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搅拌桩施工方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2798766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86.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轴搅拌桩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双轴搅拌桩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双轴搅拌桩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双轴搅拌桩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双轴搅拌桩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轴搅拌桩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轴搅拌桩施工方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双轴搅拌桩施工方案第一章概述、工程概况拟建工程位于宁波市东部新城,距宁波市中心约10km场地北侧为建设中的宁波市行政综合楼,南侧为规划的公园,东侧、西侧有待建的工程。场地现状地势平坦开 阔。北侧行政综合楼作为行政中心区一期工程,目前基坑巳施工完成,和本工程基坑相距约 18m其余各侧为农田和空地,并有少量二层房 屋。东、西两侧有现状河宽1020m需回填,河床底绝对标高约0.0m左右。本工程围护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车库基坑部分,车库主基坑长253.1m,宽101.6m,开挖深度算至底板垫层底为8.85m。采用钻孔灌注桩+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作为围 护结构,设一道临时钢筋混凝土内支撑。第二部分为车站基坑

2、,位于车库主基坑内,长 253.1m,标准段宽20.7m,车站两端端头井段宽24.2m。车站基坑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 结构,设1道混凝土支撑和两道钢支撑,外加一道换撑,标准段连续墙厚600mm端头井连续墙厚800mm根据上方论证会专家意见及设计要求,在车站基坑坑底增加土体抽条加固, 加固范围坑底下3米。加固方式采用双轴水泥搅拌桩。二、编制依据(1)宁波市福庆路-宁穿路城市道路工程(二期)地下工程I标段施工项目围护结构设计B版图;(2) 福庆路-宁穿路城市道路工程(二期)地下工程祥堪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浙江 省工程勘察院(2008.5 );(3)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50108-200

3、1)(4)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8-2002)(5)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6)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7) 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8) 测量规范GBJ50026-93;(9)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J119-2001 ;(10) 公司ISO9002质量认证体系文件、ISO14000环境保护体系文件;(11) 其它有关工程的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规范。三、场地工程地质条件3.1地质情况根据上层的沉积年代,沉积环境,岩性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同时结合野外钻

4、探,将勘察深度范围内的地基上划分为9个工程地质层,并细分为25个工程地质亚层,个地基上的工程特性,按地层层序,由上至下,由新至老分述如下:1. ( 1)1层:填上( mIQ灰黄色、灰褐色为主,由碎块石、粘性土、建筑垃圾(废 桩)等组成,局部混少量生活垃圾,大小混杂,均一性差。碎块石径一般约1030cm,大者大于50cm该层场主要分布于场地北侧、村庄和宁穿路两侧两侧, 土质不均,厚度一般为0.31-8mo2. (1) 2层:粘土( a I-IQ34 )灰黄色,可塑,下部渐变成软塑,后层状构造,含 有铁锰质斑点,粘塑性好,韧性很强,干强度高,无摇震反应。岩性以粘性上为主,局部相 变为粉质粘土。该层

5、场地基础均有分布,河塘地段缺失,物理力学性质较好,俗称:“硬壳 层,具中高压缩性,顶板标高051204m,厚度较小,0716m。3. (1) 3:淤泥质粘土(mQ34灰色,流塑,厚层状构造,粘塑性较好,局部为淤泥质 粉质粘土,偶见半碳化物腐殖质,韧性强,干强度高,无摇震反映。该层场地内均有分布, 层位稳定,物理力学胸制差,具高压缩性,顶板标高-0191.17m,厚度2.343m。4. (2) 1层:淤泥(mQ24灰色,流塑,厚层状似鳞片状构造,土质较软,均一性好,粘塑性好,韧性很硬,干强度高,无摇震反应,以淤泥为主,局部为淤泥质粘土,该层 分布于整个场区,层位稳定,物理力学性质差,具高压缩性,

6、顶板标高-4.24-176m,层 厚4.669m。5. (2) 2层:淤泥质粘土(mQ24灰色,流塑,鳞片状构造,性质均匀,土质较软, 局部为淤泥,韧性强,干强度高,无摇震反应。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区,物理力学性质差,具高压缩性,顶板标高-9.26-688m,层厚3663m。6. (3) 1层:粉砂(al-mQ14)灰深灰色、灰褐色,稍密,饱和,厚层 状,砂以粉 砂为主,局部为细砂(JK46JK47号孔附近),含较多粘性上,夹贝壳碎屑,岩性总体以含粘性土粉砂为主,干强度低,摇振反应明显,实测标贯平均击数为 11击,该层场地基本均匀分布,层位稳定,顶板标高-1336m-12.72m,层厚 2023m

7、。7. (3) 1a层:含粘性土粉砂(a I-Mq14 )灰深灰色,流塑,稍密,厚层状以鳞片状构造,粘塑性中等,性质不均匀,局部 含较多粉砂或粉土,相变为粉质粘土夹粉砂(场地东北角),夹贝壳碎屑。韧性中硬,干强度较低,弱摇震反应。该层为1层粉砂的相变层,场地基本均有分布,具中等压缩性,顶板标高T386T193m,层厚1651m。8. (4) 1层:含砂粉质粘土( mQ34灰色、流塑,局部软塑,似鳞片状构造,粉粒含量较高,含较多粉砂或粉土,粘塑性 较差,夹较多壳碎屑,土质较软,局部为含砂淤泥质粘土。韧性中硬,干硬度中等,无弱 摇震反应。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区,物理力学性质差,具高压索性,顶板标高-1

8、804- 13.83m,层厚 3.3 78m。9. (4) 2 层:粉质粘土(mQ34灰色、流塑软塑,细鳞片状构造,土质均一,韧性很硬,干强度高,无摇震反应。 含少量半碳化物,粘塑性较好,局部相变粘土。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区,物理力学性质差,具 高压索性,顶板标高-31.09-20.06m,层厚2.61290m。10. (4) 2a 层:含砂性土粉砂(a I-IQ34 )灰深灰色。稍中密,厚层状似鳞片状构造,性质不均匀,含较多粘性上局部为粉质粘土夹粉。韧性低,干强度较低,无摇震反应。该层为?2层的相变层,具中等偏高压缩性,顶板标高-32.35-2432m,层厚1039m。3.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根据

9、地下水含水层介质、水动力特征及其赋存条件,场地范围内与工程有关的地下水 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潜水和孔隙承压水。1 孔隙水潜水松散岩类孔隙水潜水主要赋存于场区表部填土和粘土、淤泥质土层中,表部填土富水 性和透水性均较好,水量较大;浅层粘土和淤泥质土富水性、透水性均差,渗透系数为 5.0*10-64.07*10-7cm/s之间,水量贫乏,单井出水量 小于5m3/d。场地内空隙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竖向入渗补给和地下水的侧向入 渗补给,多 以蒸发方式排泄。水位受季节及气候条件等影响,但动态变化不大,潜水位变幅一般在。5 1.0m之间。勘察期间侧潜水位埋深一般为0212m,标周 0.91 1.74m。2

10、 孔隙承压水根据本区钻探资料及附近水文地质资料,拟建场地埋藏分布有三层孔隙承压含水层, 主要为浅部(3)层微承压水,深部承压水层可划分为第I含水层组(Q3和第u含水层组(Q2。浅层微承压水主要赋存于(3)层含粘性土粉砂或粉砂层中,含水层厚一般为23m 局部夹较多粘性上薄层,透水性一般,水量相对较小,单井出水量在1025m3/d,水位埋 深在1.020m左右,标高在0.250.75m,渗透系数在9.25*10-4131*10-3cm/s, 水温为18C左右,水质为微咸水,地下水基本不流 动。第1层孔隙成压水赋存于(8)层粉砂、细砂土中,透水性好,平均渗透系数约 30.5m/d,水量丰富,单井开采

11、量5001000m3/d,含水层顶板埋深一般为58.062.0m左 右,含水层厚度510m层位稳定,水位埋深2.02.6m,动态 变化不明显,基本不流 动。透水性较好是市区地下水主要开采层之一,水温为19.520.0 C,水质为微咸水,水 化学类型以CI SO4NaCa型为主。3.3地下水侵蚀性及评价1 孔隙微承压水为微咸水。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进行判定,浅部孔隙微层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对钢结构具中等腐蚀性,应采取相应的防腐蚀措施。2 与本工程关系较为密切的承压水主要是第1孔隙承压含水层,孔隙微承 压水为微咸水。按照岩土工程

12、勘察规范(GB50021-2001进行判定,浅部孔隙微层压水对混凝上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对钢结构具中等腐蚀性,应采取相应的防腐蚀措施。、施工组织第二章施工总体方案及部署设立“施工项目组”,组织机构形式见下图:质量员搅拌桩施工班组保洁施工班组项目组管理网络图、总体目标1)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一次验收合格率100%2)安全生产无伤亡事故。加固范围为坑底下三、施工方案的选择采用双轴水泥搅拌桩对车站基坑坑底进行土体抽条加固,3米。四、主要工程量车站坑底至坑底下3米范围内土体加固,加固区水泥含量20%, -0.5到加 固区顶水泥 含量7%, 0.5以上不掺加水泥

13、。坑底加固土体要求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值不小于 1.2MPa,采用双轴水泥搅拌桩,直径700550x550五、施工准备5.1技术准备技术准备应在开工前完成,由工程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包括资料收集,试验性施 工,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设计编写与审核、施工图表制作、技术交底、测量放线及布桩等 工作。、资料收集施工前应取得如下资料:a. 工程地质勘探报告b. 桩位布置图c. 地下管线及障碍物分布图、图表制作施工前除应收集有关的技术资料图表外,尚应准备足够的施工记录报表,施工工程量 汇总表等与工程有关的技术资料。、技术交底施工前,由设计人员向项目负责人交底,项目技术负责人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 术

14、交底,内容包括:有关工程概括、设计要求、施工技术和工艺参 数,班报表记录要求,质 量保证措施等。使全体人员充分明确本工程的特殊要 求及设计要求和质量要求。、测量放线及桩位测量放线由专职技术人员承担,精度必须满足规范及验收标准要求,施工前应对桩位 进行复测。5.2现场准备、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加固区范围内挖沟清障。、组织机械设备进场,及时组装调试,并请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做好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建立配电系统和照明、供水系统,以及搭建临时设施,着手开挖排浆沟、集污坑。、按规定搭设水泥仓库,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对进货水泥品种、标号、出厂日期进行核对验收。请监理对水泥取样进行监督并

15、送实验室 检验,水泥检验合格 后方可使用。六、施工平面布署(1) 上水布置:用水量至少需1只4 口寸自来水接头,就近连接。(2) 拟采用桶装散装水泥。(3) 每台搅拌桩机搭设3m” 5m的浆台遮雨篷。(4) 用电布置:由现场一级箱接出。七、施工工期计划用7台SJB系列深层搅拌桩机,24小时连续施工,按每台桩机每天完成30根搅 拌桩计算,本工程共有搅拌桩约9200多根,计划60天完成。八、保证工程进度控制与管理、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具体的周和日作业计划,搞好施工调度。、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与作业计划,配备足够的劳力,机械设备、材料及时进场,加强队伍组织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设备进场前进行一次大的检修与保养,施工期间加强设备管理,备足设备的易 损零部件,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积极组织材料,保证按设计要求及时供应材料,及时做好原材料检验等准备工 作。、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好各工序的交叉衔接施工,减少辅助作业时间和待工、窝 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