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在人体中的吸收转化排泄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2794261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b在人体中的吸收转化排泄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Pb在人体中的吸收转化排泄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Pb在人体中的吸收转化排泄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Pb在人体中的吸收转化排泄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Pb在人体中的吸收转化排泄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b在人体中的吸收转化排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b在人体中的吸收转化排泄(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b 在人体中的吸收转化排泄10 生技 101005013 沈晓琪【摘要】:人体中的铅大约有90%是来自于食品的,铅主要是通过肠道吸收、呼吸道吸收、皮肤吸收这三种途径吸收进入人体的;在体内分布为三室模式:血液、软组 织和骨骼;铅通过肠道和呼吸道吸收入人体后,随血流分布到全身各器官和组织, 血液中的铅部分通过肾脏由尿液排出体外,部分从大便排出,部分储存在骨骼里。【关键词】铅 人体 来源 吸收 转运 转化 危害 排泄【正文】一、人体铅的来源很多人都以为汽车尾气是人体摄入铅的主要原因,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高俊全教授所述,其实,人体中的铅大约有90%是来自于食品的。 而我国以往对

2、食物中铅含量的限制标准较为宽松,也是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之一。 目前,国家正着手将这一标准提高,以减少食物中的铅对人体的危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高俊全教授指出,食物中的铅会被人体慢慢吸收,一般来说,成人的吸收率是10%20%,儿童的吸收率是40%左右。 当成人血液中铅的浓度达到400微克/升时,就可确诊为职业性铅中毒;儿童血液中铅 浓度超过100微克/升时,就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危害。科学研究发现,儿童的铅浓 度每上升100微克/升,其智商就会下降5分左右。因此,含铅食品对儿童和青少年 危害最大。据调查,我国居民从食品中摄入的铅约为82.5微克/天,虽然低于世界卫生组织86 微克

3、/天的标准,但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每天十几微克甚至几微克的水平。多年来 我们对食物中的铅对人体的危害有所忽视。我国虽然早就制定了食品中铅限量卫生 标准,但与国际标准相比,一些指标要高得多。如粮食中的铅含量,现行标准是0.4 毫克/千克,而国际标准为 0.2 毫克/千克;蔬菜是 0.2 毫克/千克,国际标准是 0.1 毫克 /千克,这是我国着手准备对食物中铅限量标准进行调整的重要原因。到底是哪些食物中的铅进入了人体呢? 高教授说,由于摄入量大,粮食和蔬菜 是人体中铅的主要来源。肉类、水果、鱼虾、鸡蛋中也含有铅,但由于人的总体摄 入量不大,所以对健康的危害相对小一些。粮食和蔬菜中的铅主要来自于土壤

4、、水 和空气。他指出,在浙江的一些地方,由于炼铅企业和生产铅锌蓄电池的企业比较 多,那里生产的食物中铅的含量就远远高于国家的相关标准。另外,调查发现,生 长于马路边的粮食和蔬菜,它们的铅含量也比远离马路的作物高得多。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也会受到铅污染。高教授告诉记者,松花蛋、爆米花等食品在 加工过程中都使用了含铅物质,尤其是松花蛋,即使是号称“无铅”的,其铅含量也 比其他食物高很多。另外,下列几种情况也是铅污染的重要来源。陶瓷和水晶制品:陶瓷上的彩釉主要是用铅等重金属化合物颜料着色。如果用 彩陶餐具、茶具、咖啡具等盛放醋、果汁和酒等酸性食物或饮料,画面上的铅就会 分解出来。据专家称,水晶制品中的

5、氧化铅含量往往高达20%30%,用它来盛水,一般 还不至于引起铅中毒;但若用来盛酒,酒会将水晶制品中的铅溶解出来并溶于酒;而 且,盛酒的时间越长,酒中的含铅量就越高。大气污染:据测定,金属冶炼厂附近及汽车来往频繁的马路边,空气中铅的含 量均超过国家允许的标准。国内行驶的汽车,许多由于汽油中加入了一种含铅的物 质作为抗震剂,所以汽车的尾气中含铅较多。室内吸烟:香烟燃烧时,烟雾中含有极为微量铅颗粒,虽然其量很少,但长期 吸入,也会引起蓄积中毒。报刊杂志上的铅污染:据资料介绍,所有彩色画面的报刊,每页含铅量高达2000 微克。铅字印刷的报纸、杂志上也含有大量的铅。学习用品和玩具中的铅污染:儿童玩具和

6、学习用品中的铅含量普遍较高。据了 解,国产玩具中 60%的表面油漆中所含可溶性铅已超过国际最高允许量,含铅量最 高的超标 6倍;教科书彩色封面、儿童彩笔中也有极为严重的铅污染。废旧电池和电子产品也会产生铅污染。二、人体铅的吸收在生产过程中,铅主要是通过肠道吸收、呼吸道吸收、皮肤吸收这三种途径吸 收进入人体的。呼吸道是铅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其次是消化道,无机铅化合物不 能通过完整的皮肤。铅的毒性主要取决于分散度及在人体组织内的溶解度。硫化铅 难溶于水,敞毒性小;铅尘、铅烟颗粒小,化学活性大,易经呼吸道呼入吸收,发 生中毒的可能性比较大。1.呼吸道 铅通常以蒸汽、烟尘的形式进入呼吸遘,吸入的铅烟约

7、40%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医学教I育网搜集整理铅尘的吸收取决于颗粒大小和溶解度。如直径为0.27mm的尘粒 吸收率达54%,吸入的铅约70%75%随呼气排出,仅:30%25%被人体吸收,主 要被吸入肺部,由肺泡微血管吸收;停留在上呼吸道的铅尘可随痰排至喉咙,再吞 入食道。2.消化道 如果在铅作业场所进食、饮水、吸烟,摄入的铅化合物会有5%10%通过胃肠 道吸收,如缺铁、缺钙或高脂饮食,可增加胃肠道对铅的吸收。进入血液的铅大部分与红细胞结合,其余停留在血浆中。血液循环系统中的铅 早期主要分布于肝、肾、脑、皮肤中,进入体内的铅90%95%在骨骼里“安营扎寨”。被吸收的铅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因此,

8、尿排出量可代表铅吸收状况。小部 分铅经粪便、胆汁、月经、汗腺、唾液等途径排出体外。血铅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 体内,乳汁内的铅也可影响婴儿。3皮肤:经皮肤吸收率为0.06%。三、铅在人体内的转运铅在体内分布为三室模式:血液、软组织和骨骼。血液和软组织为交换池,交换池中的铅在25-35天左右转移到储存池骨组织中,储存池中的铅与交换池中的铅维系 着动态平衡。1、血液中的铅:参与血液循环的铅99%以上存在于红细胞,仅有1%以下存在于血 浆中,红细胞内外的铅也维系着一种动态平衡。2、骨组织中的铅:骨组织容纳了占体内总铅量90%以上的铅。骨铅的积蓄始于胎儿时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多,骨铅的积蓄可持续

9、约50年。当由于感染, 创伤,服用酸性药使体液偏酸时,骨内不溶解的正磷酸铅转化成可溶性的磷酸氧铅 移动到血液,使血铅浓度剧升引起中毒或使原发病症状加重。当食物缺钙或血钙降 低,或体内排钙增加时,铅随钙入血,致使血铅上升。3、其他组织中的铅:少量分布在肝、肾、脾、脑,肌肉等器官中。脑组织是铅的重 要靶器官。软组织中相对含有较多高活性的可移动铅。这是儿童铅中毒时机体反应 强烈的一个原因。4、铅在体内的半衰期:血液中铅的半衰期约25-35天,软组织中铅的半衰期为30-40天左右,骨骼内的铅半衰期约为10年。因此,血铅水平只能反映近1个月左右时间内 的铅暴露状况,而只有骨铅水平才能反映较长时间的慢性铅

10、暴露状况。四、铅在人体内的转化铅在人体代谢的动力学模型瑞典科学家AHLGREN等人10根据正常人和受到铅污染人群的统计结果,出了一个铅进入人体代谢的动力学模型,如图1所示。吸收威:AJi 15 /A.日交换率:Xii 0-65OX IO1 血 0.161 m ID1.肛 0. 100x lO o注:安主费皆佛年迈转卒头5鈕)人体内的铅95%以上都以不易溶解盐的形式沉积在骨骼中,而且很难出来再回到血 液,骨骼中的铅的半衰期约为2030年,这部分铅对人体来说相对安全。而血液中 的铅主要与红血球内的血红蛋白紧密结合进行运输的,血液中铅的半衰期约为35 周,平均大约为1个月,血铅水平代表近一段时间内人

11、体铅吸收的情况,但如果一个 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不发生改变,他的血铅水平通常会稳定在某个水平。不过 如果停止进一步接触铅,理论上讲,一个月后他的血铅水平就会降低到原来的一半, 两个月后血铅水平就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AHLGREN利用上述动力学模型对非职业性或环境污染时接触铅的人群进行了推算,日吸收量Ab为15 L g/ d,日交换率K 10, K 12, K 21,见图1。计算55年后该人群血铅为0143 L mol/L,骨铅值为3L g/ g,这些值很好地与瑞典正常人参照值相吻合。同时,他又对铅严重职业性接触 的人群进行了同样的分析。若某一人群平均血铅314 L mol/ L (相当于75

12、6 L g/L), 骨铅80 L g/ g,同样用上述模型进行推算,得出铅接触期之后7年,血铅值变为 112 L mol/ L (即253 L g/L),骨铅值变为74 L g/ g,血铅值下降了6417%,骨铅值只降低了715%。这个结果与实际测量值也很近似,说明铅在人体内代谢的这个动力学模型是相当可靠的。这个模型对铅中毒病例的分析说明,在停止职业性铅污染后,血铅值会较快地衰减, 其中一部分会进入骨骼,而骨骼中铅的衰减速度很慢,因此骨骼中会较长时间存留 铅元素,成为人体内部长期存在的中毒源库。同时,铅在儿童体内与成人体内代谢不尽相同,其代谢特征为:1、吸收多:无论是经呼吸道还是消化道,儿童均

13、较成人吸收较多的铅。消化道是 儿童吸收铅的主要途径。 第一,铅的吸收率儿童高达 42%-53%。 第二,儿童有较 多的手-口动作。 第三,儿童单位体重摄入食物较成人明显为多,通过食物途径摄入 的铅量也相对较多。 第四,儿童胃排空较成人快,铅的吸收率会大幅度增加。 第 五,呼吸道吸入较大颗粒,多吞入消化道。 儿童之所以从呼吸道吸入较成人多的铅, 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铅多积聚在离地面1m左右的大气中,而距地面75-100cm处正 好是儿童的呼吸带;儿童对氧的需求量大,故单位体重的通气量远较成人为大;铅 在儿童的呼吸道中的吸收率较成人高,是成人的 1.6-2.7倍。2、排泄少:儿童铅的排泄率仅有 66

14、%左右,而仍有约1/3的铅留在体内。成人每天 的最大排铅量为500“g而1岁左右的幼儿的每天排铅量仅相当于成人的1/17。3、储存池的铅流动性大:儿童储存池中的铅流动性较大,较容易向血液和软组织中 移动,因而内源性铅暴露的机率和程度均较高。由此可知,铅对儿童伤害更为严重。五、人体铅的排泄正常情况下,铅通过肠道和呼吸道吸收入人体后,随血流分布到全身各器官和 组织,血液中的铅部分通过肾脏由尿液排出体外,部分从大便排出,部分储存在骨 骼里。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补充锌、硒等有益元素,能有效起到排铅的作用,从 而有利于多动症的恢复。常用的补锌、硒制剂:新稀宝、锌硒宝、硒维康等。铅中毒对机体的影响是多器官

15、、多系统、全身性的,临床表现复杂,且缺乏特 异性。常见表现有下面几种:(一)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最易受铅的损害。铅可以使形象化智力、视觉运动功能、 记忆、反应时间受损、语言和空间抽象能力、感觉和行为功能改变,出现疲劳、失 眠、烦躁、头痛、及多动等症状。由于血脑屏障成熟较晚,中枢神经系统相对脆弱, 加之排泄功能不够完善,容易受到铅的损害。儿童一次或短期内摄入大量铅化合物 时,脑组织产生细胞水肿、出血、脱髓鞘变性、海马结构萎缩等。临床出现急性中 毒症状:如呆滞、厌食、呕吐、腹痛、腹泻、谵妄、抽搐、昏迷等前性脑病症状, 严重者出现癫痫或死亡或留下严重后遗症。当儿童处于低水平的铅环境中,可引起 脑细胞

16、突触密度降低,树突分枝减少,其突触可塑性范围减少,运动神经的传导速 度减慢,脑电图改变。由于铅在脑内分部不均一,造成其慢性中毒时症状不典型如 患儿爱动运动失调,反应迟钝、智力发育落后等。铅中毒引起的智力发育落后,血 铅水平每上升10 口 g/dl,智商将降低6-7分。(二)造血系统:铅可以抑制血红素的合成与铁、锌、钙等元素拮抗,诱发贫血, 并随铅中毒程度加重而加重。尤其是本身患有缺铁性贫血的儿童。(三)心血管系统:经过统计调查发现人群中的血管疾病与机体铅负荷增加有关。 在铅中毒患者主动脉,冠状动脉,肾动脉及脑动脉有变性改变,在因铅中毒死亡的 儿童中亦发现有心肌变性。此外研究发现铅中毒时,能导致细胞内钙离子的过量聚 集,使血管平滑肌的紧张性和张力增加引起高血压与心律失常。(四)消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