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降水机械效率计算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2799892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方降水机械效率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土方降水机械效率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土方降水机械效率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土方降水机械效率计算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土方降水机械效率计算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方降水机械效率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方降水机械效率计算(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土方工程常见土方工程:场地平整,基坑、沟槽开挖,人防工程和地下建筑屋的土方开挖,路基 工程等;土方工程的主要施工过程:开挖、爆破、运输、填筑、平整和压实等。1.1概述1.1.1 土方工程的特点 工程量大; 施工工期长; 工人劳动强度大; 施工条件复杂(受气候、水文、地质等影响较大);1.1.2 土的工程分类土的分类方法: 按土的颗粒级配(几何上) 按土的塑性指数(物理指标上) 按土的沉积年代(时间上) 按土的开挖难易程度(工程性质上),见书本P4表2-11.1.3 土的基本性质土的组成一一土的固体颗粒、土中的水、土中的空气;土的三相物质实混合分布的,但 一般用土的三相图来表示土的组成。土

2、的物理性质:1)土的可松性和可松性系数一一指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体积因松散而增大,以后虽经回填压实,也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性质;土的可松性可松性系数表示:最初可松性系数:K = V /V,最终可松性系数:K = V / VS 21S 31V 土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1V土在开挖后松散状态下的体积;V土在经压(夯)后的体积3例:某基坑开挖体积为200m3 ,基础体积为120m3,基础做好后进行土方回填。 则回填后余下松土有多少? (kS=1.2, kS=1.1)练习:某基坑开挖体积为500m3,基础体积为250m3用土去填满,填满后,将 剩余的土填入底面积为10X10m2的坑内,问坑为多高? (k

3、S=1.2,kS =1.1)2) 土的天然含水量一一指土中水的重量与土的固体颗粒重量的百分比,w = %X100%msm3) 土的天然密度一一指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的质量,P =-m4) 土的干密度一一指单位体积固体颗粒部分的质量,Pd = -5) 土的孔隙比一一土的孔隙体积与固体体积的比值,e =诺s6) 土的孔隙率一一土的孔隙体积与总体积的比值,n = x 100%7) 土的渗透性及渗透系数一一指水流通过土中孔隙的难易程度,水在单位时间内穿透土层 的能力用渗透系数K表示,单位为m/d.1.2 土方工程量计算及土方调配1.2.1 基坑、基槽基坑:底面积在20m2以内,且底长为底宽3倍以内者;

4、基坑的土方量计算(书上的图 例):V= (H / 6)X (A1+4A0+ A2)式中:A、A2上、下底面积;A0一一中截面的面积;H一一深度;基槽:宽度在3m以内,且长度等于或大于宽度3倍者;基槽的土方量计算:V= (H / 6)X (A+4A0+ A2)式中:A、A2上、下底面积;A0一一中截面的面积;H一一深度;1.2.2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场地平整:将现场平整为施工所要求的设计平面;场地平整的步骤:确定场地设计标高一 计算挖、填土方工程量一 确定土方平整调配 方案一 选择土方机械、拟定施工方案。1)确定场地设计标高确定场地设计标高时应考虑的因素:建筑规划、生产工艺、运输、尽量利用地形、

5、排水;初步计算场地设计标高原则:场地内挖、填方量平衡;步骤:划分网格一 利用等高线内插求得节点标高(有地形图时)/测量节点木桩高度(无 地形图时)一计算场地设计标高;(1)设计标高的计算公式:H g _之2 H + H以+ H潦+ H 旦 H - 叫 + 2气+ 3珀,+在气0L=i40一4n场地标高的调整(2)场地标高调整的原因:土的可松性;边坡挖填方量不等;就近挖填土;泄水坡度的影响单向泄水(H = H 土li )、双向泄水(H = H 土I i 土I i );i 0i 0 xxyy2)场地土方量的计算计算步骤:(节点实际设计标高一自然地面标高)一计算每个方格的挖填方量一计算 场地边坡的挖

6、填方量一 累计求挖、填方总量;(1)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计算:气=Hn - H式中:气角点施工高度;H角点的实际设计标高;H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2)计算零点位置当一个方格内同时有填挖方时,按下式计算零点位置:x =厂;i h + h(3)计算方格土方工程量(书上列出了各种挖填方的土方量计算公式)(4)边坡土方量计算(5)计算土方总量(累加)1.2.3土方调配土方调配:对挖土的弃和填的填的综合协调;土方调配的原则 挖方和填方基本平衡和就近调配;考虑施工与后期利用; 合理布置挖、填分区线,选择恰当的调配方向、运输路线; 好土用在回填质量高的地区;土方调配图表的编制方法(教材上例题)1)2)3)划

7、分调配区(若干个网格的联合);计算土方量(编写在图上);计算调配区之间的平均运距平均运距:挖方区土方重心至填方区重心的距离。挖(填)方区重心的求法一一取场地Vx Vy或方格网中纵横两边为坐标轴,求各区土方的重心公式为:京,K=下亍,下号; V Vj j j j4)确定土方最优调配方案(以线性规划理论为基础);5)在场地地形图上绘制土方调配图、调配平衡表(调配方向、土方数量和平均运距);1.3施工准备与辅助工作1.3.1 施工准备土方开挖前的主要准备准备工作: 场地清理(房屋、古墓、通讯电缆、水道、树木等); 排出地面水(尽量利用自然地形来排水,设置排水沟); 修筑临时设施(道路、水、电、机棚)

8、;1.3.2 土方边坡与土壁支撑1)土方边坡土方边坡的坡度:土方挖方深度H与底宽B之比,即土方边坡坡度=戛=-,式B/H m中,m成为边坡系数;影响土方边坡大小的因素:土质、开挖深度、开挖方法、边坡留置时间、边坡附近的荷 载状况、排水情况;书上给出了不放坡和放坡两种情形的具体条件;2)土壁支撑土壁支撑的优点:缩小施工面、减少土方量和克服场地限制;挡土板的类型、适用情形:横撑式挡土板一一断续式(适合湿度较小的粘土)、连续式(适合松散、湿度大的土);随挖随撑,随拆随填;垂直式挡土板(适合松散和湿度很大的土);1.3.3 土方工程施工和降低地下水位降水方法:明排水法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1)明排水法:在

9、基坑或沟槽开挖时,采用截、疏、抽的方法进行排水(开挖时,沿坑底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再在沟底设集水井,使基坑内的水经排水沟流向集水井,然后用水泵抽走)集水井的截面尺寸和构造要求见教材P19;明排水方法的适用范围:开挖深度不宜太大,地下水位不宜太高,土质宜较好;2) 流砂:基坑底部的土成流动状态,随地下水涌入基坑的现象(1) 流砂的特点:土完全丧失承载能力(2) 流砂的成因:高低水位间的压力差使得水在其间的土体内发生渗流,当压力差达到 一定程度时,使土粒处于悬浮流动状态;(3) 流砂的受力分析:y hF-y h F + TlF = 0w 1 w 2式中:F截面积y whF 作用在土体a-a截面上

10、的总水压力;y wh2 F 作用在土体b-b截面上的总水压力;TlF 水渗流时的土颗粒总阻力;h h(4) 水力坡度:水头差与渗透路径长度的比值V(5) 动水压力:G =T = IyDw当动水压力Gd y 时,土粒处于悬浮状态,土的抗剪强度等于零,土粒随着渗流的水一起流动,发生“流砂现象”。(6) 易发生流砂的土(见教材P21);流砂的治理办法,主要途径是消除、减少或平衡动水压力,具体措施有抢挖法、打板桩法、水下挖土法、人工降低地下水位(轻型井点降水)等;3) 管涌:坑底位于不透水层,不透水层下面为承压蓄水层,坑底不透水层的覆盖厚度的重量小于承压水的顶托力时,发生管涌现象;管涌的受力分析:Hy

11、 hyw4)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定义: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虑水管(井),利用抽水设备抽 水,使地下水位降落在坑底以下。方法: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管井井点等,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见教材P22;5) 轻型井点降低地下水位(图例见教材P23页)(1) 组成:管路系统与抽水设备; 管路系统:井点管、滤管、总管、联结管; 抽水设备:离心泵、真空泵、水气分离器;(2) 轻型井点的布置的影响因素:基坑大小、深度、土质、地下水位的高低、流向、降 水深度等;(3) 轻型井点的平面布置:单排线状井点、双排井点、U形井点、环状井点;(4) 轻型井点的平面布置的构造;(5) 轻型节点的高层

12、布置:井点管的埋设深度H (不包括虑管长),按下式计算(图例见教材P24):H H1 + h + IL ;式中I 地下水降落坡度,环状井点1/10,单排线状井点为1/4;(6)轻型节点的高层布置的构造;(7)注意事项: 虑管必须埋设在透水层内; 总管的布置宜接近地下水位线(可事先挖槽);水泵轴心标高宜与总管平行或略低于总管; 总管应具有0.25%0.5%的坡度(坡向泵房);6)轻型井点的计算井点的分类: (不)完整井(井底是否达到不透水层)、(无)承压井(地下水是否有压力); 承压完整井、承压非完整井、无压完整井、无压非完整井;(1)涌水量计算对于无压完整井,其涌水量计算公式为(教材P27上有

13、图例):1.366K(2 H - s) slg R - lg 尤0式中,K一土的渗透系数;H含水层厚度; s水位降低值;R抽水影响半径,一般用式R = HK计算;X0环状井点系统的假想半径,对于矩形基坑,其长度与宽度之比不大于5时, 可按式X0=JF7计算,F为环状井点系统所包围的面积; 对于无压非完全井,其涌水量计算公式为(教材P27上有图例):Q = 1.366K(2 H 0 s) s lg R - lg x0式中,H0有效抽水深度,H0 = f (S,l),可按教材P26上表格查;S井点管中水位降落值;l虑管长度;对于承压完全井,其涌水量计算公式为:Q = 2.73KKMslg R -

14、lg x0式中,M承压含水层厚度上述三式的应用条件: 矩形基坑的长宽比小于5;基坑宽度小于抽水影响半径的两倍;井点管数量与井距的确定(2)单根井点管的最大出水量:q=6馈dl笠K 井点管的最少根数:n = 1.1Q/ q(4)井点管的平均间距:D = L/n,其中L为总管长度;注意事项: 井点管间距不能过小,否则彼此干扰过大; 在基坑周围四角和靠近地下水流方向一边的井点管应适当加密; 实际采用的井距,还应与集水总管上的短接头间距相适应;(5)抽水设备的选择:真空泵,按总管长度选用;离心泵,按涌水量的大小选用;(6)井点管的安装使用 轻型井点的安装程序:排总管f埋设井点管f弯管连接f安装抽水设备 井点管的冲水法埋设程序:吊直定位f边冲边沉(构造)f拔冲管,插井点管f填灌砂 虑层f粘土封口(防漏气); 轻型井点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宜连续抽水,否则易堵塞虑管,建筑屋沉降,地下水回升(边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