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信技术期末考试题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2807406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信技术期末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信技术期末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信技术期末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信技术期末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信技术期末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信技术期末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信技术期末考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信息技术试卷1、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到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与发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子商务配合先进的物流系统,给我们带来网络购物的全新感觉B网络给人们造成的影响有弊有利,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C借助电视、网络等实现的远程教育已经成为人们可以选择的终身教育途径之一D网上购物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购物方式,网上购物可信度没什么问题2、下面的操作,有利于预防计算机病毒侵入的是( )。 对下载的文件马上杀毒 及时安装操作系统补丁 及时升级杀毒软件和病毒防火墙 打开QQ上陌生人信息中的链接 随意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 A B C D3、下

2、列关于因特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因特网上病毒泛滥,垃圾信息成堆,可见因特网毫无利用价值B因特网给青少年带来了不良影响,青少年不应该接触因特网C因特网有丰富的资源和有价值的信息,应鼓励青少年积极合理地使用网络D因特网不能给学生带来学习上的帮助4、“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和萧伯纳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仍有一个苹果;但是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两种思想,甚至更多”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特征。A、不完全性和共享性B、传递性和时效性C、传递性和共享性D、价值相对性5、下列对网络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网络上存在许多不良信息,会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

3、B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情节严重者将受到法律制裁C网络是一个纯粹虚拟的世界,人与人不会直接接触,无所谓道德问题D网络黑客可能会盗走用户重要信息6、下列( )的行为并不涉嫌违法。A利用计算机网络窃取他人信息资源 B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运行病毒的动画演示C私自删除他人计算机内重要数据 D攻击他人的网络服务 7、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信息是客观的,不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才产生的B信息总是以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被人们的感觉器官所接收C不同的人对同一条信息的理解各有不同,可能认为包含的信息丰富,也可能认为没有信息D21世纪是信息社会,信息是发展到21世纪才出现的。8、从电子档案袋下

4、载老师放好的素材时,要点档案袋的( )A、发表作品B、浏览共享资源 C、发表文章D、个子电子档案袋9、在电子档案中,不能上传的是( )A、文件夹B、文件C、压缩文件10、下面事例中属于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有( )。A经作者同意后在自己博客上转载了他的文章,并注明了文章的作者、来源B把自己买的正版软件放在网上供他人下载C把自己买的正版VCD翻录后放在淘宝网店中出售D借用同学的个人用户杀毒软件,并安装使用11、某市两名女中学生因上网交友不慎,被拐骗到外地。经警方努力,才将两少女安全 解救。以上例子昭示我们,在上网的时候应该谨记( )。 不要把自己的真实住所轻易告诉网友 不能把自己的家庭和经济情况告诉

5、网友 不要轻信网友,不要轻易与网友会面 网络太复杂、太不安全,应该少上网 A B C D12、为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我们应该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挖掘、甄别、加工和提纯。以下采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根据信息来源途径判别 不盲目地相信得到的信息 从多渠道获取信息根据原有经验判别 向权威机构核实A B C D 13、小明想在网上购买一部昂贵的数码相机,比较安全、恰当的做法是( )。A先让对方寄货,收到货后不再汇款B独自一人带现金到对方指定地点取货C先将购机款汇到经国家有关部门认证的、信誉良好的中介机构,收到货后再通知中介机构把款汇给对方D先将部分购机款汇到对方指定的账户上,收到货后再汇余下的款1

6、4、目前,因特网提供了多种信息交流方式,下面可以提供实时语音交流服务的是 ( )。 AEmail BBBS CQQ DBlog15、了解我国古代诗人屈原写的离骚的相关信息,可用以下四个关键词查找: 屈原;诗歌离骚;诗歌;屈原离骚。你认为其中最不好的是( )。A B C D 16、下面( )属于信息技术应用的实例。 电影三维动画特技智能机器人电子商务个性化手机语音输入 A B C D 17、同学们对于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把日记、学习计划等信息记录到纸质的本子上;将自己喜欢的MP3、照片分门别类地存放在计算机中;对于大量的信息利用数据库进行存储和管理。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了解,目前同

7、学们对自己资源的管理大致可以分为( )。A手工管理、数字化管理 B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C手工管理、文件管理和数据库管理 D手工管理、文件管理18、某位同学非常喜欢音乐,他搜集了不同风格的音乐和歌曲,并利用资源管理器进 行管理。在下图的目录结构中,音乐文件夹旁边的 代表( )。A此音乐文件夹没有子文件夹 B此音乐文件夹是展开的,但没有子文件夹C此音乐文件夹是折叠的且含有子文件夹 D此音乐文件夹是展开的且含有子文件夹19、下面的电子信箱地址,正确的是( )。Awawa163com Bwawa163com Cwawa163com Dwawal63com20、小徐在网上看到自己喜欢的图片,想将其下载到

8、自己的电脑里,以下四项操作, 能帮助他实现图片下载的是( )。A按鼠标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 B直接按鼠标左键 C按鼠标中间键 D双击鼠标21、有人形象地用“信息就在指尖上”这句话来描述一种现象,这种现象是( )。A手动地获取信息 B通过指头的感触而获取信息C通过计算机利用网络获取信息 D通过活动获取信息22、公司考勤部门用的指纹识别机是人工智能的( )应用。 A手写识别 B模式识别 C语音识别 D光学字符识别23、目前很多中学都实施了一卡通工程,所谓一卡通就是集学生证、就餐、借书等各项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卡片。利用数据库技术来管理学生的校内消费信息,学生可随时在校内任何一部感应式收费机上查询自

9、己的卡内余额,这体现了数据库系统具有( )的优越性。 A数据大量存储 B计算快捷 C数据共享 D操作简单2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数据库来处理大量信息,各种数据库应用系统都是建立在数据库的基础上的。下列关于数据库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够很好地实现大量数据的存储 B可以通过网络等各种技术,实现数据共享C查询准确、效率高、速度快 D只能存储文本、数字、曰期等信息,不能存储图像、声音等多媒体信息25、下列属于Access数据库文件的是( )。 Abookljpg Bbook1doc Cbook1mdb Dbook1bmp 26、枯燥的数据如果用Excel的图表来表示,如饼图、柱形图

10、、折线图等,可以帮助人们更加准确地理解数据的关系、趋势。现要统计一下各年龄段上网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比较适当的形式是( )。 A、柱状图B、饼图C、折线图D、条形图27、要修改指定记录中的一批数据,以下操作中最佳方案是( )。 A按顺序逐条比对,找到指定的记录,修改、保存 B利用“替换”中的“全部替换”功能找到符合条件的所有记录,修改、保存 C利用“查询”功能,生成一张查询结果的二维表格,在该表格中进行修改、保存 D用查找的方法找到符合条件的第一条记录,修改、保存,然后重复执行该操作28、网页作为信息表达的方式,最主要的特点是( )。 A图文并茂 B内容丰富 C适合表达信息 D非线性结构29

11、、下列不属于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是( )。 A学籍管理系统 BMicroSOft W1ridowsXP操作系统 C电子图书借阅系统 D课程管理系统30、要建立一个“计算机病毒和防治”的主题网站,下面较为合理的过程是( )。 收集反馈、评价修正 确定主题、设计目标 规划内容结构、搜集加工素材 选择适当工具、加工制作 。 A B C D31、如果你是某一儿童类报纸的编辑,你会选择( )的报刊风格。 健康活泼 文字易读 图文并茂 严肃庄重 A B C D32、在HTML代码中,表格元素的标记是( )。 A B C D33下面的HTML元素中,用来建立超级链接的是( )。-A BC D34、小华家想购买一

12、台TcL彩电,希望能从因特网上找到关于该产品的具体参数、价格等权威信息。你认为他应该选择的信息获取方式是( )。A在“百度”中输入“TCL彩电”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B在“TCL”官方网站在线专业数据库中查询C 在“谷歌”中输入“TCL彩电”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D任意登录一个家电产品论坛询问网友35、HTML通常指的是( )。A网络协议 B网络服务 C超文本标记语言D网页特效36、数码照片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对数码照片进行编辑,如改变大小、颜色,添加特效等,可以利用( )软件来实现。 APhotoshop BWord CExcel DF lash37、下列各项属于数字化资料的是( )。A录像带 B纸质书报 C光盘中存储的信息 D纸质照片38、何辉在制作网页的过程中,利用Photoshop处理图片素材,他只需要素材图片中的一部分,他的操作步骤有:选择图片区域;进行裁切;保存文件;选择裁切工具。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 A B C D39、求李云数学和物理两科总分的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 A=SUM(B2,D2) BB3+C3 C=B3+D3 DSUM(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