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2804447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现代教育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现代教育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现代教育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简答题 二、 1 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三、 答:(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四、 2 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五、 答:(1)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2)重视早期教育。(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龄延长。(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六、 二、 论述题七、 1 试述终身教育思潮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八、 答

2、:学校教育必须积极地适应终身教育的挑战。(1)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2)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3)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4)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阶段和教育的组织。(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一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是要展开论述;论述题二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九、 2 试述素质教育的特征和实质。十、 答: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特征包括:一是全体发展;二

3、是全面发展;三是主动发展;四是和谐发展;五是充分的发展;六是可持续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其实质是一种导向思想指导学校和教师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教学规律、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即要把主要精力用在课堂教学上,通过教学改革,使学生在掌握大量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能力与个性,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理想目标具备坚实的基础。其次,素质教育的实施还要落实到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如教学、教育实践或实习、课外活动等,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统一,这样才能完成全面素质教育的任务。 十一、 (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一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是要展开论述;论述题二

4、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十二、 三、实例分析题(或辩析题)十三、 1答: “学校当然是校长说话才真正算数”这个观点对不对,我们首先行分清“学校”和“校长”的关系,校长是学校的当然法人代表,但校长并不能够等同于学校,校长既然是学校的当然法人代表,那校长理当带领全校师生忠实地履行法律赋予学校的义务,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也即是说,校长只是上级行政机关或者全体师生委托实施法律赋予的权利义务的执行者,而不是说校长就是学校里的家长、校长依法行政的号令,那当然要算数了;校长的号令有违法乱纪国家的法律,任何师或生都有抵制或控告的权利。十四、 2 答案要点:(1)朱教师之所以成功地将赵宁引务

5、了正道并获得成功,根本原因是顺应了赵宁思想性格发展的特点。(2)正确地激发了赵宁自身潜能的内驱力(3)科学地处理了自由发展与教育引导的关系。(4)充分地尊重了作为“人”的各方面需求,从页使其的到全面发展。2006-12-18 13:57现代教育原理形考作业2答案一、 简答题 1 教育现代化的内容有哪些? 答:1、教育观念的现代化2、教育内容的现代化3、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4、教育管理现代化5、教师素质现代化2 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及其规律是什么? 答: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1)根据马克思关于事物发展的动因学说,事物的发展是由事物自身的矛盾所决定,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人

6、的身心发展的内部矛盾是“本我”与“自我”的矛盾,即个体的需要与已有水平之间的矛盾;其外部矛盾是“自我”与“超我”的矛盾,即个体现有的发展水平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正是这对矛盾构成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人的身心发展。(2)规律: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4、人的身心发展还具有个别差异性二、 论述题 1 如何理解教育优先发展是现代社会的普遍规律?答:所谓教育优先发展有两个内涵,其一是社会用于发展教育的投资要适当超越于现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而超前投入;其二是教育发展要先于或优于社会上其他行业和部门而先行发展。因此教育优先发展又

7、可称为教育超前发展或教育先行。教育优先发展在当今世界成为各国政府的战略决策并加以推行,其理论根据就在于从教育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定位,即教育的三性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出发。(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一系列要素和机制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的,但从根本上是由一代代人主体地位的上升、素质的提高来实现的。人力资源在社会发展中有着决定作用,这种决定性和教育本体功能向社会功能的转变,为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确认提供了理论基础。单一科技和经济的进步并不能导致社会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人的素质的提高是直接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也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一切先进的

8、科技与文化、现实的生产力与非现实的生产力都是由人所创造的,教育产业是所有其他非育人产业共同需要的上位产业、前提产业,即基础性、全局性产业。由于人力资源在社会发展中有着决定作用,根据未来社会的需要,培养未来人,这就表现了教育对各行各业的先导作用。(2)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呈现高速度的态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知识总量在激增,知识更新的周期在迅速递减,教育周期却不能因此而缩短。由于教育对国家和个人的重大作用,出现了教育时段向两端的延伸,这就决定了教育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未来人的超前性。由此可见,教育优先发展已是现代社会的普遍规律。(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一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

9、“论”的内容,也就是要展开论述;论述题二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2 试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答:个人全面发展的涵义(1)量的方面智力和体力的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2)质的方面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3)度的方向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发展(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一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是要展开论述;论述题二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三、 实例分析题(或辩析题) 1 要点: (1)从辩证唯物主义者的立场以及辩证法的观点看,人在生产过程中是到关重要的,因此对人的教育投入就是对将来经济增长的最好投入。(2)有人说:“教育是生产

10、力”,这一点都过分,因为决定生产力高低的人的素质,即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高低。(3)教育投入与成效的周期是漫长的持续的。(4)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水平的高低,即人力资源水平的高低,完全控制着经济水平的高低。2 要点:(1)不能否认,遗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或者说对一个人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作用。(2)但是,环境教育的作用都大大的胜过了遗传的作用。(3)正确地做法:尊重遗传的客观性,因材施教,发挥教育的主观能动性。 现代教育原理形考作业3答案第七-九章)一、 简答题 1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是什么? 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对策是:(1)倡导

11、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4)倡导建构的学习;(5)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 (6)促成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2现代社会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现代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开放性;(2)群众性;(3)多样性;(4)补偿性;(5)融合性;二、论述题学习1 试述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教育途径的重要作用。 答题要点:答:第一,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第三,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形成学生的服务意识。(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一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是要展开论述

12、;二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 2 针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应该如何指导,组织学生学习? 答: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主要是由传统的“被动学习”、“个体学习”、“接受性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教师的教学观念、方法也要随之相适应。首先,要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活动前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指导学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帮助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其次,提倡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但教师

13、必须做好前期的组织工作,明确团队成员的各自任务、责任,在活动中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对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在后期对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有效性的途径。再次,倡导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可以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让学生获得智力、能力的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构建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一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是要展开论述;二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 三、实例分析题(或辩析题)1. 要点:(1)该案例是一则研究性学习的具体表现 (2)对此传统的学习方式与

14、研究性学习的优劣(3)结论: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直接面对社会、自然、知识、开阔视野、深入实际培养学习的性趣思想情操培养训练2 要点:(1)表明观点:不会。(2)阐释:历史发展的规律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比较,各有其职能、长短。趋势:社会教育的重要性会突现,但三种力量的事例是努力的方向。2006-12-18 13:58 现代教育原理形考作业4答案 一、简答题 1、“教师教育”概念的含义和意义是什么? 答:教师教育是对教师培养和教师培训的统称,是师范教育与教师继续教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统一组织的现代体制,是实现教师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历史要求。现在的教师教育就是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

15、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进行的连续性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的教育。 2、 代学生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当代学生的主要特点有:(1)主体意识增强;(2)信息获得方式多样;(3)受多元文化冲击较大;(4)受同辈群体影响较大。 二、论述题1试述教师职业专业化必要性和可能性。答题要点: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必要性:(1)教师职业基本上属于脑力劳动,但它对教育理论的依赖性不强。;(2)教师职业向社会提供的服务具有公共性,但不具有鲜明的独特性;(3)教师职业有一定的入职和解职标准以及职业道德规范,但要求不高,控制不严。因此,教师职业距离专业标准相差很远,有必要向专业化方向努力。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可能性:A提高教师职业对教育理论的依赖性;B延长教师培养年限,实现教师的终身学习;C严格教师的入职和解职标准,提高教师的专业自主性;D厉行严格的教师职业规范。(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一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是要展开论述;二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 1 试述一个教师应该具备的当代学生观。 答题要点:教师应该具备的当代学生观有:(1)以人为本的理念;(2)尊重的教育理念;(3)重视学生发展性的教育理念;(4)依法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