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规划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2792280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系统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物流系统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物流系统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物流系统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物流系统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系统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系统规划(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物流系统规划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物流系统规划的概念,掌握物流系统单设施选址规划的重 心法,理解区域物流系统规划和物流网络规划, 掌握多设施选址规划 的方法。基本要求:1、理解物流系统规划的概念;2、掌握单设施选址的重心法及多设施选址的混合规划法;3、理解区域物流系统规划和物流网络规划;教学重点:单设施选址的重心法及多设施选址的混合规划法教学时数:6学时第一节物流系统规划概述一、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问题物流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要使这个系统能够良好地运行,必须做 好它的规划和设计工作,一般来讲,规划设计一个物流系统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的问题:(一)物流系统的输入条件是指物流系统的范围以及

2、外部环境。物流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受外界环境的制约,在规划设计物流系统时必 须先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所设计的物流系统的范围和它的外部环境以及两 者的接口。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能够起到改善其外部环境的作用。(二 )物流系统的输出结果也就是物流系统的目标任务。对于任何工程问题,都可以有多种解决途径,但是它的前提条件(输入) 和所需要达到的目的(输出)必须是明确的。(三)对物流系统优劣的评价标准一般的评价标准应包括经济性、技术可靠性、灵活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劳动强度、易操作性、服务水平、环境保护、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内容(四)物流系统规划时的注意事项1. 原始数据的收集一般来讲,需要收集的数据主要包括以

3、下几类:(1)物料特性 (2)物料流量(3)环境条件 (4)经济数据 (5)物料 搬运设备的数据2. 方案中的可控变量和不可控因素一些因素则可以由规划人员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选择, 这些就是物流系统 中的可控变量。物流系统规划中还有很多因素是随机的、不确定的,这是设计人员无法控 制的因素。二、物流系统规划的层次 从物流系统的作用地位看,可分为: 物流战略层规划 物流策略层(战术层)规划 运作层的规划从规划所涉及的行政级别和地理范围看,又可分为:国家级物流系统规划区域级物流系统规划 行业(部门)物流系统规划 企业物流系统规划第二节 区域物流系统规划一、区域物流与区域物流系统化区域是指有一定空间的地

4、方和景观, 是具有特定的政治、 自然和经济意义的 地区范围。在多数情况下, 区域概念表明的是一国经济范围内划分的不同经济区, 如我 国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成渝经济区等。区域物流是在一定的区域地理环境中, 以大中型城市为中心, 以区域经济规 模和范围为基础, 结合物流辐射的有效范围, 将区域内外的各类物品从供应地向 接受地进行有效的实体流动; 根据区域物流基础设施条件, 将公路、铁路、航空、 水运及管道输送等多种运输方式与物流节点有机衔接, 并将运输、 储存、装卸搬 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及信息处理等物流基本活动有机集成 的综合过程。 区域物流的构成要素1. 区域物流主体要

5、素2. 区域物流客体要素3. 区域物流载体要素 区域物流系统化主要是规划、建立和完善区域物流网络体系。构筑区 域物流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区域间通道、城市干线道路、区域物流设施、 城市的集配中心、企业的仓库等联合组成的物流网络体系。二、区域物流系统的布局原则 区域物流系统按 “行政区域 ”进行布局:优势:资料易于收集,容易被政府关注和支持。 弊端:强化了行政干预力量,违背市场规律的作用。 区域物流系统按 “经济区域 ”进行布局,则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体现自然 资源禀赋状况,同时还能体现区域物流中心的完整性和开放性。因此,区域物流系统的布局原则是按照 “经济区域”而不是“行政区域 ”进行布 局。三

6、、区域物流系统规划的程序与内容区域物流系统规划涉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运输结构、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和 运行机制。规划的一般程序如下图所示:区域物流系统规划的程序框图区域物流系统规划的内容:1. 构筑区域物流系统的基础设施体系主要包括:购筑干线道路与区域物流设施、 城市内的集配中心、不同企业 的仓库联合组成的物流网络体系。2. 构筑指挥区域物流系统的神经网络体系这指运用移动通信、GPS系统、互联网、计算机在线经营管理系统、公用 经济信息网、企业内联网等,建立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计算机物流信息网络体 系和EDI系统,实现物流信息共享以及商流、物流、信息流集成化应用的目标。3. 构筑区域物流系统运行的

7、动力机制这主要包括:完善企业物流链管理机制、多企业聚集效益机制、企业外部 效益机制和规模效益机制等方面。第三节物流网络规划基础一、物流网络及其要素(一)物流网络结构物流网络是指物流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组织和设施在空间坐标上的集合。物流网络结构的合理与否对物流系统的效率和效益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将产品流动全过程所经过的线路和存储点连接起来,就构成一个网络,这就是物流网络。运输成木 冷疔和住併成术一迄輪硯术产品流动网络(二) 物流网络中的节点和线路1 网络节点的类型根据物流节点的主要功能的不同,物流网络节点分为:(1) 转运型节点:以接连不同运输方式为主要职能的节点。(2) 储存型节点:以存放货物为主要

8、职能的节点。(3) 流通型节点:以组织物资在系统中运动为主要职能的节点。(4) 综合性节点:在物流系统中,集中于一个节点全面实现两种以上主要功 能,将若干功能有机地结合于一体,有完善设施、有效衔接和协调供应的集约型 节点。2 物流网络线路的一般特点(1) 方向性(2) 有限性(3) 多样性(4) 连通性(5) 选择性(6) 层次性二、物流网络规划的内容和目标 物流网络规划的内容确定最佳的网络分销层次数、分销设施数目、各分销设施的位置和任务、各 分销设施的供应商和主要客户分布范围以及网络中的存货配置等。简单地讲,就是要确定网络中的节点数目、相对位置及容量的配置(包括生产量、运输量、存 货量等的分

9、配)网络优化的总目标是网络总成本的最小化,包括库存持有成本、仓储成本和运输成本,同时满 足客户对反应时间的要求。物流网络的最优化通常是在满足客户反应时间要求的前提下,使分销设施数目尽可能地减少,在库存持有成本与运输成本之间达到平衡。三、网络规划所需数据及其来源(一)物流网络规划所需的基础数据1产品线上的所有产品清单;2 顾客、存货点、原材料供应源的地理分布;3每一区域的顾客对每种产品的需求量;4 运输成本和费率;5运输时间、订货周期、订单满足率;6 仓储成本和费率;7 采购/制造成本;8 产品的运输批量;9网络中各节点的存货水平及控制方法;10.订单的频率、批量、季节波动;11订单处理成本与发

10、生这些成本的物流环节;12.顾客服务目标;13在服务能力限制范围内设备和设施的可用性;14.产品配送模式。(二)网络规划所需数据的来源1 .经营业务运作文件2. 会计报告3. 物流研究报告4. 公开出版物第四节 设施选址规划的影响因素物流设施选址规划物流设施选址是指在一个具有若干供应网点及若干需求网点的经济区域内, 选一个地址建立物流设施的规划过程。比较好的物流设施选址方案是使商品 通过物流设施的汇集、中转、分发,直至输送到需求网点的全过程的效益最 好。通常,物流设施拥有建筑物和设备等,如果选址不当,将产生极大的负 面影响并付出代价。物流设施选址方法近年来,选址理论迅速发展,常见的选址方法有专

11、家选择法、解析法、模拟 法、启发式方法等。而物流设施的选址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上述的几种 方法都有其侧重性。而且,影响物流设施选址的因素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这就造成了常规选址方法往往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第五节单设施选址规划由 S.Eilo n,和 Nico ns Christofides所研究的重心法(Centroid Method)是解决单设施选址的一个常用方法。所谓重心法是将物流 系统的需求点看成是分布在某一平面范围内的物体系统,各点的需求量和资 源分别看成是物体的重量,物体系统的重心将作为物流设施的最佳设置点, 利用确定物体重心的方法来确定物流设施的位置。一、单设施选址的重心法重心法是

12、一种确定单个设施的方法,这种方法要考虑现有设施之间的距离和 要运输的货物量。它可用于工厂、车站、仓库或零售 /服务设施选址。属于静 态连续选址方法。选址因素:运输成本(运输费率和运输量)。问题描述:设有一系列点分别代表供给点和需求点,各自有一定量货物需要 以一定的运输费率运向位置待定的仓库 (或从仓库运出),该仓库如何选址? 运输量一重心法(单设施选址)运输量一重心法(单设施选址)nXi qiqi假设现在要建一座配送中心 以向n个零售 商供货,令n个零售商在平面上的坐标为(Xi,yi) , (x 2,y 2),(x n,y n),各零售商 的装运量分别为q 1, q 2,q n,则依下式算 出

13、的配送中心位置(x,y )将可使新工厂到n 个零售商的分配成本和为最小。yi qiqi运输量一重心法算例问题:假设在市区建一配送中心,给位于东、西、南、北、中五区的商场配送,各商场的位置及配送量如表所示。用重心法求出配送中心的位置坐标。区域位置配送量(吨)东10,44000西2,38000南7,010000北5,88000中6,420000运输量一重心法算例将上表中的数据代入重心公式求得:4,000 10 8,000 2 10,000 7 8,000 5 20,000 6X5.724,000 +8,000 +10,000 46,000 +20,000= 3.684,000 4 8,000 3

14、10,000 0 8,000 820,000 44,000 46,000 +10,000 +8,000 +20,000拟建配送中心的坐标为(5.72,3.68 )或(6,4)精确重心法精确重心法又称微分法该方法需要以重心法的结果未初始解,不断迭代,直到前后两次迭代的解误 差不超过设定的范围,从而得到最佳结果。(一)已知条件(1)工厂仓库和配送中心的坐标值为:(2)单位运输费率为(3)设施点i的货物运输需求量为根据市场情况,现决定新建一座中转仓库,要求确定中转仓库的最佳位置。AJXi ,yi)(Xn4, yn4)O (X3, y3)(X2, y2)(捲,力)*0(二)模型假设(1)运输费用与距离

15、成正比;(2)运输线路为直线或基本按直线考虑;(3)忽略在不同地点选址可能产生的固定投资、劳动力成本及库存成本的差异;(4)不考虑将来的运输费率的变化;(5)待选址设施到现有节点 i之间的距离为:Di = kv(Xix)2 y)2式中,k表示模型中坐标单位与实际空间距离的比例尺(三)单设施选址模型 目标:使运输总成本最小。min TC = v i Vi Ri DiTC 运输总成本;Vi 设施点i的运输总量;Ri 待选址设施到设施点i的运输费率; Di 待选址设施到设施点i的距离。i Vi Ri xi /DiX 二送 MRi/Dii Vi Ri y i / D i y 二送 iViRi /Di(四)模型求解步骤(1确定已知的供给点和需求点的坐标、运输量及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