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第1课时条形统计图一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2803505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第1课时条形统计图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第1课时条形统计图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第1课时条形统计图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第1课时条形统计图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第1课时条形统计图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第1课时条形统计图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第1课时条形统计图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数学文档 第六单元 条形统计图 第1课时 条形统计图(一) 【教学内容】教材第6769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认识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及相应的统计表,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2.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3.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的价值。【重点难点】重点: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难点:把数据按照需要分类整理。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大家在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时候总会听到这样的内容“今天空气质量良,轻度污染,适合出行”。那么这些内容是怎样知道的呢?(多媒体课件出示单元主题图)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

2、,说一说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2.指名汇报交流。学生1:我们收听到的天气预报中的空气质量良,是我们收集到的环境监测数据的一部分。学生2:我们可以把这些数据整理出来。学生3:用统计表、统计图把整理结果表示出来更直观。3.点题:有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统计表或统计图把整理结果更直观地表示出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统计图中的一种形式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一)二、互动新授1.出示教材例1。(1)问:仔细观察统计表,说说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1:空气质量优的天数是10天,良的天数是12天,轻度污染的天数是8天。学生2:这个月有30天。(2)教师:请大家观察这一幅统计图,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观察、思考。集体交流、汇报发现。学生1:统计图中有3条长条,长度不一样,而且还涂上了不同的颜色;学生2:在每一条长条上都标有数字,每一条长条下面都标有文字说明;学生3:有一横一竖两条线段,竖着的线段上标有箭头、数字和单位,横着的线段上标有文字说明和名称;学生4:竖着的线段上的数字比统计表中的最大数字大2个单位。(3)小组合作,探究绘制方法。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条形统计图,我们以前学过横着的条形统计图,那么这种竖着的条形统计图该怎样来绘制呢?小组讨论绘制方法。集体汇报。学生汇报:先画一条竖着的线段,再画一条横着的线段;然后确定直条的宽度;第三标出单位长度;第四标出单位;

4、最后写出每条直条的名称。教师归纳总结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用三角板或直尺画一条纵轴和一条横轴,在纵轴顶部标出单位;确定直条的宽度(一般情况下以一根手指宽度为宜)和直条之间的间隔多大后,把横轴平均分成相应的份数,如教材例1中就是把横轴平均分成了七份;确定单位长度,根据统计表中提供的数据的最大值把纵轴平均分成相应的份数,并在纵轴的左侧标明(如教材例1中统计表显示的每一项的具体数值最大是12,我们就把纵轴平均分成14份(满足题目需要就好);根据统计表显示的数值确定直条的长度绘制直条并在直条下标明直条的名称(表示的是什么);写上统计图的名称。(4)尝试绘制条形统计图。学生独立在方格纸(或条格纸)上绘制

5、教材例1的条形统计图。集体展示、订正。(5)再仔细观察条形统计图,说一说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观察后,小组交流讨论。集体汇报。学生1:我发现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学生2:我发现条形统计图更能直观、形象地看出6月份空间质量的状况。小结: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够直观、形象地看出数据之间的差别,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2.教学教材例2。(1)出示教材例2,说一说从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1:这份统计表是某班男生的身高统计表,一共有18名男生。学生2:这些男生中最高的是152cm,最矮的是133cm。(2)问: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全班男同学的身高分布情况呢?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集体汇报。

6、(我们可以把这些数据以5cm为一段进行分段整理,然后再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3)完成教材例2提供的统计表。学生自己动手,教师巡视。集体汇报。(4)根据教材例1学到的方法,用条形统计图把这些数据表示出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条形统计图,教师巡视。展示完成结果。(5)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完成教材例2后面的问题。同桌讨论交流。集体汇报。学生1:身高在135139cm之间的人数最多。学生2:我的身高在145149cm这个范围内。(6)完成教材第69页“课堂活动”小组合作完成本周课时统计表和统计图。小组代表上前用投影仪展示统计表和统计图,集体订正。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十六”第1题。(1)小组合

7、作完成。(2)展示完成的统计图,并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十六”第2题。(1)学生独立完成。(2)小组交流订正。3.完成教材第73页“练习十六”第3题。(1)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交流订正。四、课堂小结1.教师: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1:我学会了在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时候用1格代表一个单位。学生2:我知道了绘制条形统计图一定要写明标题,标明单位,在竖条的下方要标明名称。学生3:我知道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形象、直观地表示数量的多少。学生4:我学会了一种新的统计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分段整理法。2.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

8、条形统计图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五、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本次课堂作业请登录查询下载“课堂作业设计”。(word版,可修改)2.课后作业板书笔记条形统计图(一)1.绘图步骤:(1)画出纵轴和横轴;(2)确定直条宽度;(3)确定单位长度表示的数量;(4)写出直条表上数量;(5)写上统计图的名称。2.特点:能直观、形象地表示数量的多少。教学反思 利用单元主题图让学生置身于一个条形统计图具体应用的情境之中,既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还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意识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在小组中合作交流,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明白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可以获取新知。在引导学生归纳、表述绘制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把自己心里想到的表达出来,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这节课即将结束时,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对课时重点进行梳理、归纳,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形成技能,取得了不错的课堂效果。但在教学时没有特意强调条形统计图中1格表示1个单位,导致部分学生盲目模仿教材例题,错把1格表示2个单位。精品数学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