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消防工程师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2803503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消防工程师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注册消防工程师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注册消防工程师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注册消防工程师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注册消防工程师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册消防工程师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消防工程师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册消防工程师-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XX:_指导:_日期:_2017-05-11 13:49一、氧化性物质氧化性物质系指本身未必燃烧,但通常因放出氧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一)氧化性物质的分类根据氧化性能强弱,无机氧化性物质通常分为两级。一级主要是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过氧化物和盐类,一些氧化性物质的分子中含有过氧基(-O-O-)或高价态元素(N5+、Mn7+等),极不稳定,容易分解,氧化性很强,是强氧化剂,能引起燃烧或爆炸。例如过氧化钠、高氯酸钠、硝酸钾、高锰酸钾等。二级氧化性物质虽然也容易分解,但较一级稳定,是较强氧化剂,能引起燃烧。除一级外的所有无机氧化剂均属此类,例如亚硝

2、酸钠、亚氯酸钠、连二硫酸钠,重铬酸钠、氧化银等。(二)氧化性物质的火灾危险性第一是受热、被撞分解性。多数氧化性物质的特点是氧化价态高,金属活泼性强,易分解,有极强的氧化性,本身不燃烧,但与可燃物作用能发生着火和爆炸。第二是可燃性。氧化性物质绝大多数是不燃的,但也有少数具有可燃性。主要是有机硝酸盐类,如硝酸胍、硝酸脲等,另外,还有过氧化氢尿素、高氯酸醋酐溶液,二氯或三氯异氰尿素、四硝基甲烷等。这些物质着火不需要外界的可燃物参与即可燃烧。第三是与可燃液体作用自燃性。有些氧化性物质与可燃液体接触能引起燃烧。如高锰酸钾与甘油或乙二醇接触,过氧化钠与甲醇或醋酸接触,都能起火。第四是与酸作用分解性。氧化性

3、物质遇酸后,大多数能发生反应,而且反应常常是剧烈的,甚至引起爆炸。如高锰酸钾与硫酸,氯酸钾与硝酸接触都十分危险。第五是与水作用分解性。有些氧化性物质,特别是活泼金属的过氧化物,遇水或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能分解放出原子氧,致使可燃物质爆燃。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吸水后,不仅能放出氧,还能放出大量的氯。高锰酸钾吸水后形成的液体,接触纸X、棉布等有机物,能立即引起燃烧。第六是强氧化性物质与弱氧化性物质作用分解性。强氧化剂与弱氧化剂相互之间接触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高热而引起着火或爆炸。如漂白粉、亚硝酸盐、亚氯酸盐、次氯酸盐等弱氧化剂,当遇到氯酸盐、硝酸盐等强氧化剂时,会发生剧烈反应,引

4、起着火或爆炸。第七是腐蚀毒害性。不少氧化性物质还具有一定的毒性腐蚀性,能毒害人体,烧伤皮肤。二、有机过氧化物有机过氧化物是一种含有过氧基(-0-O-)结构的有机物质,热稳定性较差。如过蚁酸(HCOOOH)、过乙酸(CH3COOOH)等 。火灾危险特性可归纳以下两点:(1)分解爆炸性。如过氧化二乙酰,纯品制成后存放24小时就可能发生强烈的爆炸。(2)易燃性。有机过氧化物不仅极易分解爆炸,而且特别易燃,如过氧化叔丁醇的闪点26.67。所以扑救有机过氧化物火灾时应特别注意爆炸的危险性。此外,有机过氧化物一般容易伤害眼睛,如过氧化环已酮、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二乙酰等,都对眼睛有伤害作用。因此,应避免眼睛接触有机过氧化物。综上所述,有机过氧化物的火灾危险性主要取决于物质本身的过氧基含量和分解温度,有机过氧化物的过氧含量越多,其热分解温度越低,则火灾危险性就越大。总结:. 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