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教学设计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2795870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卖炭翁》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卖炭翁》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卖炭翁》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卖炭翁》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卖炭翁》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卖炭翁爱辉区西岗子中心学校 曲云燕 教学目标:1通过自由读、指名读等方式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2让学生通过对重点诗句朗读感受卖炭翁可怜的遭遇,体会作者对他的深切同情。3反复吟咏诵读,达到熟读成诵。教学重、难点 :品析、诵读、积累诗句。教学过程:一、初读古诗,简单了解1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炭“字:木炭的原意是木材经过特殊烧制而形成的燃料。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与炭有关的古诗卖炭翁。理解题目的意思。2. 初读古诗。( 1)自由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再读古诗,注意词与词之间的停顿、重音,要读出古诗的韵味儿来。 (3)指名读古诗,师生评价。3. 介绍作者。白居易是我们

2、比较熟悉的唐代大诗人,我们学过他的几首诗,我们刚刚学过他的师生诵“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我们非常熟悉他的师生诵 “日出江花红胜 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些描写景色的诗句,我们上学期学过他的师生诵“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描写小娃偷采白莲的事情的诗, 今天我们学的卖 炭翁仍然是一首叙事诗。二、理解诗意1这卖炭翁到底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他的身上发生了什么?请同学们借助注释及插图 自己解决诗意,不懂之处圈画出来,同桌互相交流。2自己试着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3指名学生说诗意,师生共同补充。4互换角色,巩固诗意。三、品读诗句,领悟情感1卖炭翁的故事发生在唐朝中

3、期,当时社会动荡,制度腐败,统治者任意欺压人民,白 居易关心民间疾苦,写下了许多忧国忧民的诗。一日,诗人在市场南门外行走,看见了一位 卖炭翁。这位老人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衣着单薄,在风中瑟瑟发抖。诗人看 到了这一幕,心中激愤难平,奋笔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卖炭翁。请齐读课题 ! 朗读这 首诗。2在诗人笔下, 你感受到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从诗中的那个词能看出来?诗人用生动 的诗句描写出了老人的可怜,让人为之动容,请同学们默读古诗,找出一处你认为最能体现 老人可怜的诗句,然后谈谈你的感受。预设一:“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预设二:“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预设三:“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3诗人运用通俗易懂的文字 ,通过对老人的外貌、心理的细致刻画,向我们展现了一 位可怜的卖炭翁形象,指名学生朗读全诗。四、拓展延读1同学们认为本首诗结局怎样,或者希望结局是怎样的?师交代结局。2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这就是当时臭名昭著的“宫市”制度,皇宫里的太监以 皇帝的名义用很少的价值或不用价值任意从劳动者手中掠夺财物。作者就是借这首诗对统治 者发出强烈的控诉,请再读这首诗。3推荐两首古诗蚕妇陶者五、总结激励学生好好学习,珍惜幸福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