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同等学力人员政治课考试大纲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2798948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同等学力人员政治课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1年同等学力人员政治课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1年同等学力人员政治课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年同等学力人员政治课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同等学力人员政治课考试大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一、科学社会主义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的现代工人革命运动的基础上的。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不仅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也正确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社会基本矛盾往往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的阶级矛盾日益发展成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推翻和代替资产阶级

2、的统治,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仅解放无产阶级,也将使人类社会彻底摆脱阶级压迫和阶级对立。随着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发展,代替那存在阶级和阶级压迫的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共同体,在那里,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将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2、共产党宣言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一、宣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社会生产方式及其发展演变为理论基点,科学总结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两大阶段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产生、发展和斗争的历史过程。二、宣言阐述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原理,正文开宗明义地指出,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到目前为止地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三,宣言阐明了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

3、度,实现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四、宣言指出,无产阶级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这是无产阶级斗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3、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是俄国年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年月日(俄历月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由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列宁及其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和俄国人民战胜了14国武装干涉,赢得了年至年

4、的俄国内战,并于年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十月革命开创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纪元,它不仅改变了俄国的历史,也改变了人类的历史。因为革命发生在俄历月,故称为“十月革命”。二、中国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1、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也不同于1919年五四运动之前的近代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新式的民族民主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

5、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2、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精髓和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深刻论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他指出“事实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规律,求就是我们去研究。”经过以毛泽东等党的领袖为代表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努力,实事求是成为党的思想路线,成为全党的理论旗帜和共识。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反对各种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通过实践认识真理、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坚持认识和

6、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克服经验论和唯理论的片面,反对各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三,坚持党的认识路线和群众路线的统一,坚持把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论规律,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机制、工作作风的统一起来,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坚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群众观点,官僚主义。对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实事求是这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和工作路线,仍然是不断引导党和人民的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必须继续坚持。3、论十大关系的基本内容在和、的关系问题上,要用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在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上,要充分利

7、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基地,以便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在和的关系问题上,在强调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时,提出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把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在、生产单位和个人的关系问题上,三者的利益必须兼顾,不能只顾一头,既要提倡,又要关心群众生活;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上,要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的权力,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问题上,要着重反对,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要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在党和非党的关系问题上,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但要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

8、,互相监督;在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问题上,必须分清敌我,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是非关系问题上,对犯错误的同志要实行“”的方针,要允许人家犯错误,允许并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在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问题上,要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包括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要反对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或一概照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七大报告指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进行了艰辛探索,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9、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

10、、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3、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认为,从生产力的高度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抓住了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这个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不仅讲发展生产力,而且讲解放生产力。邓小平说:“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

11、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邓小平认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根本目标,这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所在,是社会主义伟大理想的本质体现。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全面贯彻“三个代表”

12、重要思想,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5、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 为夺取全面建设新胜利而奋斗的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改革与发展的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达到了新的,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以人为本的。第二,观。第三,观。第四,观。根据党的十七大部署,中央决定从2008

13、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科学发展观是规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对、的发展,是的重要组成部分。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必须巩固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的最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凝聚力量,用以为核心的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7、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总书记对社会主义做出重要概括:以热爱为荣、以 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为耻,以为荣、以为耻,以为 荣、以为耻,以为荣、以为耻,以为荣、以为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深邃,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体现了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鲜明导向,对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构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