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人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22.莲藕满池塘》教案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2799895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年人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22.莲藕满池塘》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1-2022年人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22.莲藕满池塘》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1-2022年人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22.莲藕满池塘》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1-2022年人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22.莲藕满池塘》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1-2022年人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22.莲藕满池塘》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人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22.莲藕满池塘》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人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22.莲藕满池塘》教案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年人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22.莲藕满池塘教案设计课型:设计应用课教材分析: 夏天我们闻着荷叶的清香欣赏荷花的美丽,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美景的时候,我们湖北人应该耳边唱响: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的歌曲联想到洪湖水,浪打浪,洪湖池塘采藕忙。湖北是莲藕之乡,千湖之省的莲藕是远近闻名!湖北人喜欢莲藕的程度无人能敌,有着一般人没有的喜爱设计理念: 1课程设计摆脱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综合了音乐、文学、舞蹈、自然及朗诵艺术等相关学科知识,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学科整合和关联。 2在学生表达自己对莲藕的情感的时候,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让学生说出更多湖北特产。 3课堂设计以活动教学方式为

2、主,通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造型表现带来的乐趣,在满足学生表现欲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力求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体现出美术课程的人文性、综合性、愉悦性、审美性。 4评价标准体现多维性和多极性,以鼓励为主,成功展示自我,愉快表演,提高学生的表现力、自信心和评价能力。 教学目标 : (1)知识性目标:了解和欣赏有关莲藕的知识及莲藕在美术中的各种表现形式。 (2)情感性目标:能够了解和感受莲藕给湖北人民带来的情感认知,知道莲藕在湖北人心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3)能力性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对色彩的感受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 (4)发展性

3、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大胆表现、乐于交流、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能够利用各种方法进行表现,并体验到活动的乐趣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 :表现方法的运用以及整体色彩的把握及创新表现。 教学准备: (1)教师:电脑设备、各种颜色彩纸、工具材料、板刷,莲藕。 (2)学生:各色彩纸、水粉色、有关莲藕的图片材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 ,激发兴趣。 教师: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洪湖水浪打浪 (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想象。) 我们到大自然中去,看一看莲藕在大自然中的景色吧!(教师用媒体展示画面)。 (学生观察、记忆、想象,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二、学习课文53页欣赏

4、荷叶荷花,了解采莲藕的不易,回忆和观察莲藕的特点,欣赏齐白石有关莲藕的美术作品三、观察联想,合作探究。 1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更多有关莲藕的画面,并让学生出示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图片。 教师说:你们发现莲藕有那些特点? (通过观察,学生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共同讨论) 2欣赏教材54页学生作品。 3学生派代表汇报小组讨论、说说大家探究莲藕的结果。4教师提出示今天的主题:莲藕是我们餐桌上的菜肴,也可以成为我们各种美丽的图案,拿起手中的材料,画出一幅有趣的作品吧! 5教师展示示范作品,让学生发表意见。四、个性指导 1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用不同方法表现的春天的色彩。 (1)绘画指导 (2)实物拓印指导(3)展示

5、用各种不同颜色表现莲藕的画面。了解本课的表现方法,动手刷色印出的造型,再用心组合描边整理。欣赏同学艺术作品。 2教师总结:怎样利用现在课桌上的材料来表现大家对莲藕的喜爱?爱得深表现就会不错的。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及创新精神。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并汇报(教师给予随机性评价,以鼓励为主。) 六、成功展示,教学评价。1学生展示作业 ,并告诉大家是怎样想的,怎样表现的。 2教师说:今天,我们来比一比,看哪组的画面最美丽。 七、课堂延伸,集体参与。 附送:2021-2022年人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3.出壳了教案设计附教学反思本课是造型表现课 本课从破壳的小动物入手,引导学生探究神秘的生命世界,从感知、认

6、知到思索、表现、创造,多层面地拓展学生创造的领域。生命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神秘的话题,他们想知道生命是怎样产生的,是从哪里来的。而卵生动物鸟类在孵化过程中,最容易被学生观察到。让学生了解生命在形成的时候,是需要吸收补充很多营养才能孕育生成,了解小鸡出生的时候,需要用自己的嘴巴和脚挣破蛋壳的包裹,显示生命的力量。通过观察活动,懂得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注生命,捕捉感人、美丽、生动的瞬间,表现自己不同的感受。设计思路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展示各种出壳小动物的图片,引起学生的直观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绘画创作欲望,充分体现教学的实效性,分散教学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学生在美术课上,确实得到了美的熏陶

7、。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大胆地展开回忆与想象,表现出一种自己喜欢的生物出壳时的情景。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积极活动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良好品质,提高观察、想象、探究、联想的能力。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生命奥秘的激情和关爱生命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回忆与联想动物出壳时的生动情景,利用多种方法打开学生思路,鼓励创新,表现出生动的画面。教学难点: 表现不同动物的特点,通过欣赏、鼓励等方法解决问题。教学方法: 观察欣赏法、启发谈话法、讨论交流、游戏等方法。教具准备:教师用具:多媒体、范画等。学生用具:画纸,彩笔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激情导入: 师:今天

8、这节美术课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同学们猜猜里面会是什么小动物呢? 生:小鸡、鸭子、鳄鱼、乌龟等。 师:让我们看看这位小客人到底是谁?(出示图片) 生:齐声回答小鸡。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蛋壳裂开了。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出壳了,把书翻开第八课。(师板书课题) 三、讨论交流,启发思维 师:我们看到蛋壳裂开的部分用什么样的线来表现? 生:折线。 师:讨论画面中哪些小动物是破壳而出的?(出示图片) 生:乌龟、蛇、鸭子等。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你猜对了吗? 师:小兔子是胎生的,不是破壳而出的,同学们猜对了。还有哪些动物是破壳而出的? 生:孔雀、鱼等。 师:请你仔细观察、回忆,破

9、壳而出的小动物都长的什么样,抓住特点才画得像。 在哺乳动物中,鸭嘴兽的小宝宝是破壳而出的。 师总结:一般的鸟类、爬虫类、大部分的鱼类和昆虫几乎都是卵生动物。 师:那我们人是不是从蛋里爬出来的啊? 生:不是,我们是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 师总结:象我们这样出生的动物也有很多,例如猫、狗、牛、羊、鲸鱼等都是胎生的。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生殖方式是卵胎生的。 师:小动物们是怎样破壳而出的呢? 生:小鸡用嘴啄破一个洞,用脚蹬开蛋壳、有的小动物用头顶破蛋壳等。 师:如果你是蛋宝宝,你怎么出来? 生:模仿表演。 师总结:小动物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把蛋壳顶碎,才能见到这个美丽的世界,开始自己的一生。 师:小动

10、物们出壳后,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媒体出示图片)生:小鸡好奇地打量这个世界,它们见到了自己的妈妈 四:欣赏课本范画后学生创作实践:,让学生对画面的组织、色彩、形象的生动性有进一步的了解。直观的观察、感知、欣赏,拓展表现思路,启发构思为下面创作做好铺垫。作业要求: 师:请你们试着画一画小动物破壳而出的,来到这个世界时高兴的样子,表现它们见到妈妈时的情景。(抓住动物的特征,主题突出,注意色彩的搭配)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在讨论的基础进一步展开想象,促进发挥自主、合作学习的精神,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给学生合作的空间、生成的时间,通过自

11、主、探究学习,让学生进一步学会在合作中体验创作的快乐,学会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五、作业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师评 1、谁的作品最有创意?2、谁的作品颜色最美? 3、谁的背景画的最好?最大限度地肯定学生的表现。评价中,重在引导学生关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的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关注学生作品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 六、总结拓展: 今天我们一起见证了生命的奇迹,其实每个小动物的出生都需要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所以我们都要珍惜生命,要关爱那些和我

12、们一样有生命的小动物,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多姿多彩! 拓展学生思维,体会人与自然的奥秘,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教学反思】: 本课是从破壳而出的小动物入手引导学生探索神秘的生命世界,从感知、认知到思索、表现、创造,多层面的拓展学生的创造领域。生命对于孩子来说,一直是一个神秘的话题,他们想知道是怎样出生的,是从哪里来的。而卵生动物的在孵化过程中,最容易被学生观察到。让学生了解生命在形成的时候,是需要吸收补充很多营养才能孕育生成;小鸡出壳的时候,就需要自己用嘴巴把脚挣破蛋壳的包裹,显示生命的力量。通过观察,懂得珍爱生命,热爱生命,关注生命,捕捉感人美丽的生动瞬间,表现不同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