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水平能力测试案例分析汇总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2804725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水平能力测试案例分析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师水平能力测试案例分析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师水平能力测试案例分析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师水平能力测试案例分析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师水平能力测试案例分析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水平能力测试案例分析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水平能力测试案例分析汇总(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水平能力测试案例分析汇总(二)案例分析 案例 1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 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 新学年开始了, 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 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 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 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分析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 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 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 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 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案例 2教师在板

2、书生字时, 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 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 分析 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1) 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 越容易被人知觉。(2) 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 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 案例 3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 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 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 师就教学生记住: “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 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

3、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分析 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 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 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 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 意义识记。 案例 4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 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 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 分析 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 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 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 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 因此仅靠判断、 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 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

4、答、填空等题型。 案例 5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 “错一 罚十”的做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 析。 分析 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 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 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 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 对进 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 案例 6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 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 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

5、回答如何?你更欣 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分析 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 向发散出来的, 几乎没有变通性。 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 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 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案例 1:如今的孩子很小就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脑子里 千奇百怪的东西很多。 有时候, 他们会在课堂上或课后向你提一些稀 奇古怪的问题。比如,你在课堂上讲太阳和月亮,有的孩子便会问: “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才出来?” 对这样的 问题还能勉强回答, 但有些孩子在课后向我提的问题,

6、 真的让我难以 回答。比如,有的孩子会冷不丁地问你: “老师,什么叫酷毙了?” “老师,怎样才能当上还珠格格?”我一时哑然。有时我想,或许我 真的是年纪大了,不再适合当小学老师了。问题:面对这位老师的困 惑,你认为问题出在哪儿?请作教师素质现代化的要求来回答答:这位教师的困惑,主要在于他对当今时代社会的新生事物, 新鲜词的不理解,换句话说是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跟不上步伐。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 因为教育中的任何活动 都要靠教师进行,教育的目标的实现,效果如何都取决于教师。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包括: 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职业道德素质 的现代化,能力素质的现代化。总之,教师素质的现代

7、化是现代社会 对现代人的总体要求在教师职业上的特殊反映。案例 2: 成都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有 关问题的通知 中规定:“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 任何公办、 民办和各类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小学、 初中不得以考试的 方式择优选拔新生, 也不得以小学阶段各类学科竞赛 (如小学数学奥 赛等)成绩作为录取新生的依据。”问题:你对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有什么看法?请从全面发展的教 育目的出发对奥赛进行评价。答:我认为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除了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的办 学,避免教育偏离它的轨道,成了变相教育。这个规定也促进了全面 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 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

8、的必然 要求。全面发展教育由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等五育组成。 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前, 注重智力发展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 趋向。奥赛正是发展学生的智力,用知识的精华去武装学生,迎合教 育的趋向。但许多人却一味地为了奥赛。只注重去发展学生的智育, 而忽视其它四育的发展,厚比薄彼,有所偏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 只知竞赛,而不知其他是不是健全的。案例 3: 读者薛女士反映,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 10 岁儿子小雷 (化名)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以往由于喜欢做小动作,小雷没少 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到新学校后不久, 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不动作, 被老师发现了。 新老

9、师什么也 没说,只是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以后,每次 新老师走过小雷身边, 如果小雷没做小动作, 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 头表示赞许。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 还爱上了学习, 自信心大增。问题:请从该案例分析,对待有问题的学生新老师的教育机智。 请从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来分析。答:小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高峰期之间, 是相对稳定发展 时期。他们的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们的注 意力不稳定不持久, 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的特点也 很突出,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己。 这些都是 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上面这位新老师正是正

10、确认识到了这点, 并机智地运用这个特点 来引导小雷,既纠正了他, 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 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 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和 紧迫。案例 4:19 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 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 9 岁那 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 “你要注意着孩子,他在我们 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关痛死了。”继母好奇地走进孩子,对孩 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 “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 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 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 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

11、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 了正路, 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 他说是戴尔 ?卡耐基。问题:你怎样理解“坏孩子” “差学生”?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 什么启发?答:所谓差等生就是指那些不能达到基本教育要求, 德智体全面 发展水平较差或发展不平衡的学生。 学生都是可教育的, 没有哪个学 生天生就是不想学好, 世界上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 决没有不可教 育的孩子。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1、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 尊重、理解、信任他们, 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 2、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们,找出教育的切入点。 3、给差等生以高尚的 教育爱, 转变差等生并不难, 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

12、之才也是完全可 以做到的。案例 5 当代有一位教育专家兼作家这样叹息中国的教育: “要 想使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前程, 现在中国父母唯一要做的恰 恰不再是帮助学校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 而是保护好自己孩子的 天赋别再受学校的侵害吧!”问题:这段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你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 对中国当前的教育进行反思。答:这段话指出了当前中国教育的弊端, 当前中国教育趋向于分 数教育(即应试教育),都是以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学生已 经变成读书机器,而失去了本身拥用的天赋,没有自我了。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 全面发展教 育由德育、智育、 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

13、教育等部分组成要能迎接新 世纪的挑战, 中国教育已经开始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解放人的 自我了。案例 6: 2004 年中国教师杂志对儿童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调 查。调查发现: 833 名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中,有 47% 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童年不快乐。 主要表现是:受考试折磨、 没有自由、 压抑、紧张、忙碌。期中考试时学生认为童年不快乐的主要原因。学 生的年龄越高越觉得自己的童年不快乐。一位每逢考试就会犯“间歇性精神错乱“的学生,高考后却被中 国人民大学录取了。后来是他给中学班主任的信揭了谜。原来,为了 逃避每月一次的考试排名和在排名中总位居 30 多名时所遭受到的同 学鄙夷目光、父

14、母的数落和自己的失望,他精心设计了骗局,瞒过老 师、同学和父母。为了避免他再次“犯病”,学校允许他仅把考卷作 为作业来完成,也不参加成绩排名。父母不再苛求他的成绩,转而开 始担心他会因学习而熬坏身体。 父母丢掉了过重的幻想和期望后, 生 活也开始变得轻松。 自己也没有了来自家庭和排名的压力, 心情变得 舒展、学习也感到了轻松,学习效果也变得更好。问题: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分析, 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 题?答: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分析, 我们的教育存在着很大的 问题,就是以发展人的单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或以帮助学 生通过学生选拔考试为根本目的。 这就是所谓的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因

15、其把单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作为学校的唯一追求而成为片面教 育。而且是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的最大绊脚石。案例 7: 对学生来说,由于知识基础的差异和个性品质的不同, 对课程也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新课程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就 有很多学生不知所措。一个班少则有四五十人,多则六七十人,要进 行有效的合作的探究,难度很大。椐上课教师分析,在研究性学习过 程中有哪些主动性强的学生受益,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跟着走或跟不 上。在众多的课堂实践活动中, 表现突出的只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 性格内向的学生只能做旁观者。这种善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 化。问题:对于新课程改革者遇到这个问题, 你认为应该如何调动全

16、 体同学的积极性,采取臬的方法,才能使所有学生在教改中收益?答:对于新课程改革遇到这个问题, 应该重视智力开发与学生能 力的培养,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中, 重视思维能力, 学习能力的培养, 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还应重视个别差异。加强个别指导,每个学生已有的经验及其天 资、禀赋、兴趣、性格等心理品质差别很大,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个 别指导。案例 8: 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 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 “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 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 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该生 从此在课堂步能发现问题,不能主动回答问题了。问题:请你从该实例,评价该老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这种 行为违反了哪条教学原则?答:该老师对待提出质疑的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