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量和储量级别的划分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2810578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储量和储量级别的划分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储量和储量级别的划分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储量和储量级别的划分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储量和储量级别的划分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储量和储量级别的划分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储量和储量级别的划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储量和储量级别的划分(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储量reserves矿产储量(mineral reserves)的简称。泛指矿产的蕴藏量。其表示方式有矿石储量(简称矿石量)、金属储量(简称金属量)或有用组分储量、 有用矿物储量等,多数以 质量(吨、千克、克拉)计,少数以体积(立方米)计。它不扣 除未来开采和加工时的贫化与损失。储量是矿产地质工作的一项主要成果,也是制定国民经济计划,进行矿山建设的 重要依据。中国1999年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中的储量指 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 采部分,即在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编制年度采掘计划的当时,经过对经济、 开采、选冶、环境、法律、市场、社会和政府等诸因素的研究和相应修改,结果表明 在当时是经济可采或

2、已经开采的部分。 用扣除了设计、 采矿损失的可实际开采数量表 述。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阶段不同,又可分为可采储量和预可采储量。中国对储量所下定义与以前的概念有较大变动,特别是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等,与以往 有明显的变化,但与国际上的表述更为相近。如与国际矿冶协会理事会(CMMI)的矿 产资源储量国际分类建议、 联合国固体矿产储量/资源国际分类框架的定义相 似,但后两者将储量分为 证实储量和概略储量两类。1(旧称可采储量或称 开采储量)是经过详杳或勘探,地质可靠程度达到了控制或 探明的矿产资源,在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扣除了设计和 采矿损失,能 实际采出的数量,经济上表现为在 生

3、产期内每年平均的内部收益率高于国家或行业的 基准收益率。储量是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 根据矿产勘查阶段和可行性评价阶 段的不同,储量又可分为 3个类型:可采储量 (111)、预可采储量 (121)、预可采储量 (122)。矿产资源储量级别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 121b 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 122b 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331 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332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333 资源总量:可开发的资源总量,包括二级边界品位; 保有储量:可开发的工业品位的总量; 基础储量:可开发的工业品位和一级边界品位; 资源量:包括矿区外围附近的边界品位。通俗得说:基础储量表示地质勘探程度

4、较高,可供企业近期或中期开采的资源量; 保有储量是基础储量中可以立即经济开采利用的; 而资源量则是地质工作程度较低, 主要是预测和推断 的资源量;资源总量=资源量+基础储量储量级别reserves class区分和衡量矿产储量精度(或可靠程度)的标准,其目的是便于正确掌握国家的 资 源,统一矿产储量的计算、审批、统计和用途。储量分级最早出现于 英国,经过长期的实践,目前在北美、南美及非洲大多数国 家的行业协会仍然沿用美国胡佛1909年提出的证实储量、概略储量和可能储量这些 术语,尽管其定义有所变动。1944年由美国矿务局及 美国地质调杳所 提出,根据 矿体的揭露程度、观测点及 取样点的密度以及

5、对 矿产位置、质量、数量了解的可靠程度,将矿产储量分为 确定储 量、推定储量和推测储量三级。随着对资源的重视,储量分级在 20世纪70年代发 展为资源和储量分类。1910 年在国际地质学会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了用数字指数,即A、 B、 C 表示铁矿石的各级储量。前苏联自1928年起,也采用A、B、C表示不同的储量级别; 又从经济的角度,将矿产储量分为平衡表内与平衡表外两类,以后虽经多次变动,但 基本上仍然保留计划经济体制下按规范管理的特征。1981年苏联的储量和资源分类 新增了 P1、P2、P3三级预测资源和按 矿床复杂程度的分类,规定了各类矿床应探明 的各级储量比例。1997年俄罗斯批准了新

6、的分类,取消了各级储量比例的 勘探程度 要求,矿石技术加工和开采技术条件由对各级储量提出要求改为对整个矿床加以确 定。此外,平衡表内储量细分为采收有经济效益储量和国家采取特别措施支持下可开 采的储量两个亚类;平衡表外储量也划分为两个亚类:符合表内要求,限于矿山技术、法律、生态等条件不能利用的储量,质量低或开采复杂因而经济上不合理,技 术进步可以改变者。中国建国初期,采用了前苏联的储量级别。1959年,地质部全国矿产储量委员 会制定了中国第一个矿产储量分类暂行规范(总则)。它将固体矿产储量分为四类 (开采储量、设计储量、远景储量、地质储量)五级(A1、A2、B、C1、C2)。其中开采 储量一般为

7、A1级,设计储量一般为A2、B、C1级,远景储量即为C2级。在一段时 期内,这一储量分级对中国 地质工作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1964年后,有关 部门曾对上述储量分级进行了多次修订。例如,冶金部在1965年颁发和实行了工业储量和远景储量的两级储量划分办法;煤炭部将煤矿储量分为普杳、详查、精查三级; 在1968年以后的全国矿产储量表中,统一按工业储量和远景储量两级划分方案进行储量统计,等等。至 1977 年,又由原国家地质总局和冶金部共同制定了金属矿床 地质勘探规范总则 (试行 )(先在地质总局所属单位试行 );由原国家地质总局、建材 总局及石油化工部共同制定了非金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 (

8、试行 )。上述两个规 范,根据对矿体不同部分的研究或控制程度及相应的工业用途,将固体金属及非金属矿产储量,分为A、B、C、D四级,并对各级储量的条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1993年实行的固体矿产地质勘探规范总则 中,增加了不做矿山设计依据的 E级储量, 将A、B、C、D级储量合称探明储量。此外,又将能利用储量分为两个亚类:符 合当前采、选、冶加工技术条件、工业指标要求、符合矿山建设内、外部经济条件, 国家现行法规允许开采的储量; 符合当前采、 选、冶加工技术条件、 工业指标要求、 符合矿山建设内部条件, 但交通、供水或能源等外部条件差, 改善经济条件后可利用, 现行法规允许开采的储量开采储量开采

9、储量 是矿产储量分类中,地质勘探工作精度和资源探明程度最高的一级储 量,相当于A级,是矿山生产期间准备采出的储量。是由矿山生产部门在B级储量基础上经生产勘探进一步探明的储量。通常作为矿山部门编制采掘计划所依据的储 量。其勘探要求为:准确控制矿体的产状、形态、厚度、构造、内部结构及空间位 置等;精确查明矿石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有益与有害组份含量的变化、自然 类型、工业类型和品级的种类比例与变化规律;详尽查明矿石的加工技术条件及影 响开采的断层、褶皱和破碎带的性质与产状,确定夹石、破坏矿体的火成岩岩性、产 状与分布; 矿体由矿山采准工程和生产勘探工程完全圈定, 其储量的绝对误差不超 过10。设

10、计储量 是矿产储量分类中,探明程度较高、可作为大中型矿山企业设计和建 设投资依据的储量。设计储量按地质勘探的详细程度可分为两级:1、B级储量一一地质勘探期间探获的高级储量。一般要求分布在矿体的浅部, 即矿山初期开采地段,作为其采准设计的依据,并验证C级储量的可靠程度。其勘探要求为;查明矿体的产状、形态、厚度、空间位置等,并根据矿床地质规律特征 正确地圈定与连接矿体;查明褶皱、断层和破碎带等构造的性质、特征、分布情况 及对主要矿体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对影响或破坏矿体较大的地质构造有工程控制; 查明矿石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有益及有害组份含量的变化,自然类型、工业品 级的空间分布和数量,夹石的种类

11、和分布规律;详细确定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的种 类及其比例与变化规律; 用较密的勘探工程系统控制和圈定各矿体, 其储量的绝对 误差不超过 20 。2、C级储量一一即原C1级储量,是地质勘探期间探获的基本储量,主要分布 在设计开采范围内,作为矿山设计和建设依据的主要储量。其勘探要求同 B 级储量 大体相同,所不同的是:C级储量是用勘探工程系统控制的储量,或由高级储量块段 作有限推断的储量,其储量的绝对误差较大(不超过 40),勘探工作精度也稍逊 于 B 级储量。远景储量prospective reserves1959年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根据 地质和矿产的研究程度及相应用途所划分的一 类矿产储量。按精

12、度,即为当时中国 储量级别中的C2级储量。因其研究程度较低,一般只能作为矿山远景规划和进一步布置地质勘探工作的依 据,故称远景储量。它具体包括以下几部分;根据地质条件,由 C1级以上的储量地段向外推算的 储 量:由稀疏的钻孔或少量的坑探工程控制,但研究程度和可靠程度达不到 C1级要求 的储量;用物探、化探方法配合个别钻孔所验证、推算的储量。1965年由冶金部提出,1968年起在全国矿产储量表中正式采用的储量分类,其 中的远景储量,基本上仍与上述1959年分类中的远景储量相当。在欧美各国的储量分级中,有时也将可能储量称作远景储量。 地质储量geological reserves1959年全国矿产

13、储量委员会根据 地质和矿产的研究程度及相应的用途所划分的 一类储量。是指根据区域地质调查、矿床分布规律,或根据区域构造单元,结合已知 矿产的成矿地质条件所预测的储量。这类储量的研究程度和可靠程度很低,未经必要 的工程验证,一般只能作为进一步安排及规划地质普查工作的依据。在矿山设计及生 产部门,为区别于生产矿山的 三级矿量(又称生产矿量),一般都将矿山建设和生产以 前,由地质勘探部门探明的各级矿产储量,统称地质储量。对于在矿山建设及生产过 程中发现的新矿体的储量,有时也称地质储量。欧美各国的储量分级中,有时也将可 能储量称作地质储量。前苏联的地质勘探工作中,有时把C2级储量也称地质储量,但有时又

14、把根据地质勘探工作查明的矿床的总储量称地质储量。 1地质储量又称 预测储量,是指经过地质勘探手段,查明埋藏地下的资源数量,指 根据区域地质测量、矿产分布规律、或根据区域构造单元并结合已知矿产地的成矿规 律进行预测的储量。 是矿产资源储量中探明程度最差的一级储量。 根据矿床勘探和研 究程度,岩金矿床地质储量目前分为 B(331 )、C(332 )、D(333 )四级。其中 BC、D三级称工业储量,E (334)级称远景储量地质储量在矿产储量中属第四类一不列入探明储量的级别。它只能作为编制普 查工作远景时的参考,或作为地质普查找矿设计及矿山企业远景规划的依据。油气藏地质储量 一个特定地质构造中聚集

15、的油气数量,如油区地质储量,油 田地质储量和油藏地质储量等。工业储量industrial reserves曾用词。 1959 年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制定的矿产储量分类暂行规范 (总则) 中对开采储量和设计储量的合称。1965年由中国冶金部提出,1968年起在全国矿产 储量表中正式采用的一类 储量,是指经过地质勘探后求得的主要矿产储量。它相当于 1959年地质部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制定的矿产储量分类暂行规范 (总则)中划分 的C1级以上的储量。前苏联的地质勘探工作中,通常将 A(或A1、A2)、B、C1三 级储量,合称为工业储量,也称详细探明和详细研究的储量。 1工业储量是指矿产储量分类中开采储量和

16、设计储量的总和, 其计算公式为: 工业 储量=A+ B + C。工业储量一般作为 矿山企业设计和基本建设投资的依据。基础储量basic reserve中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中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它能满足现行 采矿 和生产所需的指标要求(包括品位、质量、厚度、开采技术条件等),是经详查、勘探 所获控制的、探明的并通过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认为属于经济的、边界经济的 部分,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 在目前工艺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储油层中采出的油量。储量是指在地层原始条件下的油气量,而可采储量是指在现代工艺技术条件下, 能从地下储层中采出的那一部分油气量。在微观上, 因为地下的油气存在于不同类型的砂岩颗粒孔隙或地层的裂缝、 孔洞 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