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概述试题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2810238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移动通信概述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移动通信概述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移动通信概述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移动通信概述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移动通信概述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移动通信概述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通信概述试题(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第一章移动通信概述一、填空题1.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可分为单向通信方式和双向通信方式两大类别,而后者又分为单工通信方式、双工通信方式和(半双工)通信方式三种。2.单工制通信就是指通信的双方只能(交替)地进行发信和收信,不能同时进行。3.双工制通信就是指移动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发信和收信,这时收信与发信必须采用不同的工作频率,称为频分双工。4.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码分多址是一种利用扩频技术所形成的不同的(码序列)实现的多址方式。5.目前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广泛使用的调制技术主要有(连续相位)调制技术和线性调制技术两大类。

2、6.目前移动通信系统中话音编码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即波形编码和(参数)编码。7.移动通信网无线区群的激励方式一般分为中心激励和(顶点)激励。8.移动通信网无线区群的中心激励是指基地台位于无线小区的中心,并采用(全向天线)实现无线小区的覆盖。9.移动GSM网络中,选择无线小区模型的基本原则是在考虑了传播条件、复用方式、多重干扰等因素后必须满足(载干比)的要求。二、单项选择题1.移动通信使用的极低频频段的频率范围为(A)。A、330HzB、30300HzC、3003000HzD、330kHz2.移动通信使用的中频频段的频率范围为(B)。A、330kHzB、3003000kHzC、330MHzD、3

3、0300MHz。3.移动通信使用的极高频频段的频率范围为(C)。A、3003000MHzB、330GHzC、30300GHzD、3003000GHz4.移动通信使用的甚长波的波长范围是(D)。A、10010Mm(108107m)B、101Mm(107106m)C、10001000kMm(106105m)D、10010kMm(105104m)5.移动通信使用的短波的波长范围是(C)。A、101km(104103m)B、1000100m(103102m)C、10010m(10210m)D、101m6.移动通信使用的厘米波的波长范围是(B)。A、10.1m(110-1m)B、101m(1-110-2

4、m)C、100.1mm(10-210-3m)D、10.1mm(10-310-4m)7.我国陆地公用蜂窝数字移动通信网GSM通信系统890MHz,采用(B)MHz频段。A、600B、900C、1200D、1500三、多项选择题1.移动通信系统一般由(ABCD)构成。A、发信机B、收信机C、天线D、馈线2.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多址方式有(ABC)以及它们的混合应用方式等。A、频分多址B、时分多址C、码分多址D、空分多址3.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可分为单向通信方式和双向通信方式两大类别,而后者又分为(ABC)。A、单工通信方式B、双工通信方式C、半双工通信方式D、半单工通信方式4.目前移动通信使用超低

5、频的频率范围是(B)。A、330HzB、30300HzC、3003000HzD、300030000Hz5.移动通信使用的极低频的波段范围是(A)。A、10010mmB、101mmC、10010kmmD、101kmm四、判断题1.移动通信是指移动体之间,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2.半双工制通信方式与双工通信相类似,其中一方使用双频双工通信方式,另一方则使用双频单工方式,发信时要按下按讲开关。()3.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收信机的主要作用是把天线接收下来的射频载波信号首先进行低噪声放大,然后经过变频、中频放大和解调后还原出原始信号,最后经中频放大器放大输出。()4.频分多址是按照频率的不同给每个

6、用户分配单独的物理信道,这些信道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分配,在用户通话期间,其它用户不能使用该物理信道。()5.时分多址系统把每个无线载波按时间划分成若干时隙,每个时隙仅允许一个用户发射或接收信号,每个用户占用一个周期性重复的时隙,每条物理信道可以看作是每一帧中的特定时隙。()五、简答题1.与有线通信相比移动通信的特点有哪些?答:移动通信是有线通信的延伸,与有线通信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终端用户具有移动性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的移动性,需要随时知道用户当前位置,以完成呼叫、接续等功能;用户在通话时的移动性,还涉及到频道的切换问题等。(2)采用无线接入方式移动用户与基站系统之间采用无线接入方式

7、,频率资源的有限性、用户与基站系统之间信号的干扰、信息的安全保护等。(3)具有网间漫游和互通功能移动通信网之间的自动漫游,移动通信网与其他网络的互通,各种业务功能的实现等。2.简述移动通信系统中发信机的主要作用。答:发信机的主要作用是将所要传送的信号首先对载波信号进行调制,形成已调载波,已调载波信号经过变频(有的发射机不经过这一步骤)成为射频载波信号送至功率放大器,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送至天馈线。3.解决移动通信多址系统设计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答:一是多路复用,也就是将一条通路变成多个物理信道;二是信道分配,即将单个用户分配到某一具体信道上去。4.简述GSM网络无线小区模型中的3/9复用方式的主要

8、特点。答:3/9频率复用方式的主要特点是:(1)不需要改变现有网络结构;(2)在原有的基站基础上通过改变复用方式就可提高容量;(3)系统不需增加特殊功能;(4)需要有足够的频带宽度以保证跳频效果。5.简述GSM网络中直放站(中继器)的功能及其工作原理。答:直放站的基本功能就是一个射频信号功率增强器。直放站在下行链路中,由施主天线现有的覆盖区域中拾取信号,通过带通滤波器对带通外的信号进行极好的隔离,将滤波的信号经功放放大后再次发射到待覆盖区域。在上行链接路径中,覆盖区域内的移动台手机的信号以同样的工作方式由上行放大链路处理后发射到相应基站,从而达到基地站与手机的信号传递。六、综合题1.阐述移动通

9、信系统中天线和馈线的主要作用。答:天线是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把射频载波信号变成电磁波或者把电磁波变成射频载波信号。按照规范性的定义,天线就是把导行模式的射频电流变成扩散模式的空间电磁波的传输模式转抉器及其逆变换的传输模式转换器。馈线的主要作用是把发射机输出的射频载波信号高效地送至天线,这一方面要求馈线的衰耗要小,另一方面其阻抗应尽可能与发射机的输出阻抗和天线的输入阻抗相匹配。2.阐述移动通信中时分多址的特点。答:(1)TDMA系统中几个用户共享单一的载频,其中每个用户使用彼此互不重叠的时隙,每帧中的时隙数取决于几个因素,例如调制方式、可用带宽等等;(2)TDMA系统中的数据

10、发射不是连续的,各移动台发送的是周期性突发信号,而基站发送的是时分复用信号。由于用户发射机可以在不用的时间(绝大部分时间)关掉,因而耗电较少;(3)由于TDMA系统发射是不连续的,移动台可以在空闲的时隙里监听其它基站,从而使其越区切换过程大为简化。通过移动台在TDMA帧中的空闲时隙监听,可以给移动台增加链路控制功能,如使之提供移动台辅助越区切换(MAHO moBILe assisted handoff)等等;(4)同FDMA信道相比,TDMA系统的传输速率一般较高,故需要采用自适应均衡,用以补偿传输失真;(5)TDMA必须留有一定的保护时间(或相应的保护比特),但是如果为了缩短保护时间而使时隙

11、边缘的发送信号压缩过快,则发射频谱将展宽,并将对相邻信道构成干扰。(6)由于采用突发式发射,TDMA系统需要更大的同步报头。TDMA的发射是分时隙的,这就要求接收机对每个数据突发脉冲串保持同步,此外TDMA需要有保护时隙来分隔用户,这使其与FDMA系统相比有更大的报头;(7)TDMA系统的一个优点是在每帧中可以分配不同的时隙数给不同的用户,这样通过基于优先级对时隙进行链接或重新分配,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带宽需求。3.阐述移动通信系统正六边形无线区群的构成条件。答:无线区群的构成应该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若干个无线区群彼此之间可以互相邻接,并且无空隙地带;二是邻接之后的区群应保证同频无线小区之间的距离

12、相同。根据上述条件,区群形状和区群内的无线小区是有限的,可以证明区群内的无线小区数K应满足下式:K=i2+ij+j2第二章移动通信网一、填空题1.移动基站控制器BSC是基站系统BSS的控制部分,在BSS中起(交换)作用。2.移动短消息中心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存储和(转发)用户的短消息。3.移动操作维护中心,用于对GSM系统的(交换)实体进行管理。4.无线子系统的物理信道支撑着逻辑信道,以GSM系统为例,逻辑信道可分为业务信道和(控制)信道两大类。5.移动业务信道主要传输话音和(数据)。6.移动控制信道主要传输各种(信令)信息。7.移动收发信机电源控制单元中的定时总路线TimingBus从DXU单

13、元至TRU单元间传送无线空间的(时钟)信息。8.移动收发信机电源控制单元中的CDU总线连接CDU单元至各个TRU单元,(帮助)实现O&M功能。9.移动GSM基地台主要有2个接口,一个是面向(移动台)的Um接口,另一个是面向基站控制器BSC的A-bis接口。10.移动通信中天线是一种无源的能量置换器件,通过把高频电能变为电磁场能量或把电磁场能变为高频电能,从而实现移动通信网络与用户手机终端在(空中接口)的连接。二、单项选择题1.移动通信网中的小区制是指将所要覆盖的地区划分为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的半径可视用户的分布密度在1(A)公里左右,在每个小区设立一个基站为本小区范围内的用户服务。A、10B、2

14、0C、30D、402.移动通信网小区制中小区和其它小区可重复使用频率,称为(B)。A、频率重复B、频率复用C、频率覆盖D、频率范围3.由于移动台处于运动状态,(A)和移动台之间的电波传播状态随路径的不同而发生变化。A、基地台B、发射台C、基站D、无线4.蜂窝移动通信网,通常是先由若干个邻接的(B)组成一个无线区群,再由若干个无线区群组成一个服务区。A、小区B、无线小区C、同频小区D、不同频小区5.(C)是指基地台位于无线小区的中心,并采用全向天线实现无线小区的覆盖。A、顶点激励B、低点激励C、中心激励D、自由激励三、多项选择题1.移动交换子系统MSS包括移动交换中心(MSC)、(ABCD)和短

15、消息中心(SC)。A、拜访位置寄存器(VLR)B、归属位置寄存器(HLR)C、鉴权中心(AUC)C、设备识别寄存器(EIR)2.移动操作维护中心的主要功能有维护测试功能、障碍检测及处理功能、(ABCD),以及用户跟踪、告警、话务统计功能等。A、系统状态监视功能B、系统实时控制功能C、局数据的修改功能D、性能管理功能3.在多信道共用系统中,移动台可按多种方式选择空闲信道,主要有专用(ABCD)等。A、呼叫信道方式B、循环定位方式C、循环不定位方式D、循环分散定位方式4.带状服务区一般应用在(ABCD)的移动通信系统。A、铁路B、公路C、沿海D、内河航道5.为防止同频干扰,相邻区域不能使用同一频率,为此可采用(ABC)的配置方式,将这些频率依次分配给相邻区域,交替使用。A、二频组B、三频组C、四频组D、五频组四、判断题1.移动通信网的体制通常可分为两大类:小容量的小区制和大容量的大区制。()2.移动通信网的带状服务区一般应用在铁路、公路、沿海、内河航道的移动通信系统。()3.蜂窝移动通信网,通常是先由若干个邻接的无线小区组成一个无线区群,再由若干个无线区群组成一个服务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