涯:指离别京都的距离。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花:比喻国家。2作者名片陈子昂(661702),字伯玉,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称为“诗圣

5、”,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3主题解说登幽州台歌表达对统治者不重用贤才的不满以及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望岳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达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登飞来峰通过诗人登上高山之塔,表达了诗人向往登上最高层的壮志,表达了诗人的

6、远大抱负,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游山西村诗人用真挚的感情,明朗的笔调,描绘了山村景物和农家习俗,生活气息十分浓郁。己亥杂诗全诗抒发了自己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全诗移情于物,形象贴切,构思巧妙,寓意深刻。步骤二读背古诗深入理解(一)学习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译文】向前看不见古之贤君,向后望不见当今明主。一想到天地无穷无尽,我倍感凄凉而独自落泪。1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什么样的感慨,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交流点拨】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2“古人”“来者”指

7、的是什么?“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整首诗通过采用什么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交流点拨】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孤独寂寞凄凉;直抒胸臆。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什么人?【交流点拨】“古人”指古代惜才爱才的贤明君主;“来者”是指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交流点拨】“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政治抱负不能实现,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作者俯仰古今,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二)

8、学习杜甫的望岳【译文】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的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1“齐鲁青未了”对描写泰山有何作用?【交流点拨】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以距离之远衬托泰山之高峻、连绵。2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交流点拨】这句话的大意是“大自然汇聚了天地间的奇丽景色”,“钟”在这里是“积聚,汇聚”的意思;用一“钟”字,将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感情,写出了远望泰山的神奇秀丽的景色。3有人评价此诗“割”字奇,品析“割”这个字,指

9、出奇在何处?【交流点拨】“阴阳”分别指山的北、南两面,山南向阳,天色明亮;山北背阴,天色晦暗。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割”字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三)学习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译文】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1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什么?现在一般用来比喻什么?诗中的“最高层”,字面是指什么?实则指什么?【交流点拨】奸佞的小人,当时保守势力,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千寻塔的最高层;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2这首诗中

10、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哪一句?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哪一句?【交流点拨】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揭示什么人生哲理?【交流点拨】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四)学习陆游的游山西村【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盛。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外出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1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在哪里?【交流点拨】“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

11、倾其所有的盛情。2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交流点拨】颔联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3你是怎样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交流点拨】“山重水复”写地形复杂,变化无穷,“疑”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又一村”则写出作者的欣喜之情。现在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五)学习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

12、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1诗中“吟鞭东指即天涯”中的“吟鞭”指什么?【交流点拨】诗人的马鞭。2“落红不是无情物”中,作者以落红暗喻什么?“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交流点拨】作者以落花暗喻自己;表达自己虽前途不顺也不忘报国的情怀。3这首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诗的一二句写的是什么?三四句借花喻人,抒发了诗人的什么志愿(或志向)?【交流点拨】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作者想继续为国效力。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交流点拨】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或:诗人以落红自喻,表达了诗人想继续为国效力的思想感情)步骤三

13、总结课文拓展延伸1登幽州台歌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的句子: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望岳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3己亥杂诗中表明自己虽辞官归隐,仍为国效力的决心的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板书设计登幽州台歌不重用贤才的不满怀才不遇的悲哀望岳泰山雄伟磅礴登上绝顶的壮志远大抱负、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登飞来峰远大抱负进取、积极向上游山西村山村景物和农家习俗生活气息十分浓郁己亥杂诗不畏挫折、不甘沉沦为国家效力交流展示生成能力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步骤二读背古诗,深入理解。步骤三总结课文,拓展延伸。当堂演练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不足之处在于:最新精品语文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